【摘 ?要】據央視相關報道內容公布,我國居民金融素養日漸提升,但在提升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亟需解決,如在保險、貸款等方面仍有不足,群體掌握水平參差不齊等。論文通過分析影響我國居民金融素養水平提升的相關機制,總結了數字化技術普及的今天對消費者金融素養水平提升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提出了數字普惠金融環境下提升我國居民金融素養水平的建議,以期對我國消費者金融素養水平整體提升產生科學、良好的借鑒價值,有助于對今后數字普惠金融相關研究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report content of CCTV, the financial literacy of Chinese residents is improving day by day,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process of improving, such as the insufficiency of insurance, loans and other aspects, and the uneven level of group mastery. ?By analyzing the relevant mechanisms that affect the improvement of Chinese residents' financial literac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the populariz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brings to the improvement of consumers' financial literac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financial literacy of Chinese residents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so as to produce scientific and good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the financial literacy of Chinese consumers. This is helpful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on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關鍵詞】數字科技;金融素養;數字金融;金融教育
【Keywords】digital technology; financial literacy; digital finance; financial education
【中圖分類號】F832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1)12-0082-03
1 引言
數字技術是可以形成數字化解決方案的一種前沿科技,主要包含區塊鏈技術、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AI技術等多種功能。在現階段的時代背景下,數字技術逐漸向各行各業滲透,也由此衍生出一些新概念,如數字技術與金融行業的融合,衍生出了數字金融。數字金融是指利用大數據技術等科技手段,創新原有的商業模式和業務流程等多個方面,主要應用于科技公司以及傳統金融機構。在現階段的數字化浪潮之下,傳統銀行和金融機構能否通過技術更新進行自我提升,擴大原有的服務范圍,讓客戶提高相關業務的辦理效率,對此研究有助于提高數字技術以及金融行業的整體發展與進步,數字技術和數字金融發展成為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一環。與此同時,金融市場的發展有助于提高我國國民經濟收入水平,因此整體需求也越來越多,很多客戶都希望通過信息技術,完成線上理財以及資產投資等多項金融業務。但是由于線上的風險較高,由此產生金融風險。一些研究表明,如果消費者的金融素養較高,可以為市場奠定更加穩定的發展基礎,普及金融教育可以幫助探索金融教育的新模式,探索金融市場發展的新渠道。因此,對居民金融需求現狀進行分析,有助于提高居民整體金融素養。
2 居民金融素養現狀
根據央視公布的消費者金融素養報告,目前我國居民金融能力日漸增強,良好的金融素養可以幫助消費者進行更加正確的金融判斷。總體來看,我國的消費者金融素養指數平均分超過60%,屬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目前居民消費者的態度、行為、知識和技能等多方面都有一些問題。消費者在多方面總體情況比較好,在行為上有一定不足,對現有知識的了解稍顯欠缺,消費者最感興趣的項目依次是銀行卡、理財產品、住房貸款、基金投資、股票投資、手機銀行等電子銀行業務。從消費者的態度來看,金融大多整體性良好,居民中大多數群體能夠意識到金融知識普及的重要性,重視個人信用。從行為來看,總體消費者在金融行為上有待加強,在閱讀合同條款、使用ATM時的密碼保護行為方面表現較好,在對賬單的理解、信用卡還款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目前來看,我國消費者對金融知識有一定掌握,在銀行卡儲蓄性質方面正確性較高,在貸款、保險等方面知識略有不足,不同群體的掌握程度差異較大。從居民消費者的金融技能來看,整體上消費者在理解合同、產品風險等方面狀況良好,在辨別非法投資產品的渠道與服務方面有一定的掌握,但是在銀行卡使用方面仍需要加強,對新版人民幣的防偽特征掌握水平也需要進一步提高。
3 數字金融對居民金融素養的影響機制分析
3.1 提高家庭收入,進而提升消費能力
收入是決定居民消費的重要因素,數字金融可以從多方面提高居民的收入情況,提高其消費能力。首先,數字金融可以通過促進經濟增長來增加收入;其次,數字金融能夠優化新聞環境,促進整體行業的發展,提高家庭收入;最后,數字金融能夠增加財產性收入,在家庭理財方面,數字金融能夠降低門檻,提高交易成功率,降低交易成本,幫助家庭了解更加新穎的創新型理財,負責金融發展,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居民家庭收入,對不同家庭具有不同效果。
3.2 減少不確定性,進而增強消費意愿
許多家庭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有很大的重視程度。一些家庭為了預防未來的風險,減少消費,進行預防性儲蓄。一方面,數字金融可以改善原有的理財方式,家庭通過合理投資可以分散風險,降低未知風險。穩定家庭的消費預期,提高消費意愿。另一方面,數字保險豐富了原有的銷售渠道,完善了服務體系,數字保險的普惠性質,能夠激發消費者購買需求,促進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實證表明,數字保險還能夠促進財產保險的整體應用。
3.3 實現支付便利化,進而影響消費習慣
數字金融在家庭消費支付的便利上有很大體現,主要體現在移動支付上。移動支付可以降低消費成本,減少時間和空間的阻礙,解除地域限制。消費者不必再因為現金不足而抑制消費沖動,可以增加消費的隨機性,給消費者帶來不同的心理體驗,使消費者在消費行為決策時更加活躍。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可以體會到移動支付方式帶來的各種優惠,如優惠券、滿減、折扣等方式可以提高人們的交易意向。
4 數字技術對消費者金融素養水平提升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隨著我國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人們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導致金融市場原有的風險進一步加大,給社會帶來了不穩定性。因此,制定和完善相關金融素養教育的戰略,有助于進一步發展金融市場,向居民普及金融知識,對提升居民的金融素養具有重要意義。迄今為止,數字技術的產生為提高居民金融素養知識提供了有效途徑,金融消費者的素養可以促進國家金融戰略的順利實施。與此同時,數字技術給消費者的金融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析數字技術給消費者帶來的新機遇,有助于提高消費者應對危機的意識。
4.1 數字技術普及使金融產品覆蓋范圍擴大
數字技術改變了原有金融產品的發放渠道,更多人直接有機會接觸到金融。當數字技術還未普及應用,消費者只能通過線下進行金融辦理,只能去金融機構辦理儲蓄、存貸款、理財、保險等業務。但是這種方式存在一些問題,無法滿足客戶的多樣性需求,例如,有些群體屬于全職性的工作,但是辦理業務必須要親自到金融機構進行辦理,他們沒有多余的時間在金融機構獲取金融知識。此外,對于偏遠地區的人來說,也很難接觸到金融產品,因此其金融素養水平整體較差,數字金融的出現改變了原有金融行業的局限性。數字金融重視金融服務成本,注重金融產品的覆蓋范圍。現階段數字金融主要應用在移動支付、網絡銀行、投資平臺等方面,它的便捷和高效使大眾隨時隨地都能購買理財產品,有效提高了辦理效率,豐富多樣的金融產品使消費者積極進入活動當中來,并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因此,消費者在金融活動方面的參與度能夠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4.2 數字技術拓寬了金融教育傳播平臺
現階段我國推出了一些活動來促進金融知識的傳播。在2020年8月,金融知識普及月活動成功舉辦,這個活動主要宣傳對象是居民消費者,希望通過普及金融知識來改善全國消費者對基礎金融知識的了解情況,提高他們的整體素養,倡導消費者在進行投資時能夠保持理性,靈活地運用相關的金融知識。這個活動在線上教育平臺通過利用數字技術,豐富了原有的教育內容,提高了廣大群眾接受金融教育的便利程度,使群眾在家中也能夠學習到金融知識,接觸更多的金融服務。
原有金融知識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宣講會、宣傳手冊等方式,但是這種傳播途徑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數字技術很好地改善了原有問題。通過線上平臺,消費者可以隨意地利用移動端觀看相關的教育資料,及時解答自身關于金融知識的相關問題。此外,金融知識的傳播還可以通過短視頻平臺以及網絡論壇等途徑,豐富了原有學習的趣味性。例如,開發出一款在線游戲,通過設置答題闖關的模式,激發居民學習金融知識的興趣。另外還可以通過片段教學對公眾進行金融素養知識傳達,消費者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就能夠掌握相關知識。與此同時,網絡論壇給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學習和交流的機會,使他們能夠了解最新的熱門話題。數字技術的應用降低了傳播成本,為消費者提供了學習金融知識的機會。
4.3 數字技術對居民金融消費利弊共存
良好的數字技術可以提高消費者金融素養,但是在使用數字技術的同時也要注意一些要點。對于數字素養和金融知識較差的消費者來說,由于其對數字化的了解不夠充分,會導致消費者在提高金融素養的過程中缺乏主動性,制約其進行金融活動的積極性。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金融市場的復雜性日益提高,金融產品的種類多樣,同時加重了原來金融市場發展的不穩定性,這就導致數字金融消費形式對消費者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消費者的相關知識水平始終未能夠得到有效提升,不能全面了解這些產品的內涵,導致他們進行消費時,不能作出合理的決策,增加了原有的理財風險。首先,在實踐過程中,消費者的信心容易受到打擊,甚至會產生一種抵觸心理,抗拒經營活動,不愿意再接觸相關的金融知識。其次,互聯網的出現豐富了人們的知識,使消費者提高了瀏覽相關金融新聞的便利性,在線上就能夠了解最新的金融產品,但是互聯網上信息的真實性有待辨別,消費者由于缺乏基礎知識的了解難以進行真假分辨,容易被錯誤信息蒙騙,造成一系列的負面后果。最后,大數據存在消費者個人數據泄露的風險,如果消費者缺乏應有的分辨能力,很可能會蒙受一定的財產損失。總體來說,數字技術和金融發展有利于普及金融教育,提高消費者金融素養,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數字技術也可能會給消費者金融素養帶來一些問題。
5 數字惠普金融下提高居民金融素養的相關建議
5.1 從政府層面提高居民金融素養
首先,為提高國民的金融素養水平,政府應該完善相關的法律政策,使數字金融能夠更加健康地發展。在傳統的金融領域,我國已經有許多基本法律可以保障金融市場運行,但是隨著數字技術的出現,可能會發現一些經管體系不健全的問題,需要政府在鼓勵數字技術發展的同時,建立相關的制度來確保發展效果,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只有從根本上提高消費者的信任程度,才能夠讓他們主動開展經營活動。其次,政府應該積極搭建教育平臺,將教育進行常態化,針對中老年群體開展網絡課程,向他們免費傳授經驗。針對年輕人群體,可以將知識進行碎片化,提高知識的區級程度,在線上進行短視頻設計,在數字平臺上進行傳播。數字技術的應用可以使金融知識降低原有的傳播阻力,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方面。最后,政府應該針對居民金融素養方面進行相關研究,細化原有的相關制度,鼓勵全民培養金融意識,提高對金融機構的重視程度,在金融產品推出時,應該預防手機詐騙,提高消費者的防范意識。
5.2 從金融機構層面提高居民金融素養
金融機構是可以促進金融市場穩定的一個關鍵因素。消費者通過機構可以了解相關的金融知識。金融機構應該組織金融教育活動,努力提高消費者的金融素養。首先,金融機構應該利用大數據技術,追蹤消費者的金融活動習慣,實現智能化的個人教育體系,通過小程序等數字平臺,有針對性地向消費者推送信息,使金融教育的效果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其次,金融機構在進行產品設計時,應該遵循可理解性原則,在全面提高消費者的技術水平的前提下,加快產品創新,推出簡潔的平臺與多樣的數字產品來滿足用戶的需求,使更多的消費者降低消費障礙。最后,積極協助政府舉辦金融政策活動,建立專業的金融知識體系,在交流環節當中承擔重要的責任和義務,幫助消費者更快地了解相關的知識,共享技術發展成果,積極參與到活動中。金融機構可以不定期舉辦宣傳活動,開展技能培訓,推廣相關產品,為公眾提供更加優質的金融服務,全面提升居民的金融素養。
5.3 從消費者層面提高居民金融素養
從消費者層面幫助其提高金融知識和技能,在國家普及金融教育的過程中,消費者應該主動學習金融知識,更好地了解金融市場的多變性,使得投資者在運用金融知識時可以辨別信息的真偽。在參與金融活動前,要有應對金融風險的能力,不要盲目聽從,多聽取專業人士的意見,積極學習新知識。此外,消費者應該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不要因為技能不足缺乏信心,要勇于嘗試新的金融創新產品。
6 結語
目前,我國的消費者金融素養水平差異較大,具有較高的提升空間。研究表明,數字技術與金融發展結合促進了消費者金融素養提升,但是也可能對金融素養提升帶來一些問題。因此,合理利用數字技術十分重要,推進國家金融教育戰略,同時要建立完善相關制度,保證金融教育的效果。對于金融機構來說,要積極協助政府舉辦相關活動,提高居民對金融素養的重視程度。除了各單位積極配合之外,消費者自身也應該積極主動學習相關知識,應對更加多變的金融市場。
【參考文獻】
【1】宋帥,李夢.數字金融對農民創業決策的影響[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0(05):38-49.
【2】王一如,韋宏耀.數字金融與家庭資產配置效率——基于夏普比率的研究[J].中國商論,2021(15):43-46.
【3】張潤禾.數字普惠金融對浙江農村居民金融素養影響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21(09):69-71.
【4】嚴雨薇.數字金融助推居民金融素養提升探究[J].科技創業月刊,2021,34(07):57-60.
【5】黃凱南,郝祥如.數字金融發展對我國城鄉居民家庭消費的影響分析——來自中國家庭的微觀證據[J].社會科學輯刊,2021(04):110-121+215.
【6】甄思誠.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對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的影響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