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奇 章雯 蘇振華 楊松檏 呂淮北 張巍
考核指標體系是考核制度的核心內容,是能否順利實現科學考評的關鍵,而科學的組織考核則是檢驗和衡量被考核對象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徑,對于促進被考核兌現的良性循環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航天一院科技委專業組作為一院科技委和一院科學技術發展的支撐機構,是引領科技發展、推動專業建設、活躍學術氛圍的骨干力量,是打造一院專業技術品牌的重要支撐,而科學地組織專業組考核是檢驗專業組建設成果和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它對于發現問題、促進專業組良性高標準發展發揮著指揮棒作用。為此,建立航天一院科技委專業組考核指標體系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專業組考核指標體系構建的必要性
1.系統科學的考核指標體系是專業組工作的必然要求。近年來,航天一院專業組許多專業技術領域均保持著迅猛的發展態勢,但在專業組建設過程中存在發展不平衡、定位不清晰的問題,系統、科學的考核指標體系導向以及完整的考核指標,不僅能夠客觀公正地反映專業組全年工作情況,為科技委鼓勵先進、獎勵突出提供規范的體系依據,還有助于督促專業組積極主動作為,推動航天一院科技委專業組建設。
2.系統科學的考核指標體系是專業組考核的重要手段。實施專業組考核旨在加強科技委專業組履職情況考核,解決專業組專業性不強、缺乏核心競爭力等突出問題,建立科學公正的激勵約束機制,提升專業組規范管理能力,一套規范化、導向化、精細化的考核指標體系不僅能科學地評估專業組工作成績,更能充分發揮優秀專業組的引領帶頭作用,不斷深化專業組建設要求。
3.系統科學的考核指標體系是專業組提升的實際需要。系統、科學的考核指標體系是對專業組開展合理、可行、公正、公平工作成績評估的需要,是發揮專業組考核指揮棒作用的實際需要,是專業組對考核指標要求、認真總結經驗、主動查找差距和不足的需要,有助于專業組持續改進考核弱項,提升專業組整體建設水平。
二、專業組考核指標體系設計原則
科技委專業組考核指標設計遵循“系統性、科學性、導向性、層次性”原則,實現科學規范、公平公正考核。
1.系統性原則。注重考核指標體系化設計,選取能夠系統、全面反映專業組支撐院專業技術發展能力水平的指標,合理開展專業組履職情況評價。
2.科學性原則。開展專業組評估的關鍵是確定評估指標,即通過細化考核指標、考核要素來評估工作成果,選取能真正衡量專業組專業能力水平的指標,是提升考核科學性的關鍵,將直接影響專業組考核評價的質量和效果。
3.導向性原則。考核指標應具有明確的考核目的和導向作用,指標選取應具體、明確,要素表述應清晰、精準,確保考核有效性,促進專業組提升專業研究能力。
4.層次性原則。考核指標體系應具備反映專業組整體考核要素的系統性,分層次確定考核指標,明確考核內容,從上層到下層逐步具體細化。
三、專業組考核指標體系構建
1.指標體系構建思路。航天一院科技委從系統、科學、全面、精細化的角度出發,建立一院專業組考核指標體系,結合專業組戰略規劃、專業建設、平臺建設、課題研究、學術交流、工作建議六大職責定位,初步探索建立考核指標框架體系和分類設置方案,同時開展專業組考核指標設置問卷調查,經綜合分析篩選后初步確定考核指標、權重設計及考核要素設置方案,進行多輪次不同級別研討、審查后,建立專業組考核指標體系,開展指標體系應用實踐,并在運行過程中不斷修訂完善,形成良性循環機制。
2.指標體系管理職責。指標體系采取“2+2”管理職責模式,明確雙考核方與雙被考核方的定位職責。其中,一院科技委負責組織、實施專業組工作暨組長履職情況監督考核,落實考核獎懲措施;一院人力部會同科技委實施專業組年度工作考核,并兌現專項激勵;專業組組長單位、成員單位負責開展專業組年度工作總結與自我評價工作。
3.指標體系框架。航天一院科技委專業組考核指標設計采用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方法,建立定量指標評分計算標準、定性指標四等分級標準,確定考核滿分為100分,設置三項一級指標,包括專業水平與貢獻(50分)、學術交流與研討(35分)、運行管理與保障(15分)三部分。
在三項一級考核指標下,分層次設計戰略研究、課題研究、專業建設、工作建議、學術交流、成果共享、人才培養、年度策劃與實施、執行力、業務支撐保障等十項二級指標(詳見表)。同時,增加考核指標量化程度,將課題研究、學術交流、年度策劃與實施設置為定量考核指標,其余七項為定性考核指標。
4.指標體系考核等級。考評滿分設置為100分,考核總分計算方式為:考評總分=專業水平與貢獻得分(滿分50分)+學術交流與研討得分(滿分35分)+運行管理與保障得分(滿分15分)。
根據各專業組考核得分確定相應考核等級,最終考核結果劃分為優秀(A)、合格(B)、基本合格(C)、不合格(D)四檔,其中考核得分≥90為優秀,90分>考核得分≥75分為合格,75分>考核得分≥60分為基本合格,考核得分<60分為不合格,考核優秀率不超過30%。
5.指標體系考核要素。①專業水平與貢獻一級指標。戰略研究指標主要考核專業技術領域戰略研究、規劃論證和年度研究報告情況;課題研究指標主要考核專業組承擔科技委有關渠道,且與本專業組研究方向相關的各級各類課題數量;專業建設指標主要考核專業技術體系建設、前沿與共性關鍵技術研究、技術平臺建設情況;工作建議指標主要考核專業技術領域發展工作建議情況。②學術交流與研討一級指標。學術交流指標主要考核專業組組織、參與各級各類學術交流活動情況;成果共享指標主要考核成果文集等資料共享情況;人才培養指標主要考核專業組成員專家任職情況等。③運行管理與保障一級指標。年度策劃與實施指標主要考核專業組年度工作策劃、工作計劃完成情況;執行力指標主要考核專業組落實科技委工作要求及工作完成情況;業務支撐保障指標主要考核制度制定與實施、人員與經費保障情況。
6.指標體系創新點。科學建立計分標準,課題研究、學術交流定量考核指標實施加權核分與遞減計分相結合的計分標準,實現計分標準清晰、層次合理;優化考核指標權重,明確院士咨詢等不同類型課題、人才培養、交流共享權重比例,豐富考核指標內涵;細化考核評價要求,強化考核公正性、規范性、有效性;完善專項激勵措施,通過增設優秀技術秘書榮譽獎勵、優先推薦擔任各渠道專家、建立專業組內部評價機制等舉措,充分激發專業組工作熱情;鼓勵重大突出貢獻,規范考核加分流程、增設考核加分申請機制,鼓勵重大創新、取得突出成績、或對科技委工作有重大貢獻的給予額外加分。
四、指標體系考核應用
2019-2020年,航天一院科技委根據專業組考核指標體系已連續兩年組織開展專業組年度考核,累計16個專業組獲評考核優秀,有效發揮了激勵導向作用,有力提升了專業組組長(副組長)履職積極性,充分激發了專業組在引領技術發展、活躍學術氛圍、研究解決專業基礎和共性問題等方面的工作熱情。
兩年來,在指標體系考核導向下,各專業組積極履行工作職責,密切跟蹤專業技術方向最新發展動態,開展專業領域規劃論證,編輯100余份專項研究報告,形成30余份領域規劃報告;組織開展專業技術領域課題研究工作,重點面向解決制約本專業技術領域的共性、前沿問題,共計立項40余項專項課題;全面策劃多級別的學術交流活動,策劃實施超200次交流研討,營造濃郁的科研氛圍,擴大專業技術領域影響力,樹立專業品牌;培養了一批專業技術人才,一大批青年技術骨干通過專業組平臺歷練走上重要崗位。
考核不是最終目的,考核只是過程手段,開展航天一院科技委專業組考核指標體系研究,旨在建立一套系統、科學的考核指標體系能夠有效提升專業組考核工作的公正性和規范性,引導專業組持續提升技術引領能力,把握專業技術發展趨勢,聚焦核心專業建設,不斷提升專業技術水平,真正培養一批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專業人才,為航天一院科技創新領好路、開好頭。
(執筆人:張奇 ? ?章雯 ? ?蘇振華 ? ?楊松檏 ? ?呂淮北 ? ?張巍)
(作者單位: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科技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