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友
小時候課文里介紹的新疆給了我炎熱無比的初印象,吐魯番的火焰山、塔克拉瑪干沙漠等,光從文字上就能讓人想象到那滾滾熱浪。而2018年的新疆之行,我被新疆的“熱”給打動了。在那一份份溫熱的美食與一個個故事中,在集西域美食之大成的新疆,我完成了一場屬于靈魂的放逐與流浪。
出發,抵達更遠的疆域
晚上8點左右,飛機落地前的一陣顛簸把我給搖醒。見我醒來,坐在我旁邊的新疆大叔說:“小伙子,你再不醒我就叫你了。”轉過頭看去,他那雙典型的維吾爾族人的眼睛已經激動地看著窗外。
一路上,他總是滔滔不絕地說著,卻沒有一點新疆口音。他打聽到我是廣西的,他就說起當年在廣西跑貨車的經歷;談到我在武漢讀書,他便說起年輕時在武漢與愛人相遇的美好時光。除卻外表,就按這善談的勁,屬于新疆的那種熱情在他身上展現出來了。
因為暈機,且有點餓過頭的緣故,我有意無意地打斷了他的話,問了一句:“阿卜杜大叔,您可以向我推薦幾樣新疆美食嗎?”他沉默了一會兒,說:“新疆是個好地方,你需要自己探索,才能發現它好在哪里。”他的眼神從窗外收回,看了看他的手,然后沉默不語。沒過一會兒,我就睡著了。
下了飛機,一陣冷風吹過,我找了件衣服披上,回頭看,阿卜杜大叔已經遠去。僅是一面之緣吧,我開始了我的行程。
選擇夜晚到達烏魯木齊最重要的原因是能饑腸轆轆地前往夜市,然后飽餐一頓。同時,我固執地認為,夜市是最能了解一個城市生活氣質的地方之一。于是我選擇烏魯木齊二道橋夜市作為我的第一站。
在新疆,和面搟馕、灑水貼馕……這樣的場景總能在街頭巷尾見到。老師傅在面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輔以芝麻、雞蛋、酥油、清油、牛奶、糖等佐料,塑成馕型,拓上花紋,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末等拌餡烤制的肉馕,將芝麻與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近年來的新寵辣皮子馕則是將辣椒和馕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新疆馕豐富的做法證實了新疆的地大物博。
看店員烤馕亦是一種享受。傳統的馕坑是用堿土制成,其越燒越硬的性質讓馕坑的使用壽命更長。店員在燒熱的馕坑里撣上鹽水,起到快速降溫的作用,使得快速進出的手不被燙傷,一張張馕餅貼在馕坑壁上不斷發出“啪啪”的聲響,然后再次撣上鹽水,蓋上厚布,等待時機調節火候。看烤馕時選擇來一首維瓦爾第的《冬:第一樂章》也毫無違和感。
將屬于我的那塊馕切片,外殼酥脆、里餡香氣怡人的馕便呈現在眼前,伴著新疆奶茶,吹著烏魯木齊10月份的涼風,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思緒漸漸飄遠。當我回過神來,發現盤子里多了一張切好的馕,老板用帶著新疆口音的普通話說:“剛才看我們烤馕那歹的,吃的時候卻心不在焉,不行的咧,給你加一塊,吃歹點撒。”后來我才知道,“歹”是新疆漢語方言“好”的意思。
已經吃得有點飽且還想留著肚子去吃其他美食的我正猶豫要不要吃,老板趁著人比較少,坐在了我的對面,說道:“趕緊吃,以后估計吃不到的了。”他點起了根煙,說:“二道橋夜市8月份剛重新開業,有了新的要求,用柴的馕坑不能使用了。我打算換個地方了。”
老板吐著煙,不知道煙飄向何處。
思念,只不過是烤包子的香氣
原本喀什市是安排在本次旅行的最后一站,而我在烏魯木齊兜兜轉轉了兩天后,對既定的規劃心生厭煩,立馬搭上最近一趟飛機前往喀什。2小時后,飛機降落在喀什機場。遠遠望去,幾座現代化的高樓大廈,略微突兀地插在傳統伊斯蘭建筑群中。目光所及,喀什似乎也用她那獨特的氣息回應著我。
喀什夜市11點半左右休市,但這也阻擋不了其夜市的魅力。我到時已經下午5點多,放好行李立馬動身前往剛開業不久的喀什老城區東廣場夜市。
傍晚7點多,天已經黑了下來,東廣場夜市也已經人聲鼎沸。
先來一份椒麻雞開開胃。與川渝地區的椒麻雞不同,新疆椒麻雞是熱炒的,皮脆嫩、肉筋道。熱乎乎的椒麻雞鮮香爽辣,正如同新疆人的那種熱情,開了胃,也寬了心胸,這時再點上一份寬面,用椒麻雞剩下的醬汁拌面,味道絕佳。
這種拌面是不能填飽肚子的,只有烤包子才行。烤包子與烤馕在新疆人的餐桌上是必不可少的,甚至烤包子比馕略勝一籌。烤包子的烤法與馕相似,烤爐也相似,但是比烤馕爐小了點。小的烤爐使得烤出來的包子更加香氣怡人。
想要找到好吃的,最好的辨別方法就是看哪家店排隊的人更多。邊排著隊,邊看著老板和他兒子有節奏地將一爐又一爐的烤包子烤好。老板頭發已經全白,但精神矍鑠,眼疾手快,年輕的兒子甚至有時候都跟不上他的速度。
我取到烤包子后,轉到隔壁一家羊肉燒烤攤,點了幾串紅柳枝烤羊肉。我不太喜歡吃羊肉,只不過來到新疆,多多少少還是吃了一點,但烤肉攤上的烤蛋征服了我。
2塊錢一個烤雞蛋、10塊錢一個烤鵝蛋、30塊錢一個烤鴕鳥蛋……在新疆,一切皆可烤。新疆烤蛋烤出來的蛋清細膩緊實,咬到嘴里很是爽口,里面的蛋黃有烤制出來的獨特焦香,然后在混合著孜然、辣椒面、細鹽的小碟子里蘸著吃,把味蕾全部調動起來了。
這邊排排隊,那邊等等人,再買一壺奶茶,當我坐下來的時候,已將近11點,人們已經漸漸散去。我很樂意獨享這種美好的時刻。烤包子的表面被烤得金黃酥脆,上面的點點芝麻散發著淡淡的香味,在高溫中快速變熟的牛肉極力擠出所有香汁,浸透了整片面瓤。一咬,皮的香脆和瓤的香軟在口中交織,如同一位美麗的古麗,熱情活潑同時溫柔細膩,令人回味無窮。
吃罷,也11點多了。烤包子攤位準備打烊,老板兒子旁多了一位姑娘,姑娘和兒子在收拾東西,老板坐著休息,看著姑娘和兒子,欣慰地笑了,而稍后卻嘆了氣,拿起一個烤包子,吃了一口,看了看手上戴著的戒指……
老板眼神讓我想起飛機上阿卜杜大叔的眼神,似曾相識,困意正濃時朦朦朧朧地記得阿卜杜大叔手上也戴著戒指。
正當我準備離開時,老板叫住了我,給了我幾個剩下的烤包子,笑著說:“看你吃那么少,都拿回去,半夜餓了熱一下吃。”我道了謝,他更是滿臉驕傲地說:“我的呼吞(Hotun)做的比我好吃,是她教我的。”
到喀什的第二天是周日,正逢喀什大巴扎。相較于烏魯木齊的大巴扎來說,喀什大巴扎更富有西域風情。傍晚,我買了一份切糕和一壺奶茶,到老城區坐著,看著夕陽中靜穆神圣的艾提尕爾清真寺。切糕的甜香與奶茶的酥潤,在晚風中撫柔了游子疲憊的心。
離開新疆那天,在機場又碰見了阿卜杜大叔,他要去北京。我們坐在那里,一起吃著剛烤出來的烤包子,熱乎乎的。外面的天氣依舊炎熱,是那種獨屬于新疆的熱,是新疆“烤”出來的,亦是人生“烤”出來的。
TIPS
1.古麗:在維吾爾語里,古麗就是花的意思,多用于女孩子的名字。
2.呼吞(Hotun):維吾爾語里對妻子的稱呼。
3.巴扎:是維吾爾語中集市、農貿市場的意思,它遍布新疆城鄉。新疆因地處絲綢之路這條中西貿易通道的中段,各族人民特別是維吾爾族人具有重商、崇商、經商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