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楊榮洲 王富勝 汪淑霞 尚虎山 荊彥民 杜弢



摘要:以岷歸6號為供試材料,采用雙因素隨機區組法設計,研究了肥料種類和追肥時期對當歸生產的影響。結果表明,于7月上旬追施尿素150.0 kg/hm2的處理,當歸主要農藝性狀較好,增產顯著,經濟純收益較大。
關鍵詞:當歸;施肥種類;追肥時期;產量效益
中圖分類號:S567.5?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1-1463(2021)11-0076-05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1.11.016
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Types and Topdressing at Different Stages on
Angelica sinensis Production
LI Li 1, YANG Rongzhou 1, WANG Fusheng 1, WANG Shuxia 1, SHANG Hushan 1, JING Yanmin 1, DU Tao 2
(1. Di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Dingxi Gansu 743000, China; 2. School of Pharmacy,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Lanzhou Gansu 730000,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e effects of fertilizer types and topdressing on production of Angelica sinensis of the Mingui 6, the two-factor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fie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Angelica sinensis are better, the yield increase is significant, and the economic net income is larger when it comes to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opdressing urea 150 kg/hm2 in early July.
Key words:Angelica sinensis;Fertilization type;Top dressing period;Yield and benefit
當歸是藥材中的瑰寶,素有“十方九歸”之說[1 ]。由于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和悠久的栽培歷史[2 ],產于甘肅省定西市南部高寒陰濕生態區岷縣、渭源縣和漳縣等地的當歸,素以“岷歸”而著稱[3 ]。2020年定西市岷歸種植面積約2.8萬hm2,總產量8.5萬t以上,栽培面積約占全國的80%。近年來岷歸主產區的經濟收益占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0%以上[4 ]。隨著國家實施中藥標準化、現代化、國際化發展戰略與產業開發,對甘肅省定西市當歸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和區域經濟的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5 ]。但目前該區域當歸生產中標準化栽培水平尚待進一步提高,特別是科學施肥水平亟待盡快提 升[6 ]。不斷探索、發現、總結、提出科學追肥新技術方案是當歸產業持續發展的必然課題。我們于2020年在甘肅省渭源縣會川鎮綿柳坪村研究了肥料種類及不同追肥時期對當歸主要生產效應,旨在為當歸科學追肥,進一步提高當歸產量、質量及種植效益提供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指示當歸品種為岷歸6號[7 ],種苗由定西市農業科學研究院中藥材研究所提供。種苗單株平均重約1.1 g,主根長14.5 cm,蘆徑粗2.3 mm,平均側根數0.2枚/株,品相健壯[8 ],均為1級苗。供試肥料為尿素(含N 46%),由蘭州化肥廠生產;磷酸二銨(含N 18%、P2O5 46%),由金昌奔馬化工廠生產;硫酸鉀(含K2O 50%),由青海格爾木化工廠生產。
1.2? ?試驗區概況
試驗設在渭源縣會川鎮綿柳坪村的旱梯田地,試驗區屬高寒陰濕生態區,海拔? ? ?2 456 m,年均降水量615 mm,年均日照時數1 780 h,年均氣溫為5.9 ℃。供試土壤為耕種黑麻土,0~20 cm耕層含有機質16.30 g/kg、全氮3.47 g/kg、全磷5.50 g/kg、全鉀12.90 g/kg、堿解氮10 mg/kg、速效磷8 mg/kg、速效鉀131 mg/kg,質地中壤,肥力基本均勻,pH 7.71。
1.3? ?試驗方法
試驗采用雙因素隨機區組法設計,設3個追肥時期處理(A):6月上旬(A1)、7月上旬(A2)、8月上旬(A3);5個肥料種類處理(B):尿素150.0 kg/hm2(B1)、磷酸二銨150.0 kg/hm2(B2)、硫酸鉀75.0 kg/hm2(B3)、尿素75.0 kg/hm2 +磷酸二銨75.0 kg/hm2 +硫酸鉀37.5 kg/hm2(B4)、不追施任何肥料為CK。種苗于2020年4月采用平作栽培方式,平均行距50 cm、株距10 cm,每小區植苗300株。移栽前將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2.5 kg/hm2拌細干土750 kg均勻施于種溝進行土壤消毒處理。肥料按試驗設計準確稱量,于追肥期在行間距植株10 cm處開溝施肥并覆土。小區面積15 m2(5 m×3 m),重復3次,排間距和小區間距均為100 cm,以便于田間觀測記載和操作。各小區在全生育期田間管理措施一致。
1.4? ?觀測指標及方法
在全生育期分別記載栽物候期及生長情況等指標,于2020年9月5日按五點取樣法每小區取樣10株,測定植株株高、開展度、葉片性狀等地上部主要農藝性狀,統計早薹率。于采挖期(2020年10月24日)各小區分別取樣10株,測定其地下部根系鮮重、主根長度、蘆徑粗度、側根數量等指標。產量為各小區實際收獲時的鮮根量。
1.5? ?數據處理與分析
小區鮮根產量采用DPS 9.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雙因素隨機區組設計分析法進行不同施肥處理的效應比較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追肥對當歸主要農藝性狀的影響效應
由表1可知,不同追肥處理以A2B4處理的主莖最高,為34.3 cm,較A2CK增高了7.6 cm。表2、表3顯示,不同追肥時期以A3的平均主莖高最高,為29.9 cm;不同肥料種類以B3處理的主莖高最高,為31.6 cm。當歸植株的開展度以A1B3處理最大,為47.4 cm。不同追肥時期A1開展度最大,為44.5 cm,不同施肥種類重以B3處理的開展度最大,為43.2 cm。不同的追肥方案對當歸葉片數量、小葉長和寬的影響不同。葉片數以A1B3處理最多,為5.1 枚/株,較A1CK增加1.5枚/株。表2、表3顯示,不同追肥時期對當歸小葉數的影響不明顯,而不同追肥種類間以B3處理的最多,較CK增加了1.0枚/株。不同追肥時期對葉片大?。ㄒ匀~長/葉寬表述)的影響各不相同。A1、A2、A3處理的平均葉長/葉寬分別為19.7/21.6、18.8/19.9、20.3/21.0 mm,其中A3處理的平均葉長/葉寬數最大。不同肥料種類以B4處理的葉長/葉寬最大,較CK增加了3.6/5.4 mm。
當歸早薹率以A1B3處理最低,為12.2%,不同追肥時期以A2處理最低,為16.9%(表2);不同追施肥料種類以B3處理最低,為16.0%(表3)。
2.2? ?追肥對當歸根系綜合性狀影響
由表4可知,追肥對當歸地下部根系綜合性狀的影響不同。不同追肥處理下當歸單株鮮根重以A1B4最高,為68.5 g,較A1CK增產了30.0 g。A1B1處理的當歸蘆頭徑粗(26.5 mm)最粗,較A1CK增粗了7.0 mm。A1B1處理當歸的主根長度最長,為24.7 cm,較A1CK增長5.7 cm。A2B2處理當歸的側根數最多,為1.9 條/株,較A2CK增加0.3條/株。
從表5可以看出,不同追肥時期中,以A2處理的當歸平均單株鮮根重最高,為59.3 g。A1、A2、A3處理當歸的平均蘆頭粗度分別為21.6、21.8、22.4 mm,其中A3處理的平均蘆頭粗度較粗。A1、A2、A3處理的平均主根長度分別為19.7、19.4、21.0 cm,其中A3處理的平均主根長度最大,為21.0 cm。A3處理的平均側根數較多。
從表6可知,不同肥料種類處理,以B4處理的單株鮮根重最高,為59.9 g,較CK提高了21.3 g。B1處理的蘆頭徑粗最粗,為24.1 mm,較CK提高了5.0 mm。B1處理主根長度最長,為22.2 cm,較CK增長了4.6 mm。B2處理的平均側根數較多,為1.7 枚/株,較CK增加0.2 枚/株。
2.3? ?追肥對當歸產量的影響
從表7可知,不同施肥種類及追肥時期對當歸產量的影響不同。A1、A2、A3處理當歸平均產量分別為8 093.3、10 106.7、? ?9 746.7 kg/hm2,追肥效應由大到小依次為A2、A3、A1,不同肥料配比追施對當歸產量的效應各異,相應產量由大到小依次為B1、B4、B2、B3、CK,增產幅度依次為68.4%、59.3%、52.2%、25.9%。
為驗證不同肥料及配比對當歸產量影響的真實性,對小區鮮根產量采用單因素隨機區組設計新復極差法進行檢驗。檢驗結果表明,處理間F=5.202 0*,檢驗值F0.05 (4, 8)= 3.84,增產效果達顯著水平。B1當歸產量與B4、B2、B3差異不顯著,與CK差異達極顯著水平;B2、B4均與B3差異不顯著與CK差異顯著;B3與CK差異不顯著,綜合分析不同肥料種類以追施尿素150 kg/hm2為最佳施肥方案。
2.4? ?追肥對當歸經濟收益的影響
從表8可見,不同追肥處理對當歸的經濟效益影響不同,各處理追肥純收益為? ? ?6 966.6~23 747.8元/hm2,以追施尿素150 kg/hm2處理的經濟純收益最高,其收益率為7.2元/元。
3? ?結論
在當歸栽培中,于7月上旬追施尿素150.0 kg/hm2處理當歸主要農藝性狀較好,增產作用達極顯著水平,經濟純收益較大。建議在當歸種植中推廣這一優化追肥方案。
在當歸種植中,于生長關鍵期追施肥料是增產的一項有效措施,追肥時期和肥料種類及配比也是決定增產效果的基本因素。掌握當歸需肥關鍵期并及時供給養分,肥料合理配比可平衡作物生長過程中“源”與“庫”的關系,才能促進作物產量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國祥,蔡子平,米永偉,等.? 道地中藥材當歸栽培及抽薹防治研究現狀[J].? 甘肅農業科技,2020(4):71-76.
[2] 汪淑霞,宋振華,王富勝.? 5個當歸新品種在高寒陰濕區的適應性研究[J].? 甘肅農業科技,2016(10):28-31.
[3] 劉效瑞,王富勝,劉榮清,等.? 旱農區主要糧經作物規范化生產技術研究與應用[M].? 蘭州: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76-77.
[4] 李鵬程,劉效瑞.? 當歸新品種岷歸4號選育及優化種植技術研究[J].? 中藥材,2011(7):1017-1019.
[5] 王田利.? 當歸新品種岷歸2號豐產栽培技術[J].? 西北園藝(綜合),2018(4):47-48.
[6] 王富勝,汪淑霞,楊榮洲,等.? 植物源有機肥在當歸上的應用效果[J].? 甘肅農業科技,2020(1):41-44.
[7] 王? ?劍,張? ?晶.當歸設施育苗品種篩選[J].? 農業科技與信息,2015(9):84;88.
[8] 馬偉明,王春明,汪淑霞,等.? 不同品種(系)當歸種子發芽試驗初報[J].? 農業科技與信息,2014(3):59-60.
(本文責編:陳? ?珩)
收稿日期:2021 - 07 - 12
基金項目: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資金資助(CARS-21);甘肅省大宗中藥材良種選育及示范推廣(20YF8NJ166);定西市道地中藥材新品種選育及推廣(DX2020N10)。
作者簡介:李? ?麗(1990 — ),女,甘肅隴西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藥材新品種選育及推廣工作。聯系電話:(0)13369328785。Email:1007807015@qq.com
通信作者:汪淑霞(1964 — ),女,甘肅隴西人,農藝師,主要從事中藥材新品種選育及推廣工作。聯系電話:(0)18993231661。Email:2819849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