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徽
常態新冠疫情防控下以“小生活教育”為理念的生命教育課程實踐,是以陶行知的生活理念為基礎,在微觀、細節、平凡的校園活動中突出多元化的生命教育路徑,賦予校內師生活動“時時有教育、處處有教育、事事有教育”的全維全息化生命教育意味。該課程尊重每個生命的生存權、健康權、成長權、發展權,以生命的尊嚴為基礎,為每個生命的充分發展提供最好的教育和文化環境,讓每個生命體都能呈現最佳狀態。
一、多渠道整合生命教育課程資源,讓生命教育植入生活
1.“陽光生命”微課程創意開發,助力生命教育路徑指引。我們學校積極申報南通市“十三五”規劃課題“‘小生活教育為理念的生命教育課程實踐研究”,根植學校辦學文化和特色,立足學校發展訴求,順應時代發展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實現生命體驗的真實生動,不斷升華生命教育的內涵力量。
2.學生社團創建,助力生命教育個性化發展。社團以統一領域的專業成長為目標,通過自主制訂共同成長計劃、學習方案,在適合自己的舞臺上彰顯自我生命力。結合學校已有的藝術特色,創新社團建設,為其注入生命教育元素,契合學校辦學特色和辦學理念。
3.開發常規性主題教育活動,助力生命教育多元化發展。疫情讓學生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敬畏生命,學會維護生命健康和安全的知識技能。通過愛的教育、科普教育、健康教育等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好好學習,成長為有價值的人。
二、探索“家校政社”四位一體共育,讓生命教育融入平常生活
1.倡導生命至上,形成全社會聯動的家庭教育服務體系。啟動家長學校聯盟,編印校本化家長學校叢書,借助校外公益機構、本校兒童成長指導中心的專業資源以及婦聯、關工委、檢察院等部門,加強對父母教育觀念的引導和教育技巧的提升。注重家校共同體建設,發揮家長委員會的積極作用,定期評選優秀父母,邀請其來校做講座,發揮示范作用。
2.擴大本校專業的、有愛心的兒童成長指導中心輔導教師隊伍,并不斷提升其專業服務水平。一方面將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納入學校重點保障項目,對重點人群提供個性化、有針對性的咨詢和服務;另一方面加大對心理健康輔導教師的培訓和管理,建立定期督導評估考核機制。
3.出臺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和落實師德師風建設方案。不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教師教育教學質量的主要指標,讓教育從服務少數優等生轉向關注所有學生,從關注成績和排名轉向關注學生身心健康和快樂成長。學校想方設法嚴格保證學生充足的睡眠時間、運動時間和自主活動時間。在涉及生命安全、心理健康等底線問題上,加大宣傳和投入,減輕原生態家庭單一評價等給學生生命成長帶來的傷害。
三、實施多元評價體系,調動生命內驅力,讓生命教育點燃生活
為了讓學生能在積極正面的評價制度下找到自我、激勵自我,我校啟動了“小先生”爭章活動,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細節進行正面評價,進而培養學生自我約束的內驅力,提高其學習和生活的積極性、主動性,感受與同伴在成長道路上一起進步的幸福感。
近幾年,通過細致而直觀的評價體系,全校學生正努力超越過去的自己,看到別人進步的時候能真心為別人鼓掌,同時也能悅納自己的一切,感受生命成長的多樣性。
四、推進“小天使”志愿服務行動,讓生命教育潤澤生活
學校“小天使”心動力志愿服務項目是由一群有心理、融合教育專業學習背景,有愛心、耐心、責任心的教師和關心學生身心健康、學校發展的家長義工組建的服務團隊。通過個案輔導、團體輔導、朋輩輔導、實踐活動、同質家長課堂和講座等體驗性活動,讓“小天使”們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引導他們更好地了解自己,正確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建立積極向上的三觀,做最好的自己。項目實施已有8年,獲益人數近萬,受到家長、市縣級文明辦、婦聯、教育部門的一致認可。
重視兒童,尊重生命,是社會、國家文明進步的標志。讓我們回歸教育激發人、成就人的本質,在常態防疫下以“小生活教育”為理念,讓“加強生命教育,為兒童幸福人生奠基”成為全社會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