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麓

咨詢室中,常常碰到來訪者帶來的議題是低沉的狀態,理智、意識層面有非常多的想法、計劃,可是自我卻仿佛不受控一樣,提不起精神,無法行動起來,進而導致愈發多的自我責備,甚至“無能”“失控”“差勁”“毫無意志”等自我批判。而更多的這些自我批判帶來更為低迷、抑郁、焦慮與進一步無法自控的狀態。
來訪者也常常同時會提到讓自己備感難受的各種軀體問題,如頭痛、胸悶、脖子僵硬或疼痛、憋氣、胃痛、腹痛、肚子脹氣等。這些心理與身體的狀況常令來訪者感到非常困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沮喪而不知所措。
在與這類來訪者溝通接觸中,我們會發現不同來訪者的這種不受控狀態的背后,常常對應著三種不同的情況:
● 來訪者最近發生了一些事情,但是來訪者卻不愿多談,不愿講述細節。這常常是由于來訪者對咨詢師尚未建立起足夠的信任,或者由于事件本身的性質使來訪者不愿提及、面對。
● 來訪者意識層面意識不到任何問題,沒覺得發生了什么值得一提的事情。常常聽到他們說的是“也沒發生什么事兒啊”。
● 來訪者過去曾遇到過一些事情,但自認為“已經翻篇了”,或者“不是個事兒了”。
筆者最近的經驗是,遇到這類的來訪者,可以嘗試將來訪者帶至“此時此地”,請來訪者感受此時此刻的軀體狀態,并借由對最強烈的軀體部位的感受進行深度體會、描述、形容,甚至形成意象畫面。
這樣常可以越過對具體事件的回憶與描述,越過阻抗的防線,越過意識與理性,幫助來訪者觸碰到自己真實的感受,與自己的內心聯結,直抵潛意識層面,從而能較快地看到、了解自己的情結、創傷,實現潛意識的意識化。之后進一步借助意象對話的相關技術,如通過意象畫面中人物的對話,理解畫面中人與物的狀態感受,以及跟隨來訪者意愿的適當的行為或操作等,幫助來訪者深入理解到自己的狀態與需要,從而得到領悟,并進行修復,帶來治愈與最終狀態的改善。
這個方式有效的背后,首先人們都是渴求與需要被關愛的,尤其是走入咨詢室的人,一般都會愿意被關注并分享自己軀體的種種難受、體會到被關心的溫暖。同時,在人們的認知中,相比于分享發生了什么事,或者自己的想法、情緒,分享軀體感受相對來說是最沒有危險的,所以不會那么容易產生阻抗。而且,軀體感受是那么真實而又實在。
還記得那個來咨詢的姑娘,半年多前與男友果斷分手,覺得自己早已不留戀于這段感情,不想也不可能再回頭,一心只想前行。做了種種計劃,卻都付諸東流,無法實施,仿佛被卡住一般,人也愈發萎靡不振,無比困惑而又自責。胸部也總是感到不舒服。
當我請她在當下里,專注于去體會胸部那個不舒服的感覺,并描述、形容一下那是怎樣的一種不舒服。她說:疼,心疼。我于是請她繼續去感受那是怎樣一種疼,可以的話就打個比方來形容一下,如果有畫面出來,就去仔細看一下。她說,她看到了自己心臟的畫面,它受傷了,血肉模糊的樣子,有近三分之二的面積都破了皮,就仿佛在地上被摩擦過的樣子……而且,在心臟的中間,有一個很深的洞,那個洞,雖然洞眼不大,卻感覺好疼,好深,還滲著血,仿佛被錐子扎過一樣,并直抵心臟的中央,真的好疼好疼……
是啊,雖然理智上、意識上,她覺得自己早就已經應該、可以走出失戀的陰影,可是她的心卻實實在在地在那段戀情中受了傷,就仿佛被錐子扎了一般,仿佛心被在地上摩擦、蹂躪了一般。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為什么人們用傷心、心痛、心酸這些形容詞,因為那是心實實在在的感受啊!而那個姑娘,也通過這個軀體意象,看到了自己所受的傷,理解了自己的狀態,對自己有了接納。受傷的心需要被看見與關注、需要休養、需要被照顧、需要被療愈,然后才可能繼續前行??!
也還記得那個有志于做老師,卻因為總感到復習不充分而緊張焦慮,以至于無法參加面試的女士,當我請她去想象她所最害怕的試講環節抽到不熟悉題目時的情境,去體會她當下所感受到的全身緊張、僵硬的軀體感受時,她眼前的畫面是個哆哆嗦嗦地做題的小姑娘,又自卑,又害怕做錯被媽媽責罵。那一刻她淚流滿面,哽咽不止。她非常心疼那個小姑娘。
我請她嘗試著去以她自己覺得適合的方式與意象畫面里的小姑娘溝通一下,她說她蹲下輕輕抱了抱那個小姑娘,安慰她,陪著她一起,也鼓勵她。漸漸地,在她的陪伴下,意象里的小姑娘似乎發生了變化,身體不再那么僵硬,逐漸放松了起來,開始愿意說話表達,和她一起商量著題怎么做,也愈加感到輕松與開心,到最后變得非常自信,感覺自己棒棒噠……再回到剛才所想象的抽面試題目的情境,她覺得自己不再那么恐懼、無助了,有了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并從容走上講臺……兩個月后,我收到她錄取通過的消息。
只要你愿意與你的身體聯結,愿意去感受、去看、去傾聽它,你會非常驚訝地發現,身體知道那么多!那些心里曾經受到的傷痛,也被身體所記錄,并通過癥狀在表達著。
作為咨詢師的我們,正可以利用身體的智慧,通過請來訪者對身體的關注與連接,來感受、看見或聽見身體所記錄的話語、畫面,所試圖傳遞的信息,從而幫助來訪者看到那些固結心靈、等待被關注與治愈的創傷,期待被解除的枷鎖。
在看見、了解了心理癥結之后,在適當的時機,就可以利用與相關軀體部位的對話,或者與意象畫面中人物的溝通,以及適當的行為、操作等技術,帶來來訪者對自己進一步的理解、接納、轉化與修復,使得那塊心結得以被松動甚至化解,創傷得以被療養并漸漸療愈,被固結的能量得以流動。這個過程后,來訪者也常常能體會到枷鎖松動、解除,創傷好轉、痊愈,能量流動回歸,相關軀體感受明顯變好。來訪者也得以有能力、有力量不被羈絆、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