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雯

高血壓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心身疾病,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致病因素,該疾病的主要特征表現為體循環動脈血壓升高,超出正常值標準,且該疾病會誘發心、腦、腎等各類重要器官功能或本體損傷。現代人生活壓力增大,生活節奏加快,各種負性情緒積壓,這些都是罹患高血壓的危險因素。
高血壓通常會根據臨床表現和病因分為兩種,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大部分高血壓患者為原發性高血壓,致病原因包括遺傳、性格特征、壓力應激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其治療目標并非使患者痊愈,而是控制患者血壓,使其達到正常標準,這樣才能極大限度地減少患者并發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和因高血壓死亡的概率。
※ 改善患者不良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具體可分為控制體重并進行減重、減少攝入食物的鈉鹽含量、適當補充鈣和鉀鹽、減少高油高脂肪食物的攝入、適當增加運動量、禁止病人吸煙飲酒、叮囑患者適當進行放松,保證心態平和以減輕精神壓力。
※ 注重心理方面因素對血壓的影響,調節心態。心理學者曾根據人們患病的概率歸納出幾種典型性格特征,其中A型性格的人往往脾氣比較火爆、有闖勁、遇事容易急躁、不善克制,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風險人群。若患者可以意識到自己性格對血壓的影響,可嘗試調節情緒,避免更多來自內部的刺激。
※ 對多重心腦血管危險因素進行協同控制,降壓治療后盡管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血壓升高以外的多種危險因素依然對預后產生重要影響。除去護理干預工作外,還需要進行降壓藥物治療,藥物治療需要從小劑量開始,優先選擇藥效較長、能夠與其余藥物同用、符合患者具體情況的藥物。
由于鈉的攝入量與高血壓的發病概率關聯性極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減少食鹽的攝入量,能夠有效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盡量將每日攝入鈉鹽量控制在5g以下,同時要注意拒絕其他含鈉食品的攝入。
優質蛋白質能夠改善血管彈性和通透性,使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利用率提高,從而幫助人體提高新陳代謝速度,將氨、尿素等雜質排出體外。因此應當在飲食計劃中加入魚類肉制品、大豆及豆制品,每周盡量食用3次左右含有優質蛋白的食物。
高血壓患者要避免攝入高脂肪、高蛋白質、高熱量的食物,例如油炸類、奶油、冰淇淋、動物內臟等食物,都至少符合三高的某一標準。
鉀含量豐富的食物例如土豆、海帶、茄子等,能夠減少身體老化而患上中風和心臟病的概率,同時能夠抑制腎小管吸收鈉的數量,增加排泄尿鈉的含量,從而降低血壓。鈣含量豐富的食物如牛奶、酸奶、蝦皮等,該類食物不僅能夠促使牙齒和骨骼強健,還對降低血壓具有較大的功效。
鎂可以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對缺血性心臟病有一定治療效果。鎂對神經肌肉系統也有一定調節作用,防治血栓和降低血壓。小米、燕麥、大麥、豆類、小麥都含有豐富的鎂。含碘的食物可以促使人體甲狀腺激素分泌,并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和加強血液循環系統,由此可知碘能夠使血膽固醇含量降低,肝炎合并高血壓患者適當進食含碘食物可以有助于血壓恢復,海帶和紫菜等海產品中的碘含量最多。鋅和鎘維持較高的比值,對于防止高血壓十分有益。牡蠣、茶葉、黑面粉、麥胚、燕麥、豆類、硬果類食物中鋅鎘比值都較高,應多吃這些食物。
在飲食規劃中加入適量的水果和蔬菜攝入,能夠保證患者腸胃通暢,在排泄時更加順暢,避免因大便時屏氣用力而發生腦血管疾病。肥胖者要減少肉類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減輕體重,避免高血壓復合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發生。
部分新鮮的水果和蔬菜,比如柑橘類、橙子、草莓、獼猴桃、西紅柿、菠菜等,都富含維生素,補充維生素有助于提高對高血壓的預防能力,維生素B6能夠降低血脂水平,使其保持在健康的水準當中;維生素C能夠降低血膽固醇水平,恢復血管彈性,對高膽固醇血癥和心肌梗死病人都有不錯的效果。
煙草中含有的尼古丁會刺激心臟和腎上腺釋放大量兒茶酚胺,使心臟跳動速度加快、血管收縮,進而引發血壓升高,同時過量的尼古丁還會損傷血管內膜,增加血栓發生的風險。除此之外,尼古丁還會對神經系統造成不良影響,使人對其產生依賴性和成癮性;其對消化系統的不良影響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尼古丁對人的身體無益處,戒煙不僅是為了預防高血壓,還是為了預防其他疾病。飲酒同樣會使心率加快等情況發生,因為酒精會使鈣鹽和膽固醇沉積于血管壁,使動脈異常的速度加快,從而影響心腦血管功能正常運行。
保持正常的飲食規律和規范,有助于減少患者消化系統壓力,規律性的飲食,用餐不能過飽,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能夠避免因腸胃功能負重過大而導致的損傷。
高血壓的發病原因較為復雜,且當前沒有根治高血壓的特效藥,必須根據患者情況制訂相應的治療計劃,高血壓若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和壓制的話會導致患者生活質量降低。目前國內高血壓形勢不容樂觀,不僅患病人數增加,由此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也逐漸升高,高血壓主要由人們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較為急躁、易怒的情緒導致。因此,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必須要雙管齊下,從健康飲食做起,制定合理的飲食結構和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控制情緒,才能夠降低血壓,減少患病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