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o

客廳區域,亞光銀色金屬墻壁與淡色木地板的結合凸顯出主人的現代主義審美。黑色皮質沙發來自TACCHINI,淡紫色透明茶幾來自藝術家王畫,近處,1960年代的綠色Selene座椅來自Artemide, 由VicoMagistretti設計。

vk(余熙妍),時裝買手店hug創始人與主理人。畢業于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并獲得工商管理學位,2015年在成都成立hug時裝買手店,hug是一家多品牌零售空間,致力于服裝、配飾、生活風格以及藝術品推廣與零售。品牌于2018年在阿那亞社區成立第二家門店,2020年12月成立第三家成都晶融匯旗艦店。

客廳與餐廳聯通,頂層帶來的高質量采光令整體空間寬敞明亮。

1.裸露的混凝土梁柱結構被主人特意保留,與其余經過加工的木板、金屬板材、瓷磚等材料形成鮮明對比。2.玄關走廊處,攝影作品購于杭州天目里B1ock 買手店,vintage 邊桌被主人安置在走廊盡頭。3.自樓梯俯瞰客廳,地毯來自IKEA。
在碎片信息風行的時代,一些本該充滿魅力的詞匯反而遭遇了種種誤解,比如“文創社區”,又比如“買手店”……成都—— 一座被譽為“來了就不想走”的悠閑城市如今也被部分人簡稱為“網紅城市”——太多以同款打卡為目的的宣傳推廣,太多以“出片發圈”為實踐標準的空間設計,把城市的深厚根基削成了一個個膚淺的平面。
如果以類似標準來看vk和她的新家,或許會落到慣性思維的窠臼中——高端酒吧、熱門餐廳、集合書店、商業街區打造的文藝小店……距離春熙路遠洋太古里僅十分鐘車程的望平街已悄然成為城市的最新潮流聚集地。位于望平街濱河公寓內的買手店創始人身形瘦削、面容精致,vk選擇這里的實際理由卻出乎意料地簡單。“這里離我的店很近”,vk設想,輕松地以家為“樞紐”打理手頭的幾家門店。她還喜歡成都熱熱鬧鬧的市井風味,而這番風味卻偏偏要深入曾經繁盛的“八街九坊十景”里才能找到,于是vk動起了在老城區安家的心思。
2019年, 望平街339片區仍然保留著20世紀中后期“老牌工業片區”留給成都的獨家記憶:猛追灣游泳池、川劇院古戲園、圍繞著紙箱廠、紡織廠及家屬院開起的各種“蒼蠅館子”……尋覓多時,vk最終邂逅了這個可以在鬧市安靜下來的小世界——濱河公寓頂樓。開店和裝修一樣,都要面對各式各樣的難題,也都要對自身欲望進行全盤的審視與梳理,只是相比起來,“裝修這個家更難”。既有的管道線路通通去掉再重來,因為“放棄了更完善的物業,我同時也希望能得到更舒適的居住體驗”。

餐廳區域,白色Big Will系列餐桌來自MAGIS,紙質吊燈來自日本品牌AKARI,餐椅來自意大利品牌De Castelli。
房子原本的緊湊格局被推翻再建,畢竟幾十年前的設計者們想的是“一家子都能住進來”,在一定程度上必定忽視了視覺美感、收納需求,以及人與人相處必須要保留的尺度和空間。于是vk大膽地去掉了所有非承重墻,“把能動的都動過了”——小躍層設計把生活區和工作待客區分出“靜”與“動”的界線,讓二樓主臥變成自己和愛人獨享的小天地。
反復打磨兩三年,一直忐忑的vk突然發現,這個家好像自然長成了她想要的樣子:現代簡約風格的基調,又不至于太曲高和寡。無論樓梯設計還是閱讀觀影,空間布置都考慮到了使用者的感受——“最終是有溫度的,但堅持的標準不變”。
靜坐于新家客廳,審視著這個屬于她與家人的私人空間,vk突然發覺, 這個家也符合她對hug 的定位: Heartfelt( 真誠的) 、Unique(獨特的)、Generational(有時代印記的)。這位商科出身的非典型時裝人用自己的堅持證明了,我們追求的品位與格局不能止于當下,而應跳脫時空,去“擁抱”全世界的美好設計,“擁抱”能品味出歲月質感的美學與生活。

1.二層樓梯通道處, 墻上為藝術家陳蕭伊作品, 吊燈來自SINGCHAN 陳星宇。2.一層玄關處,近處為vk 平日常用的時裝單品,遠處西班牙中古矮凳來自Hodays。

3.一層餐廳旁,被主人以電視墻隔出細長空間,臥榻設計滿足了在客廳的休憩需求。

一層樓梯口,左側下沉空間被主人設計為種植綠植的專屬方形空間,邊幾來自Kar Studio,黑色音響來自DEVIALET。

對頁:一層餐廳旁臥榻,窗景為望平街339片區的老式住宅區,置物架上方雕塑來自Zi Studio,由劉孜創立。

二層臥室休憩區,畫作由友人創作,透明邊幾之上的MENU 玻璃茶壺來自sort。

浴室內,Rivoli多功能邊桌來自Classicon,Tom Dixon香薰來自sort,吊燈來自MUTTO。

二層臥室,左側墻壁上的Allibert中古燈兼具鏡子功能,白色花瓶與&Tradition圓幾均來自s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