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目前的公路大中修養護項目工程中,工程技術人員針對乳化瀝青的施工材料應當著眼于循環進行利用,進而實現公路養護大規模施工項目的成本資源節約利用效果,嚴格控制公路養護的項目工程質量。廠拌冷再生的瀝青原料轉化處理工藝技術手段具備成本較低、操作快捷簡便、瀝青利用回收效率較高等獨特技術優勢,因此值得普遍推廣于工程養護施工實踐領域。本文重點探討了廠拌冷再生的乳化瀝青循環回收處理實施要點,合理給出優化整改對策。
關鍵詞:乳化瀝青;廠拌冷再生技術;大中修養護工程;應用實踐要點
中圖分類號:U418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現階段的大規模公路表層體系結構多數由乳化瀝青材料構成,乳化瀝青本身具有材料荷載性能良好的特征。但是大型公路的表層部位在頻繁遭到摩擦情況下,乳化瀝青的路面攤鋪結構將會存在破損現象,因此必須要展開工程養護與維修施工操作。工程技術人員針對廠拌冷再生的瀝青再生利用方法如果能正確進行操作,則非常有益于乳化瀝青達到最大限度的循環利用綜合效益,并且針對公路養護大型項目工程的運行實施成本也能進行靈活控制。
1 乳化瀝青廠拌冷再生技術在大中修養護工程中的運用實例
2021年公路修復養護工程(第一批實施)主要在S307線KK446+000-K469+722,該處治路段位于畢節市大方縣境內,大中修養護工程主要為公路維修養護項目,其中乳化瀝青的廠拌冷再生上面層試驗路長1 000 m。工程技術人員針對RAP的公路表面結構部位瀝青材料進行了全面回收處理,有效節約了大中修養護項目工程的寶貴資源成本。
上述公路工程屬汽車專用三級公路,路基寬7.5 m。路面類型為瀝青混凝土路面。原路面結構為:4 cmAC-13瀝青混凝土面層+25 cm水泥穩定碎石基層+15 cm級配碎石;再生方案:先對原路面銑刨瀝青混合料,針對原路面軟弱路基進行病害處治,然后采用5%水泥穩定碎石基層鋪筑,鋪筑厚度25 cm,經養生驗收合格后澆灑透層瀝青,加鋪4 cm Sup-13+6 cm廠拌冷再生瀝青混凝土。
2 乳化瀝青廠拌冷再生技術在大中修養護工程中的運用技術要點
2.1 合理控制混合料的配比
乳化瀝青本身屬于工程混合料,瀝青混合料中的水泥成分、集料成分、礦粉成分以及純水等物質是否滿足最佳的配比數據要求,在根本上關系到乳化瀝青的材料品質性能[1]。因此,工程技術人員針對乳化瀝青必須要準確控制限定材料配比數據,確保通過實施科學的試驗檢測工作來確定乳化瀝青的配比數據。技術人員針對冷再生處理得到的瀝青混合料必須要進行科學優化設計,重點應當體現在測定瀝青混合物中的含水率。通常情況下,乳化瀝青的工程材料真實含水量以及最佳含水量的比例數據應當保持在1%以內的數值偏差范圍,充分保證純凈瀝青在混合物中占據較高比例,保證混合物的良好工程使用效能得到體現。
2.2 開展級配試驗
廠拌再生的工程混合料必須要滿足級配試驗的基本規定要求,如此才能確保廠拌再生工藝處理得到的鋪筑瀝青材料具備優良的物料結構特征。目前在實踐中,技術人員針對廠拌冷再生的項目施工專用乳化瀝青必須要嚴格控制限定礦粉與水泥的級配比例,通過實施與開展材料篩分試驗的技術手段來準確判斷瀝青材料性能。工程技術人員在初選各種類型的混合料成分前提下,對于級配測試得到的相關數據信息應當完整進行統計[2]。
例如針對乳化瀝青中的水泥組成部分來講,工程技術人員針對水泥本身的強度等級應當進行嚴格的界定,避免選擇32.5強度等級以下的水泥材料。技術人員針對工程水泥材料至少需要保證在6小時以內的終凝時間以及3小時左右的材料初凝時間長度。此外,技術人員檢測乳化瀝青的重要試驗項目應當包含瀝青黏度、材料存儲的穩定性能、附帶電荷總量、瀝青混合物的破乳速度等。瀝青混合物料必須要全面粘附于粗細集料,確保不會超出60%的殘留分總量[3]。
2.3 確定乳化瀝青的材料最佳用量
冷再生的重要工藝處理手段可以顯著節約瀝青的工程材料投入使用總量,技術人員針對乳化瀝青在施工全過程中的最佳用量比例應當合理加以確定。在全面開展材料篩分測試操作的前提下,乳化瀝青中的水泥材料、粗細集料、礦粉材料都要確保達到適宜的數據比例范圍。
例如,技術人員針對RAP(銑刨料)應當劃分為粗集料與細集料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確保銑刨處理后的集料能夠達到均勻分散的狀態,避免存在團塊凝結的情況。技術人員針對混合銑刨料中的砂石比例數據需要確保限定在50%以上,但是最好不要超出70%的砂石含量比例。乳化瀝青如果含有過多的水分,那么瀝青材料的整體性能與結構將會產生相應改變。因此,乳化瀝青中的水分含量需要得到準確嚴格的控制,運用試驗檢測方法來確保水分比例適中。
3 乳化瀝青廠拌冷再生技術的工程綜合效益
3.1 工程生態效益
就地利用乳化瀝青的重要工藝技術手段針對隨意堆積以及排放瀝青固廢現象,督促項目大修的整改施工單位嚴格履行瀝青原材的循環回收利用職責義務。在此前提下,廠拌冷再生的全新瀝青處理回收工藝針對開采工程新材料的總量比例實現了合理控制目標,徹底杜絕了丟棄瀝青固廢以及污染公路周邊區域生態的現象。廠拌冷再生的整個施工流程都不會帶來任何固廢以及粉塵污染,有益于促進大中修的公路項目工程綜合實踐效益明顯提升。從間接性的工程實踐效益角度來講,冷再生的工藝技術手段可以為項目施工單位帶來不可忽視的環境生態效益,對于原有的固廢排放方式進行了徹底整改。
在原有的瀝青再生處理過程中,工程技術人員通常會遭到人身健康的侵害威脅。這是由于,多環芳烴的有害有毒物質可以直接侵入到體內呼吸器官,并且對于人體皮膚的表面部位也會產生潛在滲透影響。施工操作人員如果吸入了較多瀝青再生煙氣,則有可能引發人員窒息等重大工程安全事故。與之相比,冷再生的瀝青循環處理手段不會導致施工人員遭到人身傷害,充分體現了冷再生的瀝青材料處理工藝良好生態效益,對于瀝青再利用、減量化與資源化的工程宗旨目標予以嚴格踐行。
3.2 工程經濟效益
廠拌瀝青的冷再生處理工藝方法可以為施工單位企業帶來優良經濟效益,其中關鍵體現為冷再生的工藝流程方法有助于降低瀝青混合料的使用投入比例,充分確保了施工企業單位現有的瀝青混合料能得到最大限度利用?,F階段的循環利用瀝青工程材料模式正在被推廣采納,尤其是針對質量性能優良的乳化瀝青工程材料而言。工程技術人員針對廠拌冷再生的整個處理工藝流程應當嚴格進行質量控制,保證經由廠拌冷再生的處理過程之后,乳化瀝青能夠達到更好的混合料綜合性能。
相比于熱拌瀝青的普通工藝處理手段而言,運用廠拌冷再生的全新工藝處理系統總體上可以達到80%左右的成本減少效果,體現了較為顯著的經濟利潤提升效果。例如對于三級公路在開展實施面層結構體系的重大改造施工中,工程技術人員針對乳化瀝青的結構層次厚度應當限定在6 cm左右。工程技術人員目前在廠拌冷再生的全新工藝手段支撐下,應當可以確保達到超出1 000萬元的項目資金節約效益,對于大修公路改造維護項目的機械處理成本也能進行合理的控制。
3.3 工程社會效益
廢舊的公路路面包含了較多的瀝青混合料,瀝青混合料在經過切削處理以及粉碎處理以后,瀝青殘渣仍然會普遍殘留在地表水與土壤結構表面。在此種情況下,地表水以及工程所在區域的土壤生態資源將會長期被瀝青固廢污染占據,此種現狀違背了工程環保效益與工程社會效益的宗旨目標。廠拌冷再生模式下的混合物不會被直接丟棄,而是可以經由綜合性的固廢處理環節與流程,明顯優化了瀝青固廢原有的混合料結構性能。從以上角度來講,廠拌冷再生的工程材料循環處理模式可以保證達到最優的工程社會效益。
具體針對廢舊的固態乳化瀝青而言,冷再生的工藝處理流程對于加熱處理中的資源成本能夠予以節約,有效避免了加熱處理乳化瀝青時排放較多的有害與有毒氣體。工程技術人員通過全面實施再生利用乳化瀝青的技術手段,對于鋪筑路面必需的瀝青石材原料都能實現最大限度節約,避免了項目改造施工區域產生水土流失以及地表生態破壞等顯著不良后果。在此過程中,瀝青加熱的能源將會得到更大限度節約,對于排放的二氧化硫與二氧化碳氣體也能予以顯著的減少。
4 結束語
經過分析可見,廠拌冷再生的公路表層瀝青回收、瀝青再生以及瀝青循環處理工藝方法目前值得受到推廣運用。廠拌冷再生的工藝技術手段不僅可以達到最優化的瀝青資源利用回收效率,同時還表現為大中修公路養護項目的良好生態效益,有效防止了大中修路段的附近區域遭到生態環境污染。具體在實踐中,工程技術人員針對乳化瀝青的施工材料應當進行再生處理以及循環利用,嚴格控制乳化瀝青的損耗比例,提升大中修公路養護項目的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劉裕春.乳化瀝青廠拌冷再生技術在瀝青混凝土路面下面層的應用[J].居業,2021(7):86-87.
[2]常浩.乳化瀝青廠拌冷再生技術在路面改造工程中的應用[J].中國公路,2021(13):95-96.
[3]王育平,丁小維,張燕.廠拌冷再生技術應用廢舊再生材料在路面改造工程的實踐——基于泡沫瀝青材料[J].工業技術創新,2020(6):135-140.
作者簡介:李開朗(1987—),男,貴州畢節人,本科,工程師,從事養護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