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花果
(許昌電氣職業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是為了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豐富讀者的見聞感知,助力文化傳承。圖書館承擔著文化宣傳的重任,需要對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工作進行優化和改進,以提升圖書館的效能。在圖書館的閱讀推廣中加入茶文化,可以實現在傳播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提高圖書館影響力。
茶字上下拆開是一個人在草和木之間,是古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愿景。同時,茶文化是古人訪友待客必不可少的環節,是古代“禮”的一環。隨著時代的發展,茶也逐漸成為重要的外交禮品和貿易商品,成為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的主要運輸品。“茶”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外交名片,展現我國的大國禮儀和文化內涵。如果說科技是一個國家的命脈,那文化就是一個國家的靈魂,認識傳統文化是提升我國人民文化認同感的基礎。只有增強了文化認同感,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人民的文化自信,才能更有信心、有動力去建設祖國,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因此,近年來,國家大力宣揚茶文化,希望增加國民對茶文化的認識程度,主動了解并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但是現階段我國大學生對茶文化較為陌生,互聯網和新媒體的沖擊使年輕人的性格趨于浮躁,難以靜下心來品味茶文化。傳統文化的傳承在這個“快”時代遭遇了阻礙,很多非遺傳承難以找到愿意沉浸其中的傳承人。曾經有人做過相關的調查,部分大學生并不了解茶文化,對茶葉理論知識和泡茶實際操作手法都缺乏認知,這對茶文化的傳承具有一定的負面作用。茶文化因為其內涵深厚受到歷代文人墨客的青睞,古人常以茶喻人,表達出一種淡泊、灑脫的處世態度。但是當代的青年人對此知之甚少,難以從茶葉中學到處世道理。雖然他們對茶文化并不了解,但調查顯示,他們對學習茶文化保持著極大的熱情,如果有機會愿意去了解茶文化,這也就對茶文化在高校圖書館中的閱讀推廣實踐提供了可行性基礎。
高校圖書館作為文化知識的傳播場所,不僅承擔著供大學生借閱書籍的作用,也需要向大學生傳輸正確的價值觀和文化體系。文化作為抽象的存在,需要擁有具象化的物質載體,書籍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主要文化載體。圖書館作為書籍的匯集之處,也就承擔著更重要的文化傳播責任。時代正在發展,如今的高校圖書館也正在經歷著轉變,過去圖書館僅僅儲藏著各種紙質書籍,如今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眾多高校開始建設數字化圖書館并已經投入使用。高校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借閱書籍、送還書籍,不再受時間空間的阻礙。結合著紙質和數字化的書籍,高校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感受文化的熏陶。
在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實踐中,通過線上和線下并行的手段,將圖書館想要傳達的信息傳達到高校學生處,通過圖書館講座、主題書籍展覽等形式在線下進行推廣,線上則主要是通過高校數字圖書館app、官方微信公眾號進行推送,不僅達到了推廣的目的,還提升了高校圖書館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吸引高校學生來圖書館學習或者閱讀,充實高校學生的學習生活。與網絡相比,高校圖書館具備著權威性,且較多專業性書籍在網絡上并沒有完整的電子文件,搜尋較為費力。而高校圖書館通常藏書眾多,能夠滿足高校學生的基本需要。因此,高校圖書館作為藏書場所能夠受到高校學生的青睞,時常人滿為患。
綜上所述,通過高校圖書館進行文化的傳播具有可行性,可以開展茶文化閱讀推廣,引導高校學生接受茶文化的熏陶,參與到茶文化閱讀推廣實踐中來,提升對茶文化的認識,增加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茶文化內涵豐富,包含著對不同種類茶葉的分辨和處理,也包含著泡茶手法和泡茶流程的一系列標準,更是一種人文精神的集中體現。茶高度概括了古人對世界的認識和對自身的要求,在學習茶文化的過程中,就相當于在與古人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用另一種角度來看這個世界。在品茶過程中,隨著茶香的氤氳,拉近了人們的情感距離,促進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在進行推廣實踐之前,圖書館需要將茶文化進行整合,建立系統的茶文化體系。將零散的茶文化書籍整合到一起,根據書籍中對茶葉不同方面的偏重進行簡單的分類,并根據其內在的聯系性進行排序。幫助高校學生在進行閱讀時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面,或者根據自身對茶葉的不同認知水平,選擇深入程度不一的書籍。在書籍內容之外,也需要對茶文化的文化體系列出書面形式的框架圖,幫助服務人員和高校學生都可以一目了然的理解茶文化中的重點和大體框架。
另外,高校圖書館需要建立長效機制,將茶文化的傳播融入到圖書館的日常中來。短期的活動影響范圍有限,很多高校學生可能會被短期的活動吸引,隨著時間的流逝,學生的熱情也開始下降。這造成茶文化的傳播受到局限,無法長期的發揮自身影響力,輻射人群相對較少。若搭建完整的茶文化體系,并開展長期定時的茶文化主題活動,不僅能影響一屆又一屆高校學生,還能通過高校學生進一步擴散,通過宣傳冊或者高校學生口述的方式,對高校學生周邊的人進行熏陶,一人傳一人,最后在整個社會層面掀起茶文化的學習熱潮,促進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
茶文化在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需要在圖書館內部特別留出一個房間作為茶文化閱讀空間。為了吸引高校學生,可以在閱讀空間內提供不同的茶葉種類,并設立品茶角。在讀書的過程中品茶,能夠幫助高校學生實現心靈的寧靜,降低浮躁感,沉下心細細的品味書中的真知和茶里的芬芳,通過切身實踐感受讀書品茶的文化底蘊。
在空間的設計方面可以融入茶元素,結合高校學生的特點,在傳統品茶間的中國風元素以外,可以適當的添加一些不同茶類的擬人卡通圖案,并在旁邊添加對該種茶葉的簡要介紹。閱讀用的椅子可以仿照古代的形制,使用天然材質進行打造,并設立茶具展覽臺,將不同時代不同場合使用的茶具進行展覽,加深高校學生對茶文化的認識。墻面可以采用有關品茶的水墨畫或者書法作品進行裝飾,配上存放各種茶餅的博古架,古色古香,茶文化氣息濃厚。高校學生可以在閱讀茶文化書籍的同時,體驗茶文化相關的實物,不僅能夠享受整個閱讀過程,還能夠加深自己對茶文化的理解。同時,茶文化閱讀空間可以加入人工的講解和演示,防止學生因為對茶具和茶葉不熟悉進行錯誤的操作。經過服務人員的講解,高校學生可以將實際流程與書中內容進行對應,理解更加深刻。服務人員對茶畫、茶書法的講解可以加深學生對茶文化底蘊的了解,將書上的歷史文化照進現實,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另外,服務人員可以通過對高校學生的觀察判斷其對茶文化的認識水平,并據此為學生推薦更加適合的茶文化書籍。
茶文化可以通過舉辦主題活動的形式在高校圖書館中進行閱讀推廣,活動的舉辦需要考慮到當地的茶文化發展水平,在此基礎上進行形式上的創新。通過閱讀推廣活動,既要展現出茶文化豐厚的文化內涵,還要實現推廣目的,吸引更多的高校學生主動了解茶文化。
活動中可以加入茶道大師對茶藝的展示和講解,參與活動的高校學生也可以親手實踐、親口品嘗。在此基礎上進行閱讀元素的融入,通過紙質書籍和電子書籍的詳細介紹,讓學生了解到每個茶藝動作所蘊含的文化背景,每種茶葉背后的歷史故事,使茶藝表演和書籍閱讀相融合,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對茶文化的認同感。另外,高校圖書館可以借鑒其他圖書館的先進經驗,縱覽國內外的閱讀推廣實踐,對其中能夠適用于本校的方法進行學習和借鑒,并與茶文化相結合在本校進行實踐。茶文化具有普適性和親民性,每個國民無論是否接觸過,都或多或少的聽說過,茶文化是融入中國人血脈的一種文化底蘊,能夠助力茶文化更好的融入到高校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由于高校學生并不會對單純的茶文化閱讀產生興趣,需要進行書面內容與推廣活動相結合才能吸引高校學生對茶文化閱讀產生了解的興趣。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科技的發展,高校數字化圖書館的普及,茶文化閱讀也可以和先進的科技結合,高校學生可以通過VR體驗跨越時空的感受書中的茶文化,切實的感受古人的茶與道。
高校圖書館還可與相關的文旅單位開展合作,開展游學活動,去往茶文化氛圍較濃的城市,在游學的過程中,帶隊老師引導高校學生進行茶文化書籍的閱讀,并在閱讀的過程感受身邊的茶文化氛圍,感受當地的茶文化特色,更直觀的了解茶文化。
在建立茶文化在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長效機制過程中,需要注意讀者的體驗,只有讀者得到了良好的閱讀體驗,才能對茶文化閱讀產生興趣。因此,需要優化高校圖書館的服務體系。服務人員需要主動與讀者進行溝通,正確引導讀者的行為,了解讀者的實際需求,把握讀者心理。在進行書籍推薦的時候,服務人員需要了解讀茶文化,根據讀者的不同特點進行書籍選擇。相關服務人員需要加強自身對于茶文化的了解程度,才能正確的引導高校學生進行閱讀,才能增強自身的說服力。
茶文化不僅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是我國的外交名片,也代表著中國人民淡泊、灑脫的精神,能夠為浮躁快節奏的社會添上一抹寧靜的色彩,值得進行弘揚和推廣。在高校圖書館進行茶文化的閱讀推廣,可以在年輕人心中埋下茶文化的種子,促進茶文化的傳承,提高國民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