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璐 江西工藝美術館
漆畫在1984年以獨立的藝術形式登上了全國美展的藝術舞臺,越來越多的藝術者開始對漆畫進行研究與創(chuàng)作。漆畫在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雖然有一定的發(fā)展契機,但也有一些爭議與困惑。漆畫需要借助各種材料來展現它的藝術語言和獨特的藝術魅力。藝術家需要發(fā)揮審美想象,才能夠利用材料進行漆畫創(chuàng)作。不過在藝術發(fā)展過程中,人們對藝術的審美不僅局限于思想方面,更加渴望藝術中帶有豐富的情感或者有個性的繪畫語言,從而導致漆畫與藝術的表現形式以及審美觀念有所偏差,導致漆畫在發(fā)展中逐漸走向了變革。只有在當今語境下實現繪畫材料的轉化與發(fā)展,才能夠真正發(fā)揮出漆畫的獨特藝術魅力,實現漆畫藝術的傳承。
漆畫是在漆藝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繪畫門類,在經歷多年的發(fā)展后,與各種繪畫藝術語言產生了碰撞,不僅有效結合了傳統漆畫工藝,而且吸收了其他繪畫藝術的精華。目前,漆畫已經在繪畫藝術中成了一種具有獨特魅力的繪畫形式。我國畫家陳恩深對漆畫進行了定義,他認為漆畫與傳統漆藝有極大的差異性,在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審美價值判斷,呈現出了一定的藝術特征。
1.工藝性
要了解漆畫藝術語言的工藝性,就必須要對“漆”的特性以及漆畫的技法進行分析與研究。漆畫材料是構建漆畫語言的基礎。漆畫是將漆畫材料作為媒介來實現的一種繪畫藝術。“漆”屬于一種天然媒介,在我國明代黃大成所著的《髹飾錄》關于漆藝的記載中,所存在的“漆”就有上百種。此外,漆藝技法包含了:“描繪”,也就是在特定的描繪圖案中進行繪制;“鑲嵌”,該方式包含了金屬鑲嵌與蛋殼鑲嵌等;“刻畫”,主要就是在漆板中刻畫不同深度的凹痕來展現浮雕的效果。漆藝技法豐富且復雜,關于類似的漆藝技法還有很多種。由此可見,漆畫的基礎是傳統漆藝,但是其根本還是繪畫,也就是在繪畫中,以漆藝的技法作為漆畫的工藝手法來呈現其繪畫性。
2.繪畫性
漆畫作為一種獨立畫種,無論是在精神內涵上還是在藝術技法上,都需要具有一定的藝術高度。在漆畫作品中,不僅需要關注漆畫材料以及技法的新穎性,同時還需要對漆畫作品中所蘊含的精神內容進行分析。漆畫藝術主要體現在色彩、構圖以及意境方面,通過這三個方面可以展現個人的觀念。色彩的選擇可以豐富多彩,但是需要全面展現藝術家的思想或者情感,以此來打動觀者。對于漆畫而言,無論是色彩的選擇還是畫面的構成,都需要體現出畫面的真實意境,同時還要結合漆藝的技術手法,讓作品中的靈魂更加純凈與自然,這樣才是一幅優(yōu)秀的漆畫作品。
3.情感性
創(chuàng)作漆畫的過程主要包含了三要素:精神內涵、構圖形式、材料技法。另外,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技術、藝術、漆畫語言的把握。
在實際創(chuàng)作漆畫的過程中,只有全面把握好漆畫的以上要求,所創(chuàng)作的漆畫作品才能夠更好地被大眾認可。此外,在漆畫藝術形式中,情感是漆畫藝術的靈魂,也是漆畫作品的藝術表達。只有在繪畫工藝以及技法工序中融入創(chuàng)作者的情感體驗,才能夠真正地確保漆畫作品具備一定的思想與風格,才能夠真正地在漆畫作品中實現精神表達,為漆畫藝術注入更多的藝術血液,在未來才能夠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漆畫藝術主要來源于我國傳統漆藝。我國傳統漆藝有悠久的歷史,隨著人們對漆畫藝術的分析與漆畫藝術自身的演變,形成了不同的漆畫藝術流派。不過漆畫藝術語言的真正內涵是什么,成了當前漆畫藝術工作者討論的焦點,在質疑與爭論的過程中,漆畫藝術也在不斷地變化與發(fā)展。在漆畫藝術作品中,通過對漆畫藝術語言進行探索,可以對漆畫作品的內涵有所了解。漆畫在實際的發(fā)展過程中以中華民族傳統漆藝文化作為主題。而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以及藝術發(fā)展,成了我國漆畫藝術的一種催生劑。漆畫藝術是逐漸從傳統漆藝的工藝裝飾、實用器具的繪畫元素中抽離出來的,是一個繪畫性和工藝性兼具的繪畫品種。漆畫藝術實質是一種材料藝術,但核心是繪畫,是以繪畫為主、工藝為輔的一個藝術品種。“漆”則是構建漆畫藝術語言內涵的重要組成部分。技術、藝術、漆畫語言三者完美的組合,才能使漆畫藝術的魅力得到全面體現。
漆畫在當前藝術語境下,不僅需要加強對優(yōu)秀傳統漆藝文化的吸收,同時需要超越傳統漆藝工藝,結合現代化藝術成分,以此發(fā)揮漆畫藝術的價值。在漆畫材料的全面發(fā)展過程中,需要注重漆畫藝術的包容性與綜合性,對當前藝術格局進行全面分析,實現媒材轉化,加強對漆畫藝術語言的研究,形成多元化的漆畫藝術語言。漆畫作為一種材料藝術,媒材作為漆畫的主要藝術基礎,藝術家要對材料進行創(chuàng)新,這對于漆畫藝術的實際應用十分重要。漆畫藝術需要在材料與技法的基礎上全面拋開藝術的獨立性,更加追求藝術的精神內涵。對傳統漆畫藝術材料的研究,結合漆畫的發(fā)展過程,主要目的就是加強重構漆畫藝術語言的力度,從而確保在當前語境下實現傳統漆畫材料的有效轉化,實現漆畫藝術語言的重構。
1.傳統工藝材料在當代漆畫中的發(fā)展與轉換
漆畫作為一種從傳統繪畫藝術中分離出來的新興畫種,在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與諸多的藝術觀念以及藝術風格進行了融合之后,逐漸形成了現代化的漆畫藝術,而且在當前語境發(fā)展下,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在傳統漆畫技法中,包含了蛋殼鑲嵌法。它是漆畫中一種較為常用的工藝,被許多漆畫藝術家所采用。蛋殼鑲嵌可以有效彌補漆畫中的白色部位,同時可以實現龜裂效果,使得漆畫藝術不僅具備了一定的裝飾功能,同時在整體布局中也顯得更加具有紋理感。但是部分畫家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單以蛋殼鑲嵌作為主要創(chuàng)作,這就顯得喧賓奪主了。整張作品僅僅只有蛋殼鑲嵌,會使畫面過于單一,也無法達到漆畫藝術的高度,從而誤導觀眾對漆畫作品的判斷,影響整個漆畫作品的藝術感。同時,在當前語境下,傳統的繪畫媒材與工藝技法已然不能滿足漆畫藝術語言的發(fā)展要求。再加上蛋殼鑲嵌也更加追求精神內涵,所以在當前的漆畫藝術中,對蛋殼鑲嵌藝術進行了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將蛋殼內壁朝外,再疊加豐富的色彩,實現了漆畫技法的突破,增強了傳統漆藝的裝飾性。在鑲嵌的過程中,以畫面為基礎,是繪畫重組的一種手段,以此來創(chuàng)造意境,體現出漆畫藝術的內在美學價值。這種對繪畫材料的新運用,為漆畫藝術語言的構建帶來了更多的發(fā)展契機,也是對當前漆畫藝術技法的探索和嘗試。
2.打磨工藝在當代語境下對漆畫的影響
漆畫打磨工藝的奧秘主要就是指藝術家手繪一部分,另一部分由材料形成畫面,“磨”與“畫”在打磨工藝中相得益彰,相互配合。磨的程度深淺,直接影響漆畫作品的藝術效果。所以在當前漆畫的繪制過程中,對于打磨程度深淺的追求較為顯著。打磨過淺,畫面的層次感無法展現,色彩的豐富感也被隱藏;但打磨過深,將會丟失過多色彩,造成畫面單一。還有一種是對局部進行打磨,磨與不磨兩者產生的質感對比,可以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感,但是會破壞漆畫的整體效果,也就不能體現出漆畫藝術語言的內涵。在漆畫的工藝性特點中,材料自然形成畫面,主要是以材料作為基礎,為了追求漆畫“平、光、亮”等效果,就需要對畫面進行合理打磨。漆畫畫面不同,所采用的處理方式也是不同的。所以藝術家需要追求不同的漆畫藝術效果,這樣才能夠實現漆畫藝術的不斷發(fā)展。
1.拓展漆畫藝術的表現空間
漆畫繪畫材料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和藝術魅力,相對于其他繪畫形式,可以駕馭多種物質材料,藝術家可以由被動創(chuàng)作變?yōu)橹鲃觿?chuàng)造。在漆畫藝術語言重構的過程中,藝術家要改變以往的陳舊觀念,大膽創(chuàng)新,以漆畫語言內涵作為主導,對傳統工藝材料進行破壞利用或者顛覆性利用,有效轉化傳統媒材,在尋找更多可能性的同時,也能夠更好地促進漆畫發(fā)展。探索漆畫材料多元化,是實現漆畫藝術語言重構的主要切入點。在當前藝術發(fā)展的背景下,漆畫藝術作品的原創(chuàng)性十分重要,對于藝術者的藝術領悟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此外,繪畫材料決定了漆畫藝術語言的表現空間。對漆畫藝術語言的重構,可以有效創(chuàng)新和改革原有漆畫媒材,進而促進漆畫藝術實現多元化發(fā)展。
2.促進漆畫與其他畫種的相互借鑒
在藝術全面發(fā)展的過程中,不同藝術領域對藝術語言的追求實現了相互關聯,同時也實現了藝術之間的相互借鑒,從而使得藝術領域之間的界限不再具體明確。在當前漆畫藝術作品中,在藝術多元化理念的指導下,藝術家通過對漆畫材料的利用以及運用豐富的工藝技法,能夠更好地吸收當前各領域中的精華,從而為漆畫藝術增加更多的可能性。在漆畫創(chuàng)作中,對漆畫藝術語言的重構十分重要,但是在構建中,不可避免地會融入其他藝術形式、觀念以及材料,在不斷地借鑒與結合下,可以進一步對漆畫材料進行積極探索。此外,漆畫材料以及漆畫工藝正在朝意境化全面發(fā)展,這也為漆畫的抽象藝術提供了全新的發(fā)展空間。
3.完善漆畫藝術語言
目前,中國漆畫藝術不僅加強了對漆畫藝術語言內涵的研究,而且將漆畫藝術語言的表現手法與傳統繪畫材料進行結合,促使漆畫藝術語言可以在當代語境下實現轉換與發(fā)展,從而加強了漆畫藝術語言的重構力度,確保漆畫藝術語言的多元性。此外,在對漆畫藝術語言進行研究的過程中,需要實現漆畫藝術的同步構建,我國漆畫藝委會針對漆畫藝術語言重構進行了學術專題討論,對漆畫藝術語言重構進行研究與探討。為了實現漆畫現代化,就需要加強對漆畫媒材的研究,并以理論知識作為指導,來加強對漆畫的創(chuàng)作實踐,全面提高漆畫的整體水平,以此吸引更多的藝術家參與到漆畫藝術創(chuàng)作當中。當代藝術家對于藝術的表達十分看重,通過對藝術的表達與挖掘,實現漆畫藝術表現手法多樣化,融入民族特色,傳承傳統文化。以繪畫材料作為基礎,對漆畫藝術語言進行完善,促進漆畫藝術的長遠發(fā)展。

婺源民居
漆畫藝術要想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必須加強對漆畫藝術語言的研究,這樣才能夠豐富漆畫藝術語言,同時要加強對傳統漆藝表現手法的學習,結合當下繪畫材料,融入漆畫藝術者的創(chuàng)造思維,使漆畫藝術在當代語境下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此外,融合傳統審美理念,結合當下發(fā)展形勢,不斷地轉變漆畫表現形式,進一步實現漆畫藝術的創(chuàng)新,對于漆畫藝術語言的重構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