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祥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形勢嚴峻,疫情防控任重道遠。疫情防控工作一方面依賴于科技創新,另一方面要進行政策引導和科普知識宣傳。2006年,國務院發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提出要“大力發展科普事業,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形成尊重科學、崇尚創新的濃厚社會氛圍”。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中作重要講話并提出要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在新媒體時代,科普知識傳播要利用多形式的傳播媒介,適應新媒體發展的變化,發揮新媒體傳播和普及科學知識的社會功能。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用戶達到10.11億,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達8.88億①。從2021年中國短視頻用戶最常使用的短視頻平臺TOP5數據顯示,45.2%的短視頻用戶使用抖音平臺②。截至2020年8月,抖音日活用戶超過6億。
截至2021年7月3日,抖音搜索關鍵詞“抗疫”,可以查詢到243個博主,不計重復粉絲量,粉絲總數約250萬。其中,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李瑛的抖音號吸粉最多,達3960.1萬,馳援武漢的志愿者“雨衣妹妹”劉仙獲點贊最多,達4669.8萬。搜索關鍵詞“防疫”,可以查詢到307個博主,不計重復粉絲量,粉絲總數約362萬。排名靠前的博主主要是科普作家、防疫人員、醫藥物資協會等。搜索關鍵詞“新冠”,可以查詢到195個博主,博主的身份主要是專業醫生和抗疫志愿者。然而,根據飛瓜數據最新的數據顯示,按照飛瓜指數排名,相關的健康、知識和科技行業中排名前十位的均非與防疫科普相關的專業博主,這說明抗疫科普在抖音的關注度并不太高。同時也說明抖音作為移動媒介的社會服務功能不明顯,商業屬性和追求商業價值仍是其主要特質。
抖音防疫科普知識傳播的形式主要是短視頻和直播。因為短視頻和直播在即時性和互動性方面存在一定差異,所以不同的博主采用不用的形式。公益機構、協會等組織多采用短視頻的形式,以直播作為補充;專業醫護人員、志愿者、科普作家等個人多采用直播的形式,以短視頻作為補充。另外,不管是從吸粉能力還是從點贊數量來看,個人博主都比機構博主略勝一籌。以“丁香醫生”和“回形針PaperClip”為代表的機構博主是自媒體科普團隊,在抖音甚至業內有較大的影響力。
從以上的調查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一是優秀的博主要靠豐富的專業知識,更要靠個人魅力;二是優秀的個人博主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往往超過機構博主;三是抖音等新媒體傳播信息的方式似乎是非理性的。
抖音是以短視頻和直播為主的網絡信息傳播平臺,呈現出不同于線下人與人之間以強關系為主要特征的信息傳播表征。“抖音App是內容平臺,更是關系平臺”③。格蘭諾維特(Granovetter)認為,弱關系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信息流動,打破了信息傳播的限制,具有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特點,在實踐中有巨大的影響力④。伯特(Burt)提出“結構洞”的概念。他認為,關系強度不是影響信息傳播的真正原因,只有“結構洞”(Structure Hole)之間存在“橋”(bridge)的連接時,弱關系在信息傳播中才有更大的影響力⑤。可見,格蘭諾維特強調的“連接邊”和伯特強調的“連接節點位置”都是連通性要素。
在抖音弱關系的場景中,博主與觀眾之間的關系連通性主要受到信息傳播的形式、內容、等級關系等要素的影響。抖音以短視頻和直播為傳播形式,信息傳播表現出極強的關系互動性、主體的個性化和信息的即時性。在傳播主體等級關系上,抖音的信息主體之間表現出平等性和去中心化,抖音的參與者能產生更多的共鳴、認同和共享。在傳播內容上,抖音信息內容呈現人格化、隱性知識顯性化與復雜知識通俗化⑥的特征。娛樂性和感官體驗是抖音信息內容的主要特征。為此,抖音博主和觀眾之間必須保持形式多樣、內容鮮活、平等互動的關系連通性,使觀眾獲得立體式、愉悅性的情境體驗,從而增強抖音信息的傳播力。
在抖音媒介中,人與人的關系表現為弱關系,在這種信息傳播的媒介中,信息傳播沒有限制和約束,傳播特點常常表現為觸發式或爆炸式。分析影響抖音媒介的信息傳播特點,要重視抖音防疫科普視頻直播內容的科學性、傳播方式的情感吸引力和視頻直播的場景創設。
調查發現,做抖音防疫科普知識的吸粉率高的博主大多為專業醫生,他們憑借專業的知識經驗和敬業奉獻的精神在視頻和直播中贏得最多的認同和點贊。防疫科普知識的宣傳是公益性的行為,也是商業性的行為。在抖音弱關系的場景中,每一條信息都會經過人的過濾和篩選,信息的有用性和科學性便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標準。所以只有提高科普知識的科學性和實用性,科普知識才能經得住時間和大眾的檢驗,才能真正為疫情防控服務。要鼓勵醫學界權威人士和知名醫生的參與,提高抖音防疫科普知識的可信度。
調查也發現,防疫志愿者是點贊率和吸粉率比較多的抖音博主。他們多以直播的方式向人們展示實用性、常規性和普遍性的科普知識。志愿者博主有很強的情緒情感掌控力和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這類博主防疫科普的特點是以情感人,他們有很高的人格魅力和凝聚力。防疫科普知識不是冰冷的,是面對觀眾時休戚與共、溫情的告白。情感的因素有最強大的吸引力,知識和情感總是相伴相行的,所以,抖音的防疫科普要加強視頻直播的情感輸入,在防疫科普知識的土壤上開出溫暖的花朵。
抖音博主和觀眾之間的平等關系是提高弱關系中信息傳播效率的重要因素,彼此之間不存在強制性行為或道德責任,觀眾的選擇是自由的和自愿的。為此,抖音短視頻要通過創設社會場景來激發人的行為。喬舒亞·梅羅維茲在《消失的地域:電子媒介對社會行為的影響》一書中指出,電子媒介造成人的社會角色變得模糊不清,媒介信息環境就像人的行為環境一樣,每一種獨特的行為需要一種獨特的情境⑦。因此,要在抖音視頻直播中創設鮮活的情境和營造生動的氛圍,激發人們的參與熱情。
在抖音媒介中,弱關系理論強調人與人之間信息傳播的去中心化、公平和高效率,要重視分析影響信息傳播的理性、情感和情境因素,以促進人們在抖音中更多地參與、認同和分享疫情防控知識,提高抖音傳播防疫科普的效率和影響力。防疫科普具有嚴謹性、科學性、非商業性和滯后性的特點,而抖音作為信息傳播的新媒介具有娛樂性、感性、商業性和即時性的特點,兩者是內容與形式、思想與媒介的關系。要認知和化解兩者的關系,找到抖音等媒體宣傳防疫科普知識的新路徑,最終奪取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全面勝利。

注釋:
①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21-09-15.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109/t20210915_71543.htm.
②短視頻行業數據分析:2021年中國45.2%短視頻用戶使用抖音[EB/OL].艾媒網,2021-02-27.https://www.iimedia.cn/c1061/77157.html.
③熊茵,季瑩瑩.從“內容平臺”到“關系平臺”:抖音短視頻的屬性變遷探析[J].編輯學刊,2019(04):29-34.
④Mark S.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360-1380.
⑤Burt,Ronald S.1984.Network Items and the General Social Survey.Social Networks 6(4):293-339.
⑥王艷麗,鐘琦,張卓,王福興.科普短視頻對知識傳播的影響[J].科技傳播,2020(21):1-6.
⑦[美]約書亞·梅羅維茨.消失的地域:電子媒介對社會行為的影響[M].肖志軍 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