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0年12月14日,紅一軍攻占金家寨后,廖赤見被選拔擔任紅一軍政治部宣傳隊隊長。1931年11月7日,紅四方面軍成立時,她擔任政治部婦女宣傳隊隊長。1932年,廖赤見加入共青團。6月,紅四方面軍開始了第四次反“圍剿”斗爭,由皖西向豫南進發。廖赤見帶領20多名宣傳隊員,隨同部隊一夜行進百余里。部隊剛住下,她就忙著編排節目,進行慰問演出。
10月,廖赤見帶領宣傳隊隨紅軍西征,她肩扛馬槍,身背干糧和背包,在長途跋涉的艱苦征途中,手凍腫了,腳磨破了,但從不叫苦叫累。一到宿營地,她便放下背包,組織劇團給戰士表演文藝節目。1933年春,她被任命為少共川陜省委青年婦女部長,不久擔任少共川陜省委常委。
1935年初,廖赤見調回文藝隊伍,任川陜省蘇維埃工農劇社政治指導員。在撤離川陜根據地的長征途中,她帶領的劇團60名成員沒有一名掉隊。
為了適應戰爭環境,她剃平頭,穿軍裝,打綁腿,和男戰士沒有兩樣。她和演出隊的同志們,邊行軍,邊打仗,邊演戲,英勇頑強,活潑樂觀。
1936年10月下旬,紅四方面軍兩萬一千八百余人奉命西渡黃河,執行寧夏戰役計劃。11月11日,渡河部隊奉命改編為西路軍,廖赤見擔任西路軍總政治部前進劇團政治指導員兼黨支部書記。
渡河不久,國民黨馬步芳部即調重兵圍追堵截紅軍,每一仗都打得非常艱苦。一次,在景泰縣的一條山道上,劇團遇到一批敵人騎兵的攻擊,廖赤見和劇團其他領導一起,沉著應戰,指揮同志們與敵人英勇戰斗,緊密配合掩護部隊。激戰4個小時,才擊退了敵人。而后,她又隨劇團急行軍百余里,在紅九軍支援下,擺脫了追擊的敵軍。廖赤見在戰斗中表現得十分英勇,上上下下一片贊揚聲。
11月,西路軍占領永昌縣城以后,前進劇團進駐在縣城西街的一座小廟里。當時部隊停止西進,就地開辟根據地,籌建蘇維埃紅色政權。為了迎接和慶祝這一新的節日,前進劇團加緊排練文藝節目。
11月18日,紅九軍在古浪遭受重大損失,在紅三十軍二六八團的接應下,擊退追兵,進至二十里鋪。為了激勵紅九軍將士,振奮精神,以利再戰,前進劇團奉命去二十里鋪紅九軍軍部駐地慰問演出。此前,上級給劇團每人發了兩塊銅板作為生活費用,大家都舍不得花,將銅板湊起來買了些物品,準備去慰問紅九軍在古浪戰斗中負傷的同志。
12月5日,劇團和紅九軍派來的保衛人員一行從永昌縣城出發,冒著隆冬的嚴寒徒步行走,8點鐘左右到達紅九軍軍部。不料,敵情發生了變化,紅九軍軍部已經轉移。劇團正在犯難躊躇,忽然發現數里之外的大道上塵土飛揚,馬家軍的騎兵追來了。戰士們立即調頭,朝西跑去,跑了一華里路左右,慌忙中進入郭家下磨莊一個大土圍子。當時,圍子里的老百姓已外出躲避了,劇團有的人用雜物堵塞門洞,有的人爬上房頂,搶占莊門門墩,控制碉樓和莊墻,在莊墻頂部四周的圍墻上設置射擊垛口。
不久,馬步芳的一OO師馬步鑾騎兵團向圍子蜂擁而來,他們誤認為莊內是紅九軍軍部,用步槍、機槍不停地朝莊墻垛口射擊,還有一門大炮,也向莊內打來,兩架敵機在上空盤旋。劇團女演員和保衛人員臨危不懼,他們解下裹腿帶子連接起來,擰搓成一根繩子,從十多米高的圍子上吊下去一個男同志,爬過外圍子墻,穿過圍子南邊的一片樹林,沖出敵人的包圍圈,向永昌縣城跑去。
黃昏時分,兇惡的敵人用更加密集的火力朝莊內掃射。七八個敵人爬上圍子東面的一棵十五六米高的大楊樹,居高臨下地朝莊內瞄準。正在屋頂指揮戰斗的廖赤見不幸中彈,壯烈犧牲,年僅21歲。
在西路軍永昌戰役紀念館里,有這樣一首詩:
似水年華揚赤幟,陣前飛曲勵群雄。
長征鼓勇沖艱險,一死孤軍衛后生。
這首詩,非常貼切地描寫了廖赤見的一生。
廖赤見是西路軍犧牲的級別最高的女紅軍,西北蒼茫的大地,埋葬了這名勇敢的皖西女子。她火熱的戰斗熱情、勇敢的戰斗精神、高尚的思想情操,將永遠鼓舞人們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