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彩
(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藝術設計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
室內空間承載著人們的工作、生活、娛樂等日常活動,與人們密切相關。室內空間看似尋常,但又在商業空間和居住空間中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有著千變萬化的空間布局與裝飾風格。在高職建筑室內設計教學中,建筑空間要與圍合它的實體相對應,實體切割出空間,因此建筑空間是“殼”“皮”和其容器的關系,人們工作、生活在其中,空間劃分要遵循安全、健康、適用、美觀的原則,注重整個室內空間形象的創造,它是室內設計整體氣氛營造的重要因素。清華美院鄭曙旸教授曾指出:室內設計屬于藝術設計范疇,同時又是一門邊緣學科。空間形象的確立過程是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有機結合的過程,跨學科的邊緣性特征,也要求設計通過形式美的法則分析問題,運用抽象的幾何形體進行室內空間的組合,從空間形態的變化入手。空間設計的要素包括空間形象與尺度、空間組合方式、空間分隔形式和方法、空間限定要素,其中空間形象是指空間形態通過人的感覺器官作用的反應結果,界面圍合的空間樣式,圍合空間中光照來源、顏色、照度,界面本身的材質,以及圍合空間中所有的裝飾陳設物,綜合構成了空間的總形象。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欣賞優秀作品、從文學藝術作品中分析室內空間設計、通過合理的材料、肌理、圖案及色彩組合實踐完成室內空間練習等多種模式,掌握空間設計的“場效應”,以時代的視野完成從“形體”到“構件”的空間設計。
在中國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茶文化一直都是十分重要的存在。可以說,茶文化代表了我國的傳統文化,能夠將我國傳統文化的價值更好的體現出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具有十分豐富的精神內涵,這其中包括了很多種不同的精神,有儒家精神,道家精神以及茶道精神。在隋唐時期,茶文化就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并且在不斷的發展中與其他文化相結合。在當時的很多地方都能夠體現出茶文化的精神。品茶能夠凈化人的心靈,讓人隨時都能保持一種平靜的心態。道家思想一直追求的都是與自然和諧相處,道法自然,他們認為在茶文化中也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佛教也一直推崇著“禪茶合一”的意境,把茶與禪宗精神融合,這些構成了中華茶文化的豐富內涵,同時茶的實物也離不品茶的空間,這種精神境界的層次是對空間效果的追求。因此在對茶室的設計可以多融入該方面的內容,滿足不同群體對茶室空間的需求。讓茶室空間設計更加具有藝術性。
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讓人們的內心難以感到平靜。人們總是在不斷的尋找能夠使內心平靜的方式。茶文化一直給人一種幽靜深邃的感覺。讓人能感到心里的寧靜和平和。這種獨特的魅力非常適合現在的人們。他們可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找到自己精神的需求。并且在茶中尋找到人生的格局。我國傳統的茶文化。對查實空間設計也產生著多方面的影響。比如環境氛圍方面的影響。還有內部空間格局的影響。下面我們將根據這些方面進行系統的分析。
茶文化與道家思想是相互融合,并密不可分的。因此設計人員在對茶室進行設計的時候,會結合道家思想的特點,重點突出茶室的自然美。并且盡量將大自然的各種元素融入其中。使其具有一種優雅特殊的美感。現代茶室的設計。都是選擇一些。對比的效果。比如室外是車水馬龍。而是那卻是安靜自然。這樣的設計能夠讓人感受到。一種置身于世俗之外的享受,有一種回歸大自然的感覺。并且這茶室都會選擇開放式的風格。選擇一些具有傳統文化精神的事物,比如松樹,竹子,蘭花,這樣更能體現茶室的個性化。
在空間布局設計方面,我國傳統的茶是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并排式的布局。也就是在建筑空間內將茶桌進行并列的擺放。這種端莊典雅的感覺,十分符合明清時期的裝飾。第二種是字母型的空間布局。這種建筑風格借助走廊與其他房間的聯系。客人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自由的活動。而這樣的私人空間也能夠增加茶室的趣味性。
在裝飾風格與道具陳列方面。還是采用自然的設計方式,設計者們將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融入到設計作品中。比如說在色彩方面,主要是追求素養。可以采用綠色,白色。這些比較干凈自然的顏色,綠色給人一種無限生機的感覺,而白色就顯得更加單純。這也正是茶文化當中所要表現的內容。而且在裝飾方面也要盡量的選擇簡單的裝飾。不要將過于繁瑣華麗的物品擺放過來,也有的茶室會選擇民族性比較強的事物裝飾,可以說茶文化的不斷發展與現代茶室設計工作是緊密相關的。
20世紀建筑學的重大進步就是空間大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用一生所做的貢獻——建筑空間設計觀念。在此之前,建筑師對建筑設計的認知只停留在建筑實體,賴特提出的建筑空間論把建筑空間視為物體存在的廣延性,并在他的設計中考慮更多空間要素。在他的設計中,墻面、地面、天花板、連續的表面、光線的照射等,均可限定多種多樣的建筑空間,空間之間有相互連接的體制,還可以劃分為垂直、水平、彼此層次交錯的部分。在《空間設計》的教學中,首先是讓學生理解空間與實體、建筑空間的結構要素。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在設計理念的選擇方面,要始終保持自然和諧的思想。在堅持傳統的過程中,體現現代性,讓茶室的功能性不斷的增強。為來到茶室飲茶的人提供更多層次的精神需求,要始終將樸素自然作為現代茶室設計的關鍵點。其次,在空間布局方面,要對空間的結構秩序和空間的層次性進行研究 。建筑空間認知是由人們到達空間的層次產生,人們對空間層次的秩序也是觀察后在大腦中的反映,并非只憑眼睛所見,組織空間的層次與秩序隱于某種含義之中,層次性可以反映室內空間的秩序關系、主從關系和漸進關系,這些對于茶室設計非常 重要,鮮明的空間層次更能吸引客戶。要多結合現代人的喜好特點,對茶室的不同區域進行合理的規劃。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為茶室的不同區域選擇不同的功能,比如有的區域可以作為接待室,而有的區域可以作為走廊。當人們置身于茶室之中,就能夠全方位的感受到文化的底蘊,仿佛置身于茶的世界中,這是一種精神與心靈上的放松。在對于燈光的選擇方面,要做到清新,溫暖,因為凡是來到茶室人們都是希望能夠讓自己放松。讓自己感到內心平靜。所以在每一個細節上都要做到精確。對于茶室家具的選擇,可以選擇比較大方簡約的家具。一般都會選擇木制品比較多。當你走進茶室之后,會從視覺與聽覺與嗅覺多個角度感受到茶文化,這仿佛讓飲茶的人們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只有讓自己的內心逐漸平靜下來,才能夠更好的去飲茶,品茶,而這些都是需要在空間設計教學中所體現內容。
對空間環境的邏輯感知是一種理性思維的過程。客戶在選擇進入茶室時,其內心就已經從三個方面感知空間。首先是信息的傳遞,空間藝術處理中的信息傳遞可以分為圖像、指示和象征三種。關于空間中對聯想的激發,設計師要有意識地加強空間各組成元素的聯想誘導性,引發客戶進入更深入的理解。形象的移情是客戶基于以往的記和習俗,主觀情感向客觀對象移入所產生的移情。當茶室的空間設計在消費者的心智中把情緒價值轉化為它的功能價值時,茶室空間已經變成了精神消費品,這一點在現代消費升級時代非常重要,畢竟實體產品的消費空是有限的,而消費環境所引發的心理學符碼精神消費是無限的,這一認同來自情緒層面,在此基礎上可以通過各類產品與消費場景空間的感知喚起消費者的向往和守護。
在西方的美學思想中有對美的直觀體現,也有將內在美與外在美相融合的作品,西方的藝術作品,會將美的特點在某一個地點與角度進行展現。而中國的美學思想是不一樣的,它包括了對時間的靜觀和對空間動態觀察。而現代茶室空間設計正是如此,要調動消費者空間中的情感延續發展,以各種裝飾、裝置、色彩等設計元素,把誘導性、導向性、斷續性和延續性的設計,通過實體與空虛,完成蓄勢與展勢,讓消費者在工作室中的情感隨空間移換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此時的茶室空間設計仿佛是一個具有內涵的作品,讓人們不斷的去發現,去研究,從而體會到它的獨特之處。
在現在茶室空間設計中,運用茶文化能夠使設計的效果更加的明顯,設計者在設計的過程中,重點將茶文化的特點進行突出,讓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相結合,為飲茶者提供更加完美的環境,讓人們仿佛置身于傳統的茶文化藝術世界里。也為傳播我國傳統茶文化創造了條件。相信以后茶室空間設計將會在空間設計教學中發揮出關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