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宏
(江西路投實業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9)
施工準備主要可從材料和設備兩方面著手分析。一方面,材料準備。該準備工作會直接影響路面工程質量,所以要保證各種型號規格的施工材料實現有效配合。在施工中需要根據材料目標配合比及生產配合比等參數,針對礦料配合比、瀝青用量等做好配置工作。同時,未經過檢測或檢測出質量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允許進場。進場后的材料要根據其類型與特性進行妥善存放,配備專人看管。另一方面,機械設備準備。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還需要合理配備機械設備,保證施工效率及質量得以提升。盡量優選故障率低、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設備,同時也要根據公路工程等級去選擇強制性間歇設備,根據生產能力予以確定。比如,根據混合料攪拌設備的生產能力去選擇適宜的攤鋪機。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期測量工作完善度會直接影響施工質量,因此需要提高關注,成立專門隊伍開展測量工作,并且配備轉接技術人員與設備。具體工作中要重視如下幾個方面:其一,結合施工具體要求對關鍵水準點進行加密,所有水準點高程均需在澆樁時一次性測量,保證精準無誤;其二,在使用測量設備前要做好標記與復核,保證符合施工標準。由于基層平整度、橫坡、高程均會影響到路面工程質量,因此攤鋪前要全方位清檢基層。另外,還要做好試驗段的檢測工作,一般來講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試驗段長度為150 m,基于試驗段施工能夠測量出各種精準數據參數,比如混合料初壓、復壓、終壓的溫度以及攤鋪速度、碾壓速度等。
對粗集料與細集料需要分開堆放,兩者含泥量均必須保證低于1%,杜絕選用質量不合格的集料進行混合料拌制。在拌制過程中要先烘干所有集料,還要結合設計要求對瀝青、集料、礦粉等進行配比。在加熱瀝青過程中,溫度需控制在140~160 ℃之間;在石料加熱過程中,溫度需控制在150~170 ℃之間;混合料出廠實際溫度需控制在150~160 ℃之間;加熱改性混合料的溫度需控制在180~185 ℃之間;混合料送至施工現場后溫度需達到160 ℃以上。如果混合料存在過熱、含水量高、炭化、氣泡等情況,不得投入施工,而要保證拌制好的混合料呈均勻狀態,顆粒完全被瀝青包裹且不存在離析、結塊等情況。如果要改變材料的規格或是混合料配比,一定要前期做好試驗,尤其是在試拌中要對級配、瀝青含量等關鍵指標重點檢測。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改性瀝青存儲時間不得超過10 d,如若超過則要展開二度性能檢測。
對路面混合料的運輸同樣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關鍵技術要點。在混合料拌制完成后,施工人員需要選用車輛將材料及時運送到施工現場,而為了保證運輸質量,一定要在運輸過程中對混合料蓋上保溫布,此舉不僅能避免混合料在運輸中受到污染,而且也能起到維持溫度的作用。通常情況下,混合料運輸到施工現場,進行攤鋪時的溫度不能低于145 ℃,運輸車輛的運載力必須在10~15 t之間。在正式開始混合料運輸前,要先對車廂內部進行防粘隔離劑的涂抹工作,能有效避免瀝青粘粘。另外,車輛運輸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勻速,頻繁制動和急加速都有可能導致混凝土離析。在瀝青混凝土送至現場之后,施工人員需要先對其溫度進行測量,高于145 ℃才能投入施工。
在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攤鋪施工過程中,要合理選用攤鋪機械設備對熱拌和瀝青混合料展開施工,而根據公路等級的差別,所選用的攤鋪機械與方式也會有一定差異。比如,等級極高的高速公路,在攤鋪作業中要選用2臺以上的攤鋪機合作施工。攤鋪施工前先對熨平板進行預熱,一般預熱時間為15~20 min,保證原路面接縫溫度超過65 ℃。在攤鋪作業正式開展前,需要逐車檢查混合料溫度,保證溫度均超過130 ℃。同時,要對攤鋪機械的振動頻率及振幅結合路面工程要求進行調整,確保瀝青混凝土在攤鋪之后形成較高密度,通常要保持在80%以上。攤鋪速度的控制要參考多方面因素,比如混合料拌和設備的拌和能力、熱料倉儲料數量、運輸距離、壓實水平等等,但最關鍵的是要保證攤鋪機能勻速行駛,避免帶來路面損傷。此外,螺旋送料器在攤鋪施工中還要慢速跟隨,對路面兩側不斷供給混合料,始終保持送料器中混合料在螺旋葉片上。此外,面層與粘層一定要保證施工連續性,倘若無法連續則要全面清理廢棄材料,保證路面無污染物。在面層攤鋪前可先噴灑一層瀝青,針對粘層則通常噴改性瀝青,用量把控在0.3~0.5 kg/m2。在對混合料的攤鋪中要沿著預設好的鋼絲繩勻速前行,主要是為了控制好高程,同時可借助自動找平裝置進行高程控制。
待混合料攤鋪完工之后,首先要對公路工程路面展開全方位檢查,如有不合格之處要及時指出且要求施工人員限期整改,確定質量無誤后才能對路面展開碾壓。準備好小型碾壓機械設備,主要用在對路面邊角區域碾壓中。碾壓主要分為初壓、復壓、終壓三個環節,在對路面的不同階段碾壓中需要用到不同類型的機械設備以及維持相應的行駛速度,具體如下表1所示,嚴格按照表內參數控制,能有效保證碾壓質量。而從溫度來看,初壓溫度需超過135 ℃、復壓溫度需超過110 ℃、終壓溫度需超過90 ℃。對混合料的碾壓應當沿著縱向展開,兩兩相鄰的碾壓帶間需要留有1/2輪寬的重疊,避免出現漏壓情況。在碾壓過程中,不得制動、停留與轉向,嚴控碾壓速度,避免出現碾壓不足或過度碾壓的情況。

表1 初壓、復壓與終壓的設備類型及碾壓速度
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應當將需要接縫處理的數量控制到越少越好,并且保證處理時混凝土的密度及修飾與前期完工部分相同。在對縱向接縫的處理中,可用選用自動化裝置,嚴格把控相鄰接縫所形成的實際標高,保證行程間能實現良好結合。一般縱縫會采取熱接縫處理方式,保證連續性與平行,同時對接縫邊沿處理為直線。如果采取冷縫處理方式,則要選用銑刨機進行縱向銑刨。在攤鋪完縱縫處的混合料后,需要用到壓路設備進行碾壓,保持碾壓連續性,確保接縫實現密實、平順的效果。同時,縱縫應當設置在行車輪轍之外,與橫坡邊坡線的重疊不能超過15 cm,與下臥層接縫的錯位不得小于15 cm。倘若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因為不可抗力因素而中途停工,攤鋪尾端冷卻后應設一套橫縫,橫縫方向應當與攤鋪方向垂直,連接層次和行程均應錯開超過1 m的距離。后面新攤鋪的混合料在與原路面相接時,應當適量切下原路面混合料,填充新鋪層,保證達到路面施工質量要求。
綜上所述,在一級公路以及高速公路工程中,瀝青混凝土路面屬于最常見的路面結構形式,為了保證投入交通運輸使用后的安全穩定性,需要逐步增強施工準備與施工技術控制工作,嚴格把控各施工環節去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質量。本文從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準備、測量以及對混合料的拌制、運輸、攤鋪、碾壓、接縫處理等方面進行分析,結合工程施工經驗提出具體可行的質量控制措施,希望能為相關從業者提供一定參考,共同為提升國家公路工程施工建設質量貢獻應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