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 錠

北化院科研人員重溫入黨誓詞。潘亞男 攝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為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提供了強大理論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北京化工研究院黨委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確立“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相融合、黨支部建設與科研團隊建設相融合,以高質量黨建促和諧促發展”工作思路,保證了科技創新工作的順利進行,在擔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5年來,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98項,實施科技轉化和推廣項目設備累計130臺(套);成為中國石化科改示范行動首批試點單位、對標提升行動標桿企業中唯一直屬科研單位,黨建考核連續3年被評為集團公司A檔。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科技創新工作最根本的保證。院黨委注重謀發展方向,定改革舉措,抓隊伍建設,促工作落實。
學深悟透新思想。高質量落實“第一議題”制度,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干部員工結合科研工作實際,深刻領悟偉大建黨精神的時代意義,勇當創新先鋒;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聚焦黨領導下的石油化學工業發展歷程,把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議制度化,6000余人次從中汲取思想智慧;緊扣學習新思想,將學思踐悟貫穿黨內組織生活全過程,干部員工“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更加堅定,進一步增強了“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以努力工作的實際行動做到“兩個維護”。
加強領導履職責。落實“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要求,積極推進分公司改制為子公司。明確“黨建入章”,厘清“三會一層”治理主體的責權邊界,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堅持黨建工作責任制,探索構建、不斷深化“明責履責督責”工作機制,簽訂“黨委成員黨建工作責任書”,制定“黨建工作月歷”“班子成員履行黨建工作責任記錄手冊”,進一步明確黨建工作“硬任務”,將壓力轉化為思考和行動的源動力。
主動變革開新局。大膽變革科技創新組織模式和管理方式。著眼醫衛材料領域未來發展,整合全院研發資源,成立醫用衛生材料研究所。整合超濾膜、納濾膜等技術力量,推動中國石化分離膜技術綜合實力持續提升。打破部門壁壘,圍繞丁二酸成套技術、PBST等技術和材料的開發,組建7個橫跨多部所的攻關團隊。通過“揭榜掛帥”,遴選南開大學和醫衛所兩個團隊,保證了國家重大項目核心技術研發順利推進。堅持“四個面向”,組織跨部門跨行業的全產業鏈“大兵團”聯合作戰,24家單位聯合在原材料、復合材料等領域開展集群式創新,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筑牢基層黨組織,是做強做優做大石化科技創新事業的最重要舉措。院黨委聚焦“責任、質量、實效”構建工作體系,持續夯實“三基本”建設。
建強堡壘增活力。堅持建強基層黨組織不放松,確保企業發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就發揮在哪里。根據科技創新工作和改革發展需要,及時調整、建立黨支部。在天津科學試驗基地建設項目立項的同時,同步成立指揮部和臨時黨支部,為項目的順利推進提供組織保證。把握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大兵團攻關模式等新特點,將“班組”概念延伸到課題組、科研團隊,實現黨員力量全覆蓋,黨員平均占比67%。配齊配強黨建力量,全體黨員中層干部進班子,積極吸納年輕的科技創新帶頭人進班子,組建基層黨建工作督導組,設立基層黨支部“聯絡員”,每年開展專兼職黨務工作者輪訓,以“架梯子培訓+壓擔子歷練”相結合的方式提升能力水平。5年來,一批集體、個人獲得集團公司黨組和國資委黨委表彰,黨支部書記周俊領被評為中央企業優秀黨務工作者,合成橡膠研究室黨支部兩次被評為中國石化基層黨支部建設示范點。
構建體系提質量。突出“責任、質量、實效”,構建支部建設“六個一”工作體系。通過“基層黨支部黨建工作月歷”“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月報、季度黨建工作例會、“三會一課”線上閱評、“黨建工作督導問題反饋單”,以及日常考核與年底述職相結合的基層黨建考核,形成了基層黨建工作全過程閉環管理,基層黨組織抓黨建工作更加自覺,工作規范化水平持續提升。

北化院黨員科研人員在觀察薄膜材料。潘亞男 攝
相融互促建新功。聚焦“三特兩重”、攻堅創效,黨支部建立“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組建黨員突擊隊,保障科研開發、技術服務任務圓滿完成。聚焦架設橋梁、深化信任,黨支部創新開展黨建共建,項目間、企業間、管理鏈條間的聯系得到持續加強。聚焦交換思想、碰撞思路、拓寬思維,黨支部搭建“交叉創新學術論壇”等一批學術交流平臺。2020年度,材料科學研究所黨支部高分子物理及表征重點實驗室表征突擊隊被評為“中國石化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突出貢獻單位”。
石油精神、石化傳統是寶貴的精神財富。院黨委聚人心、育人才、興文化,助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文化塑魂凝眾力。將北化院建院日設立為“傳統教育日”,為首任院長林華院士塑像,申報工業遺產,舉辦科學家精神、勞模事跡報告會,評選首屆感動北化院人物,凝煉24字企業精神。“一報三微一平臺”全方位立體化宣傳北化院科研成就,以及各領域先進集體與個人,抽象的精神描述轉化為明確的奮斗指向。2020年,北化院榮獲“全國文明單位”,黨支部書記夏先知當選全國勞動模范。
鍛造創新生力軍。突出政治標準,落實國有企業領導人員“20字”要求,修訂中層干部選拔任用和專家管理等15項制度,加強年輕干部人才隊伍建設。5年來,新提拔中層干部中40歲以下占比達35.7%,選聘40歲以下各層級專家27人。暢通人才成長通道,構建從技術員到首席專家等10個層級的專業技術序列。突出政治能力,大力實施黨員干部政治能力和專家業務技能培訓,培訓覆蓋率100%。突出政治擔當,強化考核目標及其分解落實,健全干部人才競爭擇優和末位淘汰機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激勵約束機制。
馳而不息強作風。持續深化“強化作風建設年活動”,聚焦科研、機關、服務、干部、廉潔等重點,抓實黨員干部隊伍嚴細實作風。聚焦科技自立自強,做好科技專項巡視、研發投入審計、黨委巡察;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石油化工領域“卡脖子”問題清單的全面盤點和關鍵核心技術的提前布局;聚焦人才隊伍建設,督促解決科研領域“四風”問題,主動、精準、全面地開展監督工作,為擔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