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世祥
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體系健全、干部力量強大、人才資源充足,正是因為有著獨特的政治優勢,才使得國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并發揮著重要作用。進入新時代,構建新格局,國有企業必須因時而動,順勢而為,圍繞當好“六個重要力量”目標,著力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切實將國有企業獨特的政治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和發展優勢,真正實現黨建強、發展強,確保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從而更好地承擔起黨中央賦予的政治責任。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這個因素的內核就是干部抓落實的能力和韌勁。管理學上也有一句話,方向比效率更重要。什么是正確的政治路線,什么是正確的方向,要弄明白、回答清這個重要命題,就得從抓學習入手。只有通過持續學習、反復學習,才能讓企業的干部員工充分了解和掌握企業處于什么環境中,要干什么事情,要采取哪些策略措施,要實現什么樣的目標,這樣員工的思想認識才能實現統一、步調才能一致,各項工作和改革才能減少觀望、猶豫,并在相當程度上調動起大家的能動性。
要學習黨和國家的政策。沒有脫離政治的經濟,也沒有脫離經濟的政治。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九屆五中全會確定的新發展理念、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議上明確的國有企業定位等,關鍵是要與企業實際相結合。如學習過程中要認真思考新發展理念與企業發展規劃、經營安排是什么關系,在企業如何做到創新、協調,沒有做到是什么原因等問題。

潤滑油公司通過政治教育的“學思踐悟”,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圖為潤滑油西北分公司生產中心黨員在生產現場幫助員工細化落實質量控制措施。馬永生 攝
要把握社會發展大勢。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每一個企業都處于社會大環境中,更不用論所處的行業,只有讓干部員工充分了解社會發展大勢,具備一定的哲學思維能力,才能從全局出發分析問題、處理問題。形勢與任務學習研討及各種形式的務虛會,應該成為企業黨組織開展工作的一個重要抓手,這就是所謂的“磨刀不誤砍柴工”。特別要引導企業建設學習型組織,善于捕捉時代先機,緊跟行業變化,從而避免陷于因循守舊、故步自封的境地。
“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是國有企業黨組織的重要政治責任,也是我們開展工作的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是領導一切的。在國有企業全面加強黨的領導這一政治要求下,需要各級黨組織以實際有效的行動措施加以落實。黨建入企業章程、干部管理、政治學習、加強反腐倡廉等很多工作要做,但核心和著力點還是“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這個重大政治責任的有效落實落地。
把方向。企業發展思路、規劃是否符合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符合上級黨組織的部署要求、符合本企業承擔的政治任務、符合社會發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國有資產增值保值,這些問題都是黨組織要時刻關注,并積極謀劃和解決的問題,也是紀委監察部門在日常工作和黨委巡察工作中要著力監督好的事項。
管大局。“圍繞中心抓黨建”不是一句空話,企業在日常經營管理中,難免會受到內外部各種因素的影響,有時可能會存在既定經營目標難以實現、干部員工思想不穩定、改革措施難以落地等現象。這種情況下,企業黨組織不能缺位,更不能袖手旁觀,而是要與經營班子一起超前謀劃、分析原因、研究對策、應對措施,共同強化過程管理,發揮好黨組織的集體智慧和力量,確保企業克服困難,渡過難關。
促落實。從“保落實”到“促落實”,一字之差,充分體現對黨中央“兩個一以貫之”總體原則的貫徹,也界定清與經營班子職責定位的邊界。抓落實是經營班子的職責,但不是說黨組織就沒有責任,在日常工作中,黨組織要充分了解生產經營動態,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同時還要及時關注行業發展趨勢,對苗頭性、傾向性的現象和問題,及時提醒經營班子分析原因、出臺措施解決。如發現具有全局性、系統性的原因導致問題產生,則需要黨組織共同進行研究。
黨的政治優勢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做活了就是發展力。這個優勢實現轉化就需要統籌用好各種賦能路徑,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巨大正能量。
思想賦能。通過政治教育的“學思踐悟”,讓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在經濟領域為黨工作”的崇高信念,積極奉獻,勇于擔當,始終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干部人才賦能。通過培育風清氣正的選人用人政治生態,鼓勵各類人才脫穎而出,并給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各類舞臺,使企業真正能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
體制賦能。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作用與反作用已被經濟規律反復證明,各級黨組織要從全局高度出發,把握經營體制存在的問題,用好“改革”這個利器,及時消除制約企業發展的障礙,理順生產關系,為生產力發展保駕護航。
機制賦能。考核導向是“指揮棒”,各級黨組織要從企業實際出發,圍繞發展方向和重點工作科學設計考核體系,讓企業一切資源圍繞既定目標進行。
觀念賦能。任何企業都是生存于一個所從事的領域(行業),且適者生存。所謂“適”就是要適應所處領域的生存法則,這個法則水平的高低決定企業發展的優劣。企業黨組織有義務有責任在實踐試錯中,不斷提煉總結本企業經營管理經驗,并不斷完善、提升,更好地指導和引領企業經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