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同學

在大學里有這樣一群學生——不是美術專業,卻要掌握素描、水彩,外出寫生;不是計算機專業,但須精通各類設計、建模軟件;同時還要兼備古今中外文史知識,懷揣精湛的鑒賞水平。
他們是兼具理工科的縝密、藝術家的氣質的建筑學專業學子。龐雜的課程體系、高強度的繪圖工作量,使他們必須付出更多學習時間。為此,國內建筑學專業排名靠前的幾所院校都實行5年制教學。然而,即便如此,他們的時間依然并不寬裕,以至常常用熬夜應對專業課前的一次次改圖。
一位網友,有個建筑學專業的女友,她每逢趕圖周經常連續熬夜一周,甚至通宵達旦。兩人多次溝通甚至情緒激動地爭吵,也無法和解。這位網友苦惱之下,在網上發了一則帖子:“如何看待當今中國各高校建筑學院的大規模熬夜現象?”
建筑學子們一呼百應,仿佛找到直戳心弦的情感共鳴陣地。深諳建筑學院教學模式的一位網友,細數了學子們出圖、交圖的前、中、后期流程,調侃道:“最簡單的辦法,可能是換個女友或勸她別學設計專業。”他所說的設計專業,是指建筑設計。
雖然“夜貓子”不只存在于建筑系,但建筑學子睡得比別人少,也不純粹是一種主觀感受。美國某網站在2017年2月曾做過一項調查,給出了一份最缺乏睡眠的大學專業榜單,建筑系學生每天平均睡眠時間只有5.28小時,名列第一。
不過,比別人少了的那部分睡眠時間,也不一定全被學習占據,也可能是談戀愛或其他愛好。而當學習和談戀愛順理成章地變成同一件事,看似更皆大歡喜。
或許在建筑系,最深情的表白莫過于——雖然不能同月同日生,但求同月同日一起畫圖、建模、算指標。
每年秋季,一大批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面孔同時涌入大學校園,怎么混著混著,有些人就睡得比別人少了?難道是建筑學子自帶“修仙”屬性?這要從建筑學海納百川的專業特色說起。
大部分高考生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之后,一切塵埃落定,只需等待開學。有些建筑系則要求新生在入學前先參加美術加試,考試不通過,會被調劑到其他專業。一些沒有美術基礎的新生,只能利用假期惡補。
事實上,美術貫穿建筑系整個大學培養計劃,在課表中,既有靜物素描、水彩、鋼筆畫等實踐技能的課程,也涵蓋中外美術鑒賞、藝術史等偏理論的課程。
走進建筑學院的畢業設計作品展覽現場,一張張由幾何圖形、線條組合而成的建筑圖紙,風格或氣派恢弘,或典雅精巧,媲美美院的畢業設計展覽。
被打造成半個美術生只是冰山一角,建筑系學子還要在包括但不限于Rhino、Photoshop、AutoCAD、Lumion、Enscape、Maya等一系列軟件中修煉自我;在力學、金屬結構等物理知識海洋里徜徉;在建筑史、美術史的書頁中洞察古今。
“只要專業選得好,年年期末像高考。”這話在建筑系表現得淋漓盡致,四舍五入就像,進入大學之后,期末考試還要同時考物理、歷史、美術。
當好不容易下了課,前方迎接他們的,是需要加倍付出時間與精力的課后作業。建筑系學子Holy所在的本科院校,一個學期要交兩個大設計,一次設計作業以半個學期為周期。
完成作業的過程,首先需要花費1~2周進行實地調研,然后與老師溝通融入自己的設計理念,待繪圖、建模完畢后,再整理排版文案,制作匯報PPT;大設計方案需要小組配合完成,要不斷與團隊成員協調時間,一旦當中某位成員打亂了節奏,將影響整體進度。
出圖周是建筑系學子最容易怨聲載道的一段日子。一個建筑方案的優化次數是永無止境的,恰恰因為修改空間的無上限,每次交圖前,學子們殫精竭慮又盡善盡美地調整方案,像準備迎接一個更完美的“親生孩子”,再加上有些人還有拖延癥,自然熬夜的人就成了建筑系中的多數。不過,也有人有不同意見,同為建筑系學生的小陳雖然也覺得學習任務重,但他認為,課外生活沒有協調好才會導致熬夜。
無論熬夜與否,都要在夾雜好幾種不同專業屬性的課程中摸爬滾打。或許如小陳所言,為什么建筑系要讀5年?因為4年根本學不完這么多東西。
雖然互聯網上抱怨與寬慰的聲音并駕齊驅,但不妨礙建筑學一直是年輕人趨之若鶩的熱門專業。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報考人數增長1.4倍。
學子們投身建筑專業的熱切,繞不開由房地產發展牽動的建筑業紅利。選對一門專業,能成為邁入某個有著良好前景行業的敲門磚。建筑英才網的招聘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0月下旬,建筑人才的招聘需求同比漲幅為11.7%。
“我覺得我們專業出來是比較好找工作的。”小陳表示,建筑系畢業生的一般去向是政府設計單位、私營設計院、房地產公司,“就算是二三線城市,你都會找到工作”。
致力于蓋房子的人,也在工資上為自己蓋出了一層保障。掌上教育2018年整理了102個工科專業的畢業生規模、畢業工資等數據,發現在工科專業中,畢業五年全國平均薪酬最高的是建筑學專業。
不過,建筑行業熬夜畫圖之風似乎從學校蔓延至職場,而命運饋贈的不錯薪資,也早早暗中標好了價格。小陳的同學在廣州實習時,經常晚上八九點下班。施工圖必須符合規范,不允許絲毫差錯,“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Holy也表示:“基本上很多人都是996,能者多勞,只能這樣說。”
但如果萌生轉行的想法,技能加身的建筑系學子,也具備闖入其他賽道的天然條件。利用上學時積累的技能,建筑學子匯入設計、互聯網、計算機行業大軍,也能發揮一部分專業優勢。
然而,轉行到哪個行業,是可以一邊佛系養生,一邊日進斗金呢?
(秋天摘自“有間大學”微信公眾號,劉玉蘭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