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天醫

奧運會已經開幕,東京卻仍然因新冠肺炎疫情處在緊急狀態中。賽前國際奧委會決定:東京范圍內的奧運比賽將以無觀眾的空場形式舉辦。比賽現場會用屏幕展示線上觀賽的觀眾畫面,并播放往屆奧運賽場上的歡呼聲。
沒有觀眾的比賽,選手成績會受影響嗎?
現場觀眾的鼓掌歡呼是很多比賽重要的一部分。長跑賽道旁總是非常熱鬧,足球、籃球比賽時,觀眾為主場隊伍助威的聲音更是恨不得掀翻場館,多數運動員也喜歡觀眾熱烈的反應并因此更加賣力。但有些項目比賽時,運動員更希望現場觀眾安靜下來,網球賽場上常見選手對觀眾豎起手指放在唇邊。
這種差別不能簡單歸為運動員個人是否享受歡呼,更重要的是運動項目的特點。如果對決定成績的運動能力簡單分類,可以分為體能和協調兩類。部分運動更注重體能,比如長跑和舉重;一部分對協調要求更高,比如射擊和高爾夫球;還有一些項目對兩類能力都有很高要求,比如足球和籃球。
其中對體能需求高的項目動作相對簡單,常用定量的方式判定成績,比如時間、速度或重量。對于這類項目,觀眾通常能促使運動員突破自己。早在1898 年就有研究顯示,自行車選手在有人陪同騎行的情況下,速度比單獨騎行至少快25%。之后科學家逐漸發現,只要有觀眾旁觀,即使不上場競爭也會影響運動員表現,這可能與心理學中的覺醒程度提高有關。
科學家曾這樣研究過旁觀者對跑步的影響:在同一段路上,對比沒有人、有人背對和有人面對情況下的跑步速度。結果是沒有人和有人背對時速度相似,而有人面對跑道時——被別人注視,會讓人跑得更快。
更注重協調的運動主要依賴處理信息的能力,常以準確或平衡的定性標準來決定勝負。比賽時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協調全身多個系統,但不一定需要用盡全力。就像射箭需要手眼協調配合來瞄準目標,拉弓動作需要磨煉,但并不是越用力拉成績就越好。
在這類項目中,對于觀眾提高還是降低運動員表現,目前各項研究的結論并不一致。有研究顯示,高爾夫精英選手在嘈雜環境中的表現,不異于或稍優于安靜環境。然而其他研究中,也有運動員成績因觀眾降低。另外,選手水平也可能影響觀眾的作用,在一項用手精確追蹤目標的研究中,剛開始學習的受試者單獨操作時表現更好,而熟練之后,有觀眾在場令操作更準確。
對于兼需體能和協調的項目,觀眾對于運動員的作用現在也沒有定論。在一項研究中,運動員在有觀眾時做體操動作表現變差。另一項關于空手道的研究提示,觀眾令水平較低的選手表現變差,而高水平者沒有明顯變化。而在網球中,也許技術較好的選手會因觀眾出現成績更好,技術較差的則更差。至于表現變差的原因,也許是提高覺醒程度會惡化這類復雜任務的表現,而且觀眾的歡呼可能讓運動員分心。
因此,對于更需要協調能力的項目,我們還不清楚失去觀眾對運動員成績的影響是好是壞。
此外,大家都聽過體育賽場上的“主場優勢”,差別最明顯的是足球、籃球這些團隊運動。曾有一項關于體育場噪聲對足球運動員的影響的研究,對比了正常狀態、完全無聲( 戴耳機)、有歡呼和有噓聲四種情況下球員傳球的準確性及速度。結果發現各組準確性沒有明顯差別,但無聲及有噓聲時傳球速度明顯低于正常狀態。因此研究者認為,觀眾的支持有可能提高球員表現。
歷屆奧運會上,主辦國的獎牌數量通常會比往年高出不少。這次的東道主日本也占據著很多優勢,但比賽空場舉行也許會為其他國家增添一些機會。
(摘自“果殼”微信公眾號,魏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