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狄娜

在2021年國人年度感受的封面專題確定之后,面對“歸鄉者”的采訪人選,第一個出現在我腦海中的名字就是陳統奎。他的故事很早以前我就有所耳聞,去年在重慶參加長江文化藝術周時,又在現場直觀地感受了一次他的分享。他和火山荔枝的一切,都異常精彩、直抵人心。作為中國返鄉青年的領袖,由他來講述這一年如何擁抱變化,再合適不過了。
或許很多人都知道,陳統奎曾經是《新民周刊》的調查記者、《南風窗》的高級記者。出生于海南島小山村的他,因為父母的灌輸,從小就立志考大學。在他之前,那個村子里從未有過大學生,最終,他用堅定的夢想和無數的汗水,圓了自己的大學夢。大學畢業、擁有了一份不錯的工作,2009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陳統奎參觀了臺灣日月潭附近的桃米生態村,讓他萌生了“再造故鄉”的沖動。于是,他從上海回到了海南,挖水井、修山地自行車賽道、蓋民宿、創立火山村荔枝品牌、舉辦多次全國返鄉論壇和千人演唱會……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把鄉村的“不可能”變成“可能”。
在講述這一切的時候,陳統奎語調平和,但透露出一種篤定和韌勁。“十年磨一劍,再向火山行”,這句話是他真實生活的最好寫照。如今,他返鄉已經12年,從29歲的青年人變成了41歲的中年人,他說自己把最美好的年華都獻給了故鄉海南島。他曾被哈佛大學邀請去演講,故事被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拍成紀錄片,但他也坦然地表示那幾年其實收入并不多,自嘲很符合自己母校南京大學曾經的校訓“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歸鄉者的許多艱難,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但在他眼中,返鄉這場“價值重建”的意義早已覆蓋了那些不易。他期待未來人們來到火山村,可以享用到獨一無二的荔枝汽水、荔枝精釀啤酒、荔枝干面包、荔枝冰激凌。他還計劃建設一個火山村荔枝六次產業園,打造獨一無二的火山冷泉泡腳池,讓人們一邊泡著火山冷泉,一邊喝荔枝汽水。
“一定有一種生活,可以不再被時間或金錢逼迫,回歸人類本質;一定有一種人生,在做自己的同時,也能夠貢獻社會。”這是日本返鄉青年領袖鹽見直紀在《半農半X的生活》一書里所寫的一段話,陳統奎常常在演講中把這段話送給大家。他相信且堅信,從故鄉出發、從世界回來,歸鄉者們的力量,一定可以把土里土氣變成揚眉吐氣。
關注《小康》雜志十余年了,雜志越辦越好,內容的水準也一直保持得非常高,作為一個老讀者,希望看到雜志能給讀者們提供更多精彩的報道。
——上海?劉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