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鵬軍
摘要:本文介紹了dmb8013重介質淺槽分離器的結構、工作原理和技術特點。通過對謝溝礦選煤廠該型淺槽分離器在現場使用和維護中遇到的問題的分析,提出了該型重介質淺槽分離器的優化和改進方向。針對淺槽分揀機在使用過程中因磨石、雜物等原因造成的跳鏈、斷鏈問題,提出改進方案,在溜槽上方的進料溜槽內安裝400mm寬的斜擋板,在刮板起弧段和爬升段分別加一層耐磨板,將月平均故障影響時間從10h縮短到1h以下,提高設備維護效率,節約維護成本。
關鍵詞:淺槽分離器;跳鏈;斷鏈;傾斜擋板;耐磨板
某煤廠為礦井型選煤廠,設計生產能力為15.0Mt/a,原系統主要采用塊煤重介淺罐和末煤兩級兩產品重介旋流器的復洗分離工藝。-150mm原煤進廠后,通過分級篩進行分級,150-50mm篩上的塊煤進入淺罐分離器進行分離,-50mm篩下物料進入末煤脫泥分離系統,脫泥末煤進入兩產品旋流器主再洗系統進行分離,通過分級脫水回收1.5 mm的煤泥。淺槽分離器在該煤廠起到塊煤洗選的作用,投產后在使用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針對DWMB8013重介質淺槽在使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改進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為其他選煤廠重介質淺槽的應用和改進提供參考或借鑒。
1DMB8013淺槽分揀機
1.1淺槽分離器的結構
DMB801重介質分揀機的主要部件有:槽體、頭輪和尾輪組、電機和減速器、傳動鏈、刮板和刮板鏈、底板、水平介質罐和上升介質漏斗等底板的整個運行狀態分為三個部分:水平段、起弧段和爬升段。
1.2重介質淺槽分揀機工作原理
重介質淺罐是根據不同比重物料在重介質懸浮液中的下沉和漂浮原理工作的罐分揀設備。淺槽工作時,預篩后粒度大于50mm的原煤從進料側進入充滿重介質懸浮液的槽內,其中80%~90%的懸浮液從進料側的水平流管進料,形成縱向水平流:10%~20%的懸浮液通過罐底的上流管進料,形成上流,在保證懸浮液密度均勻的同時,促進精煤浮選。在水平流的作用下,浮動塊煤從另一側溢流至塊煤脫礦篩,磨石下沉至淺槽底部,鏈條帶動刮板將磨石提升到一定傾角,然后通過粉磨溜槽排入塊狀粉磨除鹽篩網。
2重介質淺槽分離器日常運行中的故障及處理
2.1減速器常見故障
1) 軸承或齒輪磨損。在齒輪傳動過程中,除節線位置的接觸面為純滾動外,其他接觸面之間存在相對滑動,從而產生摩擦。此外,設備頻繁啟停會導致齒面溫度過高,潤滑膜破裂,磨損加劇“,如果齒輪磨損,內腔混入金屬雜質,則減速機運行時產生的聲音會異常。打開蓋子檢查,磨損的軸承和齒輪應及時更換。請清除潤滑油,排出雜質并添加新油。
2) 潤滑油不符合標準。油號使用不準確、雜質、注油量過多或過少、散熱效果差都會導致減速器溫度過高。因此,加油時應嚴格按照規定的油號和油位操作:散熱風扇損壞時,應及時更換。
2.2傳動部件的磨損
滑道用于限制鏈條的運行軌跡,如果滑道磨損,鏈條不能按設計軌道運行,會增加鏈條的負荷,降低鏈條的運行壽命,甚至造成斷鏈事故。因此,磨損的滑道應及時更換。鏈條、刮板等傳動裝置長期浸泡在合格的介質懸浮液中,造成磨損加劇、跳鏈、斷鏈等問題,應定期更換鏈條。在新安裝的鏈條運行過程中,噴霧齒輪齒的扭矩變大,鏈條因節距變長而松弛。因此,運行一段時間后,應再次調整鏈條,以確保鏈條的適當張力和淺槽的正常分揀操作。
3重介質淺槽分離器的優化與改進
2016年,謝溝選煤廠選煤車間新增了兩臺破碎機,提高了大型磨石的破碎效果,但導致了片狀磨石的增加,導致了片狀磨石卡在淺槽底板與刮板之間,導致多起設備故障,底板與支架之間淺槽失效的沖擊時間從不足1h/月增加到10h/月,對安全生產產生不利影響。因此,迫切需要通過改造,徹底解決夾在淺槽底板與刮刀之間的切屑磨石對淺槽作業的影響問題。
3.1原因分析
根據現場觀察,磨石對淺槽作業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在支架下方,支架與底板之間的間隙呈“V”形“開口”形,進料槽在靠近起弧段邊緣處有一個寬度約300mm的位置,該位置朝向支架運行軌道的起弧段。磨石進入淺槽后,直接落在起弧段的支架走行軌道上。支架正向運行時,磨石容易卡在支架下,支架運行阻力大,導致淺槽驅動載荷急劇增加。2) 在刮刀下,淺槽刮刀從尾部向頭部移動時,刮刀與水平段底板的間隙較小(10~20mm),起弧段的間隙較大(平均42mm),爬升段的間隙較小(平均34mm),鏟運機運行期間,鏟運機與底板之間的狀態圖如圖2所示。因此,刮板向前運行時,片狀矸石容易卡在刮板和底板之間:在攀爬段,由于間隙較小,磨石受到的擠壓壓力急劇增加;煤矸石與底板之間的摩擦力增大,導致淺槽跳閘、傳動部分耦合失效等事故。
3.2改造方案
1)磨石進入支架下方造成事故。由于支架在滑槽附近的軌道上運行,因此只要防止材料落在支架旁邊,問題就可以解決。因此,在溜槽上方的進料溜槽上安裝一個400mm寬的傾斜擋板,使進料落點偏離起弧段支架的運行軌跡,以減少矸石接近支架的機會。
2) 砂輪進入刮板和底板之間造成事故。為避免刮板在運行過程中刮板與底板之間的間隙發生較大變化,在刮板的起弧段和爬升段增加一層耐磨板,以減小刮板與底板之間的間隙,防止刮板從水平段到起弧段再到爬升段過程中物料進入刮板與底板之間的間隙。對比見圖3,起弧段整體安裝16mm厚耐磨板,爬升段安裝14mm厚耐磨板,使刮板運行時刮板與底板無差異,將20 mm-42 mm-34 mm更改為當前的20 mm-26 mm-20 mm。刮板驅動廢石運行時,刮板與底板之間可粘附的片狀磨石數量減少,淺槽失效率自然降低。
3.3改造效果
據統計,改造后運行一個月后,淺槽卡石磨礦事故數量減少,月平均故障影響時間縮短到1h以下,淺槽運行可靠性大大提高。傳動件斷軸、聯軸器連桿螺栓切割等故障未再次發生,達到了改造效果,保證了淺槽的正常運行。
4結論
通過對重中淺槽分揀機常見故障的分析,對淺槽易磨損部位進行了檢查,對淺槽進行了科學合理的檢修、潤滑和維護。針對采煤作業中刮板與淺槽底板之間存在雜物、介質損耗、磨石等問題,提出了在溜槽上方的進料溜槽上增設400mm寬斜擋板,在刮板起弧段和爬升段增設一層耐磨板等改造方案。目前淺槽分揀機已實現正常生產,縮短了淺槽故障停機時間,降低了維護和巡檢工作強度,節約了維護成本。
參考文獻
[1]韓世海. 選煤廠重介淺槽分選機故障及應用效果分析[J]. 煤礦現代化, 2020(4):3.
[2]麻東飛. 重介淺槽分選機應用及故障分析[J]. 煤礦機械, 2019, 40(3):2.
[3]喬靖宇, 李仙國. 選煤廠重介淺槽分選機故障及應用效果[J]. 礦業裝備,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