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振宇
一般人不認命,但容易認輸。不管現狀如何,具體處境如何,不認命,認為可以通過努力拿到想要的,于是折騰來折騰去,卻沒折騰出結果來,很快又容易認輸。
人應該反過來活,就是認命,但是不認輸。所謂認命,就是認清自己的具體現狀。不論是現在基礎比較差,還是自己地位比較低,或是所在行業沒有大發展,這個現狀要先認下來,然后才是不認輸。
我要從這個現狀、這個命里頭不斷往外爬,一點一點地擴展,直到我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羅曼·羅蘭有句名言:“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
認命不認輸,可能就是這句格言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吧。
(摘自“羅輯思維”微信公眾號)

文/王國華
⊙那件事其實只是舉手之勞。他一上午躺在床上刷手機,回了一個短信看了半部電影發了兩個朋友圈,中間三次起來喝水上廁所,接到一個騷擾電話跟人家聊了五分鐘直到對方主動掛掉。然后,他回復說實在太忙了,那件事沒有辦。
⊙臺風來臨之前的下午,天特別藍,太陽特別亮,云特別白,風特別輕,花特別靜。所有事物都做出若無其事的樣子,以一種極端等待另一種極端。
⊙“忍,只要我活得比你長,就笑到了最后。”早先信此話,現在十分鄙夷。人固有一死,誰跑得了?悲壯一死,勝卻茍活數年。每一個壯烈舉動都應該敬仰,每一個以死捍衛的事物已非事物本身。
(摘自《海燕》2020年第10期,Coco圖)

文/[俄]維克托·阿斯塔菲耶夫
譯/陳淑賢張大本
雪,融化了,濕漉漉的。
玻璃窗上殘留著一片羽毛。鳥羽揉皺了。沒有光澤而且看上去無精打采,令人痛心。可能是一只小鳥兒夜里用喙敲我的窗戶,哀求我給它些溫暖,而我這人聽力不濟,沒有聽見,所以沒有把它放進屋來,于是這片潔白的羽毛就貼在了玻璃上,像是在責備我。
后來陽光曬干了玻璃,小鳥的羽毛不知飄落到何處去了,可卻給我留下了痛苦的思念。也許這只雛兒沒有找到棲身之處過冬,沒有活到春暖花開的季節。我心里有一種莫名的郁悶和憂傷。這片小小的羽毛飛入了我的心扉,粘貼到了我心上。
(張秋偉摘自《樹號》,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Coco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