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
我近兩年體檢身體沒什么大問題,不過我一緊張就會拉肚子,服用胃腸藥也不見好轉。就診后,醫生說我患了腸易激綜合征。請問,腸易激綜合征是怎么回事?
河南駐馬店 蔡曉霞
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種功能性腸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適為主要癥狀,排便后癥狀多改善,常伴有排便習慣及大便性狀改變,但無器質性病變,多發生于中青年,以女性多見。其常與其他胃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發,病程纏綿,可長達數年至數十年。
腸易激綜合征是多因素作用的結果,其病因及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可能與胃腸動力學異常、內臟高敏感性、神經系統異常、腸道感染、腸道微生態失調及精神心理障礙有關。
腸易激綜合征的治療分為藥物治療和心理行為治療,藥物主要是對癥治療,可通過解痙藥、止瀉藥等改善癥狀。
常規藥物治療雖短期內可緩解癥狀,但長期服藥對腸神經系統可造成不可逆損傷。目前,治療腸易激綜合征有了更安全、更舒適的治療方式“大腸水療+益生菌保留灌腸”。該治療方法使用特制的益生菌水溶液或三氧生理鹽水灌腸,一方面通過間歇波浪式推進,對腸道起到按摩作用,促進上皮細胞代謝、增加腸黏膜血液循環,對腸道蠕動有利;另一方面經過灌洗,可將結腸黏膜表面沉積物清除干凈,使水中的藥物能夠充分與結腸接觸,發揮功效。
另外,進入腸道的益生菌溶液可直接再殖于腸道,發揮調節菌群、抗菌消炎、抑制過敏反應、提高免疫力等作用。與口服益生菌相比,特制的益生菌水溶液灌腸可使有益菌直達腸道病變部位,避免消化道胃酸對益生菌的影響,提高益生菌的存活率,治療效果較好。
心理行為治療主要適用于癥狀嚴重而頑固,經一般藥物治療無效者。
腸易激綜合征暫無明確的疾病預防措施。但本病多在患者思想負擔沉重、情緒緊張、焦急、憤怒、抑郁等情況下發病,因此,可從調理情緒方面進行預防。避免精神刺激、解除緊張情緒、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廣州市祈福醫院肛腸科主任 王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