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云賀
摘要∶近幾年來,我國交通運輸行業不斷發展和進步,為城市的建設提供了堅實的設施基礎,地鐵車站主體結構工程類型的豐富化,也使得地鐵這項交通類型成為人們出行首選的交通工具。但是由于設計和施工等元素,使得防水層結構不穩,影響了工程建設效果。因此,要求施工單位采取合適的滲漏水處理施工技術,合理控制工程進度和施工環節,從而有效提升地鐵車站主體結構工程建設的質量。本文對明挖地鐵車站主體結構滲漏水防治施工 技術進行探討。
關鍵詞∶明挖:地鐵車站:滲透水:施工技術
1主體結構工程滲漏水的主要原因分析
1.1主體結構混凝土本身存在的缺陷
首先,在建設地鐵車站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混凝土大多都大體積混凝 土,其體積和方量相對較大,因此在施工中會選擇與商品拌合站合作,每個階段都由附近不同的拌合站供應混凝土,這樣雖然能夠節省時間和施工流程,但是由于不同混凝土拌合站其工作效率不統一,存在供應不及時或 拌合質量不過關的情況,這樣就會導致部地鐵車站部分局域的混凝土出現冷縫,為后續的施工和維護帶來隱患。其次是混凝土澆筑和運輸的問題。 不同的天氣,混凝土澆筑效果會各有不同。很多城市由于夏季天氣炎熱,再加上混凝土運輸的位置較遠,混凝土在如泵前就會出現坍落現象,不僅 違背了設計要求,也難以保障工程建設質量。同時,施工人員為了節省時 間和工作流程,會對混凝土拌合物進行二次加水,導致混凝土的拌合效果 過于稀稠,成為出現滲漏水的主要原因。最后是混凝土結構問題。地鐵車站主體結構的高度通常會超過2m,使得混凝土在澆筑的過程中容易出現骨料沉降。再加上地鐵車站主體結構需要具備抗震和防水的屬性,需要在混凝土結構中加人大量的鋼筋,振搗效果會受到影響,混凝土的整體性和 密實性都不能達標。
1.2附加防水層局部失調
首先是基面的處理不到位。施工人員在處理基面時,面對圍護結構中 出現的滲漏點沒有進行有效的封堵,是滲漏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同時,由于基面凸起物為經過及時有效的清理,會造成基面局部凹陷,嚴重影響了后續的澆筑和防水層的建設。其次是施工技術人員為按照規定操作。在進行側墻防水層設計的時候,要求施工人員使用專業的粘聚合物材料進行 施工,而且對材料密度和性質的要求相對較高,施工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但是部分施工單位為了節省時間和施工環節,會采取空鋪的方法,這樣一來會導致基面和防水層的粘合性不高,基面無法承受巨大的沖擊力,最終使得防水層開裂。最后是鋼筋綁扎不合理。側墻防水層在未正式投人建設之前,需要做好隔離措施。但是電工卻將鋼筋頭直接放置到防水層上,使得防水層出現刺破和燒穿的情況,再次修補會浪費時間,澆筑過程也十分麻煩。
1.3細節處理不嚴謹
地鐵車站主體結構工程在施工的過程中,有大量的細節工作需要施工人員進行精密處理,如側墻水平施工、混凝土澆筑過程以及鋼板設置角度等。但是在實際的工程施工中,側墻水平施工中,技術操作人員并為對施 工縫進行鑿毛處理,工程局部表面不清潔。在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直接 將浮渣堆放到結構的邊角處,混凝土澆筑質量不密實。在焊接過程中,鋼 板設置的位置不夠居中,而且搭接的長度不足,極容易出現變形和焊接不 飽滿的情況。變形縫等密封結構不嚴格,也成了工程滲漏水的主要原因。
1.4結構裂縫所引起的滲漏水
部分地鐵車站主體結構工程在未達到抗壓標準和滿足齡期的情況下,施工單位過早地拆除了混凝土支撐鋼板或模板支架,使澆筑過的混凝土出現了裂縫或變形,嚴重影響后續的施工。此外,在對側墻大體積混凝土和 車站地板混凝土進行澆筑的時候,除混凝土自身具有的水化熱作用之外,地板或側墻結構一直都處于常溫的狀態,而且會受到大氣溫度的影響出現明顯的熱脹冷縮,這些不規則的溫差結構勢必會影響到混凝土地板結構的橫縱向分布,從而出現滲漏水情況。
2地鐵車站主體結構工程滲漏水處理方法
2.1優化混凝土主體結構
首先是注漿堵漏。注漿堵漏的流程一般從材料的準備開始,逐漸到技術準備和基層處理,中間環節包括準確檢查漏水點,然后進行封閉注漿,最后采取封閉處理措施恢復基層。在基層清理方面,應該有效剔除滲漏表層,鏟除泥沙和水泥,直到基層表面對沖洗干凈為止。在進行逐漸堵漏的 時候,也需要將混凝土的表層處理干凈,有效檢查滲漏位置并做好必要標 記,深度打孔要做好布管工作,防止位置偏移造成的大面積滲水情況。在 完成壓水試驗之后,需要等到水泥達到一定強度之后,封閉觀察并檢驗是 否還存在滲水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做好補救處理。其次是環氧灌漿。在進行地鐵車站主體結構工程施工的時候,大多會采取鑿"V"型槽的模式,然后進行騎縫鉆孔,保證每一個孔距在50cm 的范圍之內。在進行封縫和埋管處理時,需技術人員在鉆孔部位安置一根止水針頭。針對漏水量較大的位置,需要預埋鍍鋅管,直到水泥凝固之后再關閉,從而保障地鐵的有效運行。灌漿處理環節中,大多針對的是吸漿量較小的鉆孔,采用環氧漿 材料進行澆筑,提升表面基層的質量。最后在進行封孔處理的時候,要將 鋁管進行封閉,等到材料完全冷卻之后在進行裝飾面的修復。
2.2調節附加防水層
有效選擇合適的防水施工材料。合格的材料是保障地鐵車站主體結構工程建設質量的基礎。因此,在施工之前,需要對防滲水的材料進行有效 選擇,保證其滲透效果好,具有較強的耐腐蝕性和無收縮性。同時,保障材料的抗震功能和無毒無害,一旦發現結構差的材料要及時清除,以免影 響工程建設質量.
2.3注重細節處理
首先要提升施工單位的防滲漏意識。無論是管理單位還是基層施工人員,都應該將防滲漏作為地鐵車站主體結構工程建設的重點,通過宣傳和 板報等形式,發布地鐵車站主體結構工程防滲漏的重要性,自上而下地了 解滲漏水處理方法和措施,從安全意識上提升地鐵車站主體結構工程的建設質量。其次是提升施工人員的素質,做好細節處理工作。施工人員是地鐵車站主體結構工程建設的主體,其素質和技術水平直接影響工程建設的質量。因此,應從安全意識提升和技術水平優化的角度,管理人員應做到 技術監督和管理工作,定期對施工人員進行基礎培訓和指導,一旦發現其 有投機取巧影響工程建設質量的行為要及時制止,防止工程建設成本的提升,為地鐵車站主體結構工程的建設提供安全和舒心的環境。最后是強化施工質量的監管。地鐵車站主體結構工程是城市化建設過程中的重要舉措之一,因此保障工程建設質量能夠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相關單位應該做好質量監控工作,從競標管理開始到合同的簽署 再到技術交底,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在監督之下運行。
2.4改善結構裂縫情況
結構裂縫作為引起工程滲漏水的重要原因,應該改良結構裂縫問題。 在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優化攪拌和澆筑細節,防止其過早凝土與其他混 凝土出現密度不相符的情況。同時,提升地板和側墻結構的設計,使用同 類型混凝土,防止其發生水熱化作用后出現溫度異常,從而滿足混凝土地 板結構的橫縱向分布規律。
結束語:明挖地鐵車站主體結構工程對城市的建設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實際的施工環節中,需要對工程最嚴重的漏洞——滲漏水問題進行 有效處理。要求施工單位切實考察工程滲漏水的原因,采取積極有效的措 施改善滲漏水結構,從技術提升和質量監督等多個方面優化地鐵車站主體 結構工程質量,從而為城市化的建設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魏菲菲.淺談明挖地鐵車站主體結構工程滲漏水處理施工技術[J].科技風,2019,(5):116+131.
[2]楊關軍.明挖地鐵車站主體結構工程滲漏水處理施工技術應用 [1]. 智能城市,2018,(8):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