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衛杰 /北京航天發射技術研究所
隨著國防工業的發展,航天領域承接的軍貿任務越來越多,軍貿產品質量監督制度逐步完善,相關單位先后組建了軍貿質量監督驗收機構,并與型號研制隊伍及生產廠家通力合作,為軍貿產品的交付履職盡責。2009 年7 月,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參照航天質量監督代表制度,成立了軍貿質量監督驗收隊伍,聘任了11 位(專職/兼職)某型號軍貿監督驗收代表。2011 年12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發了《軍貿產品質量管理和監督驗收管理要求》。2012 年8 月,研究院成立了軍貿產品質量監督驗收代表室;同年12 月,研究院制定了《軍貿產品質量監督驗收代表監督驗收管理要求》,進一步加強和規范軍貿產品質量監督驗收工作。
《軍貿產品質量管理和監督驗收管理要求》明確提出:航天科技集團實行軍貿產品質量監督驗收制度,組建軍貿產品質量監督驗收代表隊伍,獨立開展軍貿產品研制生產全過程的質量監督和驗收工作。
研究院制定的《軍貿產品質量監督驗收代表監督驗收管理要求》中進一步細化了軍貿監督驗收代表的主要職責:一是努力學習質量管理和技術知識,熟悉有關產品的設計文件、工藝文件、技術標準及產品研制生產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保證要求,深入現場,嚴謹細致,遵循依據監督、實事求是和客觀公證的原則;二是根據驗收代表室的產品監督驗收實施要求,與承制單位協商,編制產品監督驗收實施細則,明確驗收代表監督檢查點、監督驗收內容,審查并會簽承制單位編制的《驗收代表檢查點檢查表》《產品驗收檢查表》和《產品驗收質量文件檢查清單》;三是對產品的研制及生產過程進行質量監督,按《驗收代表檢查點檢查表》要求進行現場檢查;四是對成品進行檢查驗收,做出是否合格的結論,合格后,在質量證明文書上簽章,對產品的驗收質量負責;五是及時提出監督驗收中發現的質量問題,督促和跟蹤有關單位采取糾正措施;六是負責收集整理監督驗收資料,上報質量信息,編寫上報監督驗收報告。
軍貿監督驗收代表與質量監督代表的職責相近,但仍有較大的區別,兩者的主要區別見表1。
軍貿產品質量監督制度作為一項新的質量管理制度,在軍貿型號研制過程中從無到有,軍貿監督驗收代表與型號研制隊伍不斷磨合、相互學習。型號研制隊伍對軍貿監督制度有了新的認識,對軍貿監督驗收代表的工作給予理解和支持;軍貿監督驗收代表在對型號研制工作進行監督的同時也積極建言獻策,對型號研制工作起了補充作用。特別是在外包產品的監督驗收工作中,設計師隊伍與軍貿監督驗收代表團結協作,從技術、管理2 個方面不斷完善驗收要求,共同對產品的驗收質量負責;與生產廠家互相理解、群策群力解決技術難題,提高了產品質量,實現了多方共贏。
監督工作中,軍貿監督驗收代表自身的綜合能力也得到提升。軍貿產品質量監督驗收工作較單一領域的技術設計或管理工作涉及的專業面更廣,對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需要不斷去學習、總結,提升綜合能力。以筆者為例,在10 余年的軍貿產品質量監督驗收工作中,與被監督單位共同促進、相互學習,在提升自身質量管理能力的同時也加強了自己在特種車輛、材料、機械加工與制造、液壓、溫控、軟件等方面的專業能力,對電子裝聯、焊接、表面處理、“三防處理”等特殊過程及工藝方法有了更深的了解,綜合能力得到較大提升。

表1 軍貿監督驗收代表與質量監督代表職責上的主要區別
軍貿監督驗收代表在依“據”監督驗收的同時,更要從軍貿型號全生命、全流程角度綜合考慮,嚴格履職盡責。在對某型號儀器艙驗收時,軍貿監督驗收代表發現儀器艙復合材料地板存在局部裂縫,生產廠家按照以往的經驗覺得局部進行挖補修復即可,軍貿監督驗收代表堅持產品應該整體返工,并與生產廠家進一步溝通。一方面,軍貿型號政治意義重大,代表我國的形象和軍工行業的生產水平,修補后的產品外觀顏色存在差異、用戶體驗變差;另一方面,從裝備交付使用的全生命、全流程角度考慮,修補后的產品在后續使用中結合處容易出現破損,產品交付到國外后,售后維修服務的成本會更高,對生產廠家的聲譽也會帶來影響。該廠家最終接受了建議,對產品進行了整體返工,經驗收合格后交付出廠。
軍貿型號的外包生產廠家眾多,綜合能力參差不齊,有些廠家甚至是首次參與軍貿項目,在監督驗收過程中要從實際出發,因“廠”施策。
一是對長期從事軍工生產的外包廠家,軍貿監督驗收代表充分尊重對方,在加強溝通的基礎上,從合作共贏的角度出發換位思考,合理安排監督驗收項目。某型號車載電臺的驗收中就充分體現了這一原則,該車載電臺軍貿型產品與我軍多個兵種現役裝備產品僅存在軟件不同,屬于已定型批量生產的貨架產品,生產廠家在排產中與我軍裝備產品同批生產,生產過程接受多個兵種軍事代表室的質量監督。軍貿監督驗收代表換位思考,從實際出發,認可對方按國軍標要求進行的振動、高低溫及淋雨等質量一致性試驗及證明材料,不再另行安排相同的驗收項目,既保證了交付進度,又為合作廠家節約了綜合成本,達到雙贏的目的。
二是對首次從事軍貿生產的廠家做好“傳、幫、帶”工作。“傳”是利用各種監督場合,做好航天及軍貿管理要求的傳遞;“幫”是在合作過程中,從產品設計、生產、試驗、檢驗及管理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如質量問題歸零、產品驗收評審、通用質量特性設計、淋雨試驗、振動試驗、電磁兼容試驗、“三防”處理、車載設備的防松等;“帶”是出現問題時,多方合作、共同解決。在與某設備艙制造廠家的合作過程中,“傳、幫、帶”得到了充分體現。該公司為民營企業,雖然是行業龍頭,但首次承擔軍貿產品的生產,對航天質量管理體系和軍貿管理要求還不太了解。在質量監督過程中,軍貿監督驗收代表既堅持原則,又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企業與型號共同成長,提升了綜合能力,目前已承擔多個型號的生產任務,企業規模也得到了很大發展。
軍貿型號的研制有著自身獨有的特點:產品代表國家形象,直接體現了政治責任擔當;售后服務受多方因素制約、維護成本較高;研制周期短、經費較少等。這些特點客觀上造成軍貿型號的承制單位中新合作供方占了很大比例,許多合作廠家是航天或軍工系統外的單位,有些甚至是第一次介入軍品研制,對航天質量管理體系和軍貿管理要求了解不夠,這就對軍貿監督驗收代表提出了更高要求。軍貿監督驗收代表在產品監督驗收過程中,承擔著對航天產品研制要求、質量管理制度的詮釋和航天精神的傳承,肩負著“航天精神宣傳員”的角色,監督驗收工作中的一言一行代表著航天從業者的形象,責任重大。
隨著近年來軍貿型號的增多和多方的合作探索,軍貿產品質量監督的要求越來越系統化、正規化。2020 年以來,航天科技集團陸續發布了以《軍貿科研生產管理細則》為代表的一系列新的管理要求,軍貿監督驗收代表在工作中更要不斷加強學習、提升能力,才能不負所托,把軍貿質量監督驗收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