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恩·埃弗斯汀(華盛頓)
定制化改進型MQ-9“死神”無人機在阿富汗完成空襲任務。由于缺少地面部隊提供的信息,無人機空襲造成平民傷亡,引發擔憂。
2021年8月26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發生大規模自殺式爆炸事件。
2021年8月27日,一架美國空軍MQ-9“死神”(Reaper)無人機從波斯灣基地起飛,前往阿富汗遠東地區執行遠程打擊任務。這次襲擊既是對喀布爾爆炸事件的策劃者進行報復,也是展示美國國防部在沒有地面部隊的情況下如何在阿富汗作戰。
執行任務的這架MQ-9無人機由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研制,是一種定制化改進機型,擁有更長的機翼,其機翼外掛點掛裝了一個外部油箱。MQ-9無人機對位于巴基斯坦邊境附近南加哈省的“伊斯蘭國呼羅珊分支”(ISIS-K)實施了打擊。美國中央司令部說,該組織是恐怖活動的“策劃者”。
在混亂撤軍的前幾周,美國國防部官員堅稱,即使沒有地面情報,美軍仍具有各種能力對阿富汗境內的“伊斯蘭國”組織和基地組織目標實施“超視距”反恐打擊。此次空襲任務表明,美國無人機仍然可以在阿富汗上空執行長航時偵察監視任務,并打擊關鍵目標。同時,對“伊斯蘭國呼羅珊分支”提出了警告,也打消了美國公眾的疑慮。
然而,美軍保持這種作戰能力并不容易。米切爾(Mitchell)航空航天研究所未來概念和能力評估部主任、空軍退役上校馬克·岡辛格(Mark Gunzinger)表示,無人機超視距打擊從來不是易事,它須要多種傳感器與指揮控制平臺之間保持密切協同工作。當目標行為具有高機動性且頻繁改變位置時,無人機很難實現高精度打擊,成功“縮小殺傷鏈”和避免不必要的附帶損傷。
雖然近年來美軍已經能夠克服上述挑戰,但是當MQ-9無人機在南加哈省完成空襲任務的第2天,即8月29日,無人機遠程打擊還是出現了問題。
8月29日,一架MQ-9從波斯灣飛到喀布爾執行監視任務。根據無人機提供的情報,美軍確信,“伊斯蘭國呼羅珊分支”正在準備用汽車炸彈襲擊喀布爾機場。于是,MQ-9無人機向位于人口密集區的汽車目標發射了一枚導彈,摧毀了這輛汽車。但是,隨后地面又發生二次爆炸,表明該處還有其他爆炸物。
9月1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Mark Milley)將軍稱,有可靠情報表明,“伊斯蘭國呼羅珊分支”正在特定地點部署特種型號的汽車炸彈。多年來,美國經歷了數次類似的困境,因而決定發起襲擊。

圖1 MQ-9“死神”無人機正在作戰中幫助美軍。這種作戰行動證明,在沒有地面部隊的情況下,美軍仍然能在阿富汗執行空襲任務。
MQ-9“死神”無人機對汽車炸彈實施空襲后,來自地面的消息立即報道,無人機的襲擊造成平民傷亡。《紐約時報》獲得的初步分析稱,MQ-9無人機的操控員決定在汽車處于隱蔽區域時開火,然而當“海爾法”(Hellfire)導彈發射后,該隱蔽區又出現了更多的平民,因此不可避免地導致平民喪生。不過,美軍相信操控員是按正確的程序發射導彈,并認為這是一次正義的打擊。

圖2 R-4“全球鷹”無人機可能也執行了目標監視任務。
美軍無人機在阿富汗執行監視任務并截獲敵方通信信號。美軍從阿富汗撤軍后,用于收集這種情報的無人機數量在減少。預計美軍不會動用在空軍部隊服役的諾格公司E-8“聯合星”、波音公司RC-135“鉚接”等大型情監偵飛機,以及相關加油機來支持阿富汗的常規空中任務。
來自波斯灣的增程型MQ-9無人機,可能還有更大尺寸的諾格公司R-4“全球鷹”高空長航時無人機將監視阿富汗境內的目標。這些無人機利用大量人工智能技術處理信息,例如使用“項目專家”(Project Maven)創新人工智能分析技術幫助無人機完成瞄準過程。美軍指揮官獲得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情報處理新能力,在執行目標識別、定位任務時,美軍能夠跟蹤人員行動,提升指揮官使用遠程遙控無人機與目標交戰的能力。
美國空軍參謀長小查爾斯Q.布朗將軍9月8日表示,美國空軍和中央司令部要求無人機、飛機和美國太空部隊的天基平臺在阿富汗上空獲取戰略性情報、監視和偵察信息,應在更加廣闊的范圍內搜尋可能發生情況的跡象和警告,而不僅僅是監視個人。
8月29日,在無人機發動空襲時,地面仍有一些美軍人員。從喀布爾撤軍的整個空運過程中,多架美國空軍F-15、F-16、B-52戰斗機和美國海軍F/A-18戰斗機承擔了掩護任務,以保護在地面的美軍。由于美國空軍不太可能將加油機投入到阿富汗,所以海軍艦載戰斗機可以提供更快速的打擊支持,然而這須要美國海軍將一艘航母部署在巴基斯坦海岸線之外,而不是部署在更高優先級的戰區。所有飛機都須要飛越巴基斯坦的“林蔭大道”空域,才能在阿富汗展開行動。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希望在未來作戰中美軍仍然保持有人戰斗機的掩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