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然(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開始了新的征程。中共中央決定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大力宣傳加快數字經濟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大數據是信息技術發展的新階段”,通過促進大數據的創新發展,構建以數據為核心的數字經濟,應用大數據使國家治理現代化,用大數據使人民生活條件得到保護和改善,有效保障國家數據安全等手段,為中國在大數據時代建立新的競爭優勢指明了方向。
現如今,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經常聽到“大數據”這個詞語,但卻很少聽過關于大數據確切的真實的定義。大數據,即大量、多樣化的交易、交互數據與傳感器數據,它可以快速獲取、處理和分析大量數據以從中提取價值。
大數據產業是指與之相關的一系列經濟活動的集合,例如大數據的生成與聚合、協調與統籌、研究與發現、運用與服務。大數據產業的核心,是數據挖掘分析服務,包括基礎設施服務、信息服務、電子器件制造服務與應用服務四大類?;A設施服務,如數據中心和寬帶網絡;信息服務,如數據內容、物聯網技術、定位導航;電子器件制造服務,如智能終端制造,電子元器件制造;應用服務,如人工智能交通工具、互聯網金融、數字城市等。
大數據在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基礎上,正成為信息技術領域的新潮流、工業發展的新道路,未來大數據將會深刻影響人類的生產能力與生活方式,給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巨大變化。要想成功推動貴州省信息技術服務業的集聚發展、拉動貴州省的經濟增長,把握大數據發展方向、推動大數據開發和應用、發展大數據服務業是重要的切入點,這對貴州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最近幾年,貴州省利用其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涼爽的氣候,抓住了發展大數據產業的機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4年以來,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強勁,打造了國家級大數據產業發展集群、電子信息制造業產業集群、信息技術服務產業集群,數據中心蓬勃發展,其長期目標為服務器200萬臺;還建立了大型大數據交易所,打造全球公共免費WiFi城市。作為大數據行業的重要運營商,大數據廣場匯集了51個生產團隊和360多家大數據及相關公司。2014年,貴州省大數據信息產業總量以每年62.2%的速度增長。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2015 年 6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大數據應用展示中心考察,聽取貴州大數據發展規劃和實際應用情況展示時說道:“我聽懂了,貴州發展大數據確實有道理?!睂τ谫F州省自身的區位條件來說,大數據產業確實是可以作為更進一步的發展方向,由此鼓勵整個貴州省大力發展經濟。發展大數據產業不僅能讓貴州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更能讓貴州建立適合自己的優勢產業,由此趕上全國經濟發展的勢頭。
目前,貴州省已經開始實施“7+N”云工程建設,建設了全國首個省級政府和企業數據協同存儲、共享、開放和開發利用的云服務平臺(云上貴州),貴州省深入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電信業保持高速增長態勢。2020年貴州省電信業務總量達到5077.71億元,比上年增長31%,2016年至2020年電信業務總量也在不斷升高(如圖1)。目前,貴州省大數據企業已經達到了一定的規模,并且在數據安全、大數據立法、大數據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大數據服務改善人民生活、政府數據開放共享等方面實現了后發趕超。

圖1 2016-2020年貴州省電信業務總量(億元)變化情況
近年來,貴州省地區生產總值和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均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2020年,貴州省地區生產總值為 17826.56億元,增速為4.5%,2019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6433元。2016-2020年,貴州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在勻速下滑,說明貴州省的經濟在穩步增長,雖然增速不如以往小基數時增長飛快,但近年來地區生產總值增速仍不低于4%,實現經濟相對平穩增長(如圖2)。

圖2 2016-2020年貴州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速(%)變化情況
從貴州省三產結構及產業發展來看,2020年第一產業增加值2539.88億元,增速為6.3%;第二產業增加值6211.62億元,增速為4.3%;第三產業增加值9075.07億元,增速為4.1%。三產增加值分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14.2%、34.8%和50.9%,即三產比重為14.2:34.8:50.9,并且第一產業與第二產業的增加值相比往年有下降趨勢,而第三產業的增加值在逐漸上升。這些數據說明貴州省三大產業的轉型升級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在大數據引領的新時代新形勢下,貴州的大數據經濟實現了后發趕超,整體的經濟情況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與提高。但是,貴州省地處西部落后地區,交通、市場經濟、社會等相對于東部發達地區來說還很落后,社會經濟的發展整體來說還很不協調。從當前貴州省所處的發展階段來看,還處于第一次現代化與向第二次現代化的轉變過程中,經濟發展與基礎設施建設還不能夠同步,特色產業與民生工程尚待進一步建設,大數據發展與產業融合還需更進一步加深。
信息產業的發展與工業有著許多不同之處,一方面,氣候、能源、勞動力等因素作為強有力的后盾,使得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得以起步;而另一方面,大數據上下游產業鏈正在不斷完善,以往的貴州只是單純地被用來存儲數據,而現在通過大數據產業的快速集聚,貴州慢慢向多樣化的數據集中運營中心發展。貴州在區位條件上的優勢十分符合大數據產業發展所需的環境,因此貴州是國際、國內最適合發展大數據產業的地區之一。
(1)地質構造穩定
貴州位于華南板塊內,處于東亞中生代造山與阿爾卑斯-特提斯新生代造山帶之間,橫跨揚子陸塊和南華活動帶兩個大地構造單元。在貴州中部,特別是貴安新區范圍內,地層發育完全、巖漿活動微弱、薄皮構造典型、地殼相對穩定,極少發生大型地震。改革開放以來,全國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800余次,而貴州除外。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把大數據中心建在貴安新區,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大數據中心遠離地震等地質災害。
(2)氣候條件優越
由于優秀的氣候條件,美國硅谷、印度班加羅爾的數據產業發展在世界上排名前列,貴州也有相似的優勢。2018年貴州就曾獲國外主流媒體《印度時報》點贊,稱貴州是中國的大數據“硅谷”。貴州一向空氣清新舒適,氣候涼爽宜人,是炎炎夏日中避暑旅游的圣地,貴陽被稱為中國的“避暑之都”,而六盤水市更是被中國氣象學會授予“中國涼都”的稱號。由此可見,優美的環境,涼爽的氣候不僅推動了貴州省旅游業的發展,也非常適合信息產業的發展,因為低溫提供了天然的冷卻能力,可以有效地冷卻處理和存儲數據的服務器。
(3)礦產資源豐富
作為中國寶貴的能源樞紐,貴州是“西電東送”的源頭,能源效益優越,是礦產資源的富集地,境內礦種資源種類繁多,門類齊全,儲量豐富,分布廣泛,且成礦地質和組合條件好,易于開發,是國內著名的礦產資源大省。不僅如此,貴州的水資源相對來說也比較豐富,改革開放以來,貴州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得到較快發展。而且貴州電價低廉,呈階梯式收費,按年執行。這些無疑都是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必備條件,因為大數據中心要求供電系統安全可靠、節能環保、可維護且建設成本低,而且電子元器件的制造也需要許多礦產作為原材料,因此在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不僅符合信息產業發展的要求,同時也能對貴州自身的資源稟賦加以開發利用。
(4)政策優勢明顯
貴陽市貴安新區“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專項規劃(2021-2025年)、貴陽市貴安新區“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專項規劃(2021-2025年)的出臺,使得貴州信息產業的發展如虎添翼。同時,貴州信息通信業“十四五”規劃發布推動5G網絡全面覆蓋城鄉,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正式印發的《貴州省公共資源交易區塊鏈數據共享工作試點實施方案》《貴州省政府數據共享開放條例》已經開始施行,貴州出臺政策降低5G用電成本。與其他重點發展大數據產業的省市相比,貴州無論是從其政策數量,還是從政策全面性等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優勢。在國家大數據相關政策的指導下,貴州緊抓機遇,積極出臺一系列支持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條例與政策,推動貴州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實現轉型升級的目標。
(1)產業基礎與信息化發展表現較弱。產業基礎與信息化發展是大數據產業的外部環境因素,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的整體環境雖然較好,但其優點主要突出在政策、專項資金投入等方面,而大數據產業的基礎仍然薄弱,即在整個大數據產業鏈中不僅嚴重缺乏核心企業,而且也較少有領軍企業。
(2)大數據技術創新能力落后。技術創新是產業發展的第一動力,貴州省雖然在近幾年也愈加注重大數據技術的創新活動,但是在創新投入方面仍與東部沿海省份有較大差距,加上貴州省的創新基礎實力與其他省市之間原本就有較大落差,導致貴州省的技術創新水平仍然很低。
(3)數據開放壁壘嚴重。貴州省的大數據應用多以政務和民生為主,且主要集中于諸如金融、醫療和通信領域等重點行業,數據的傳遞與共享程度較低。除此之外,政府數據共享不夠,這主要源于政府意識不強,政府部門間沒有實現數據共享,因此跨部門的數據共享融合仍不順暢。而且數據融合交匯也不夠,各部門之間沒有建立一個統一的大數據業務平臺的行業標準,這導致橫向上大數據融合與交匯的平臺標準不一,統計口徑也不規范;而縱向上在數據獲取、協調對接、接口開發、數據匯聚等方面也面臨諸多困難。
(4)大數據人才較為缺乏。受經濟、科技發展水平的限制,盡管貴州省已經制定諸多政策引進部分大數據人才,但大數據的產業多類型與人才高素質、深專業等特征,導致目前貴州省的大數據各類型人才仍舊不能滿足大數據產業發展所需。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深化企業合作。針對省內目前存在的產業基礎和信息化發展較弱等問題,政府可加強扶持從事大數據基礎業務的企業,并通過諸如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大數據基礎產業帶動其關聯產業和衍生產業的發展,從而推動建立完整的大數據上下游產業鏈條。雖然貴州省與移動、聯通及電信等三大運營商已經簽訂了合作業務,但是由于歷史發展原因,貴州省的信息基礎設施水平仍處于落后地位。目前,貴州省仍需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發展大數據產業的重點,繼續深化各市州與三大運營商的合作,為省內大數據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重視技術創新,營造創新氛圍。技術創新對于現代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貴州省大數據技術創新能力落后已經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并通過加大專項資金投入、制定技術創新獎勵條例、扶持政府和企業的創新創業平臺等措施,在全省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貴州省今后還需進一步落實并細化以上的相關條例和措施,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技術創新能力的大幅提高和重大突破。
(3)注重政策引導,數據開放與用戶隱私并重。數據開放壁壘是困擾全國各省市大數據發展的重要問題。目前,貴州省大數據應用最有效的領域始終停留在政務民生方面,大大降低了數據的商業價值。貴州省政府還需出臺和細化相應的政策法規,逐步加大數據的開放力度。顯然,提倡開放大數據更需注重數據安全。如何在保護互聯網用戶隱私數據的基礎上盡可能開放更多的數據用于研究與應用等問題,仍將是未來大數據產業發展需要討論的重要課題。政府要主動打破數據壁壘,加強各部門間的配合協調。
(4)加強人才引進力度,打造專業化團隊。發展大數據產業,人才是關鍵。政府需進一步加大鼓勵人才引進的力度,以針對目前貴州省缺乏專業人才的現狀,通過加強專業培訓、提高社會福利、獲得晉升空間等模式吸引全國大數據產業的專業人才。另外,貴州省還需要加強培養和扶持大數據專業團隊,形成大數據人才培養的良好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