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喜寶(哈爾濱市糧食局)
近年來,哈爾濱市不斷創新舉措,積極壓實落靠各層級職責,堅持把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抓手,在國家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連續四年在省對市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中實現“四連優”目標,位次排名逐年躍升。
出臺方案、健全機制。哈爾濱市是全國聞名的產糧大市,轄9區、9縣(市),耕地面積約3130萬畝,約占黑龍江省的13%。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黑龍江省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意見》,把保障糧食安全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先后制定出臺了《哈爾濱市落實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考核辦法》、《哈爾濱市糧食安全縣長責任制考核工作方案》和《哈爾濱市糧食安全縣長責任制考核工作流程圖》,成立了糧食安全市長責任制考核工作組,建立了聯席會議機制、聯絡員工作機制、與被考核政府聯絡溝通機制、抽查考核機制。市委全會每年都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納入工作報告,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糧食安全考核工作。市、縣兩級建立健全了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工作領導機制,壓實黨委、政府和部門責任,為工作推進落實提供組織保證。
壓實責任、強化考核。2019年,哈爾濱市在全省率先將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納入到市委對各區、縣(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責任指標考核當中。2020年又將“糧油加工”作為單獨考核內容設定指標,進一步壓實區、縣(市)糧食安全責任。每年都召開責任制考核專題培訓會,通過以會代訓形式,組織12個市直部門對各項考核指標進行全面解讀,細化分解考核工作任務和指標,確保市、縣兩級步調一致,同頻共振。在考核指標設置上,全面落實省對市考核的“規定動作”,結合實際增加了“自選動作”。在考核實施范圍上,增加了主城六區的考核,單獨制定考核方案和考核細則,有針對性地增加優質糧食工程建設、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現代糧食倉儲物流體系建設、電子交易平臺等4項國家支持東北地區高質量發展工作任務,全面提高工作站位。從今年開始,實行了季度考核,采取月調度、季考核、年總評方式,增強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的靶向性和精準性,真正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
尊重實際、細化操作。按照既不降低標準、減輕難度,也不隨意拔高、脫離實際的原則,2021年在“市對縣”考核指標中,將“加強糧食儲備安全管理”和“進口糧食儲備管理、進口糧食重大安全風險防控管理”兩項分值調整到“抓好秋糧購銷、糧食加工業、優質糧食工程”三項重點考核項目中。調整了現行糧食生產、流通和消費三個領域考核分值,突出了中國好糧油項目建設、糧食產銷合作、糧食應急體系建設、糧食安全等方面考核權重,推動糧食產業經濟實現“三鏈協同”發展。從促進全市農業生產角度出發,針對糧食倉儲、加工、監測等8項考核內容,鼓勵各區、縣(市)通過積極向上爭取倉儲物流、精深加工、質量監測等項目資金,著力補齊發展短板,促進糧食產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聚焦關鍵、夯實基礎。聚焦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堅定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嚴格執行耕地保護制度,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實現全覆蓋,構建了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體系;有力推進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堅持農機農藝農技相結合,提高耕地質量,夯實糧食生產基礎。聚焦提升糧食倉儲能力,2017年以來,累計投資1.83億元,加強糧食倉儲設施和農戶科學儲糧設施建設,把農民產后損失率由8%降到4%,促進了農民糧食減損增收。聚焦提升糧食市場保供能力,市級儲備糧12萬噸(含成品糧1.55萬噸)全部實儲到位,市政府承擔的儲備糧費用利息補貼到位率100%;建立市縣兩級共管機制,制定《市級儲備糧監督檢查工作辦法(試行)》,有效提高日常監管水平;完成市級糧食應急預案修訂工作,建立91個糧食市場價格預警監測點,全市應急保障網點調整到716個,做到全覆蓋;制定《市級動態儲備糧工作實施方案》,與鄭州、煙臺、邯鄲、深圳、長沙、蘇州、泉州、青島等地簽訂《糧食購銷合作框架協議》,省會城市糧食儲備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