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韋 晨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京工程分院,江蘇 南京 210000)
旅游景區食品消費的對象的流動性比較高,同時參與程度也比較高,季節性的特征也比較明顯,這些都給政府監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來說,旅游場所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宗教旅游場所。這種旅游場所通常是以寺廟和佛廟等形式存在,也具有一定的民間公益性質。這種景區通常處于自然風景優美的地方,遠離市中心,交通條件比較差,在食品原料采購、運輸、加工以及餐具消毒滅菌等方面存在一些現實性的問題和困難。
第二,大型主題旅游場所。通常由企業來運營,所以存在自主經營、外包經營等多種食品生產和銷售方式。通常食品生產和銷售的主體和相應的管理人員都是固定的,這些食品企業都是追求經濟利益的,有的時候就是為了最大化地降低運營成本,在食品生產基礎設施、人員培訓以及管理運營等方面將降低資金投入,這樣可能為食品安全留下重大隱患。同時,一些旅游景區食品生產和銷售設施不夠完善,責任人不清,監管不到位,有的時候還會出現無證營業的情況。
第三,鄉村休閑旅游。這種景區通常是以自然人為旅游資源為基礎,通過政府引導以及平臺搭建,帶領當地群眾積極銷售地方特色食品,同時積極開展農家樂特色餐飲活動。這些年,隨著交通設施的改善,鄉村休閑旅游成為熱點,各地創新旅游主題和形式,不斷地舉辦豐收節、油菜花節、荷花節等旅游主題活動,極大地活躍了鄉村旅游市場,也積極推動區域食品的銷售工作,這些都對旅游景區景點的食品安全監管帶來了嚴峻的挑戰。鄉村旅游景區的食品生產通常是以家庭作坊為主,生產設備比較簡陋,生產工具具有很強的地方傳統特色,與食品安全規范不相適應,食品安全隱患比較大。
要想保證旅游景區景點食品安全,就需要加大相關立法工作。有關部門要根據食品安全的具體要求,不論是旅游景區食品的生產者還是銷售者,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構還是旅游主管機構,都要從法律上明確責任,促進相關各方扎實落實景區視頻安全工作要求和責任,努力構建合力監管的工作體制。
第一,明確旅游景區景點食品生產者的主體責任。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來說,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自然是食品生產經營者。對此,旅游景區景點食品生產者要做到依法依規經營,主動接受監管。
第二,明確旅游景區管理機構食品安全監管責任。要努力構建旅游景區景點食品安全“誰管理,誰負責”的工作模式,旅游景區景點要承擔所有的食品安全責任,要對自己引進的食品售賣企業或者個體戶所售賣的食品負安全總責,要定期檢查各商戶的食品安全要求落實情況,督促個商戶積極落實食品安全生產工作職責,努力做到責任明確。但是也要看到,還在一些旅游景區景點,因為歷史原因,缺乏具體的管理主體,這種情形下,當地政府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指定專人負責,將景點食品安全工作抓起來。
第三,明確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對食品安全的監管責任。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綜合協調旅游部門,強化對旅游景區景點食品安全的監管工作,強化不同部門對旅游景區景點食品安全的督查督導。對此,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門、城市管理部門和各景區景點的行政管理部門要根據自己的職能職責,承擔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責任;各鄉鎮(街道)負責旅游景區景點及周邊食品安全屬地管理。
要結合旅游景區景點食品生產經營規模和特點,采取針對性的監管舉措,這也是提升旅游景區景點食品安全監管成效的重要方式。
1.對于旅游景區景點內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要結合旅游季節情況和監督檢查的人員情況,來確定旅游淡旺季的食品安全監督檢查頻次。在旅游淡季的時候,旅游景區管理部門可以組織食品生產從業人員開展專題培訓、開展食品生產設備安全檢查等。如果在旅游景區景點要組織大規模的人員聚餐活動,就需要提前要地方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旅游主管部門進行備案。
2.旅游景區景點周邊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對于這項工作,地方鄉鎮政府要負起責任,積極優化旅游景區景點周邊食品生產的經營環境,對食品售賣的經常場所進行規劃和固定,以疏堵結合的工作原則,積極引導流動食品售賣攤販入點經營,確保景區食品生產者做到合法合規經營。如果食品售賣商販出現了不服從管理、拒不改正的情況,要及時向食品安全執法部門進行報告,進行及時查處,將及時取締違規經營攤點。
3.鄉村農家樂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要對鄉村旅游飲食產業的發展提前規劃,制定相應的產業發展管理制度。地方鄉鎮政府要對轄區內的農家樂進行登記,確保其依法經營。對于那些規模特別小、家庭作坊式的食品攤等,要做到依法辦理登記。指導和幫助農家樂要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同時景區景點農家樂所在地的村委會也應做到共同監管工作,制定農家樂食品安全的評價制度。
對于旅游景區景點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要建立相關部門的聯動聯查機制,實現監管信息的共享,有旅游管理部門牽頭,構建高效、精準的食品安全聯動監管機制。第一,做到聯動聯查,構建旅游景區景點食品安全協作監管的長效機制。要建立旅游景區景點安全監管聯席會議工作機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局等要根據自身的工作職責,將食品安全作為景區工作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要做到食品監管信息共享,執法力量整合,科學制定景區景點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會議聯系機制,注重在旅游旺季聯合開展食品專項檢查工作,扎實落實各項會議安全,確保不出現景區景點食品安全問題。第二,整合執法力度,嚴格處理,共同打擊違法食品安全要求的行為。對于旅游景區食品安全,可以建立“紅黑名單”制度,同時建立食品安全評級制度,要將違反食品安全的商戶進行公示,推動食品生產企業高度重視安全風險管理工作,提升分類監管的科學性。對于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商戶,要嚴肅追責問責。一旦涉及違法犯罪的,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第三,要暢通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努力建立食品安全管理的應急制度。旅游景區景點要嚴格執行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的報送管理辦法,制定相應的安全應急預案,定期開展針對不同食品類型的應急演練,提升食品安全管理的快速響應能力。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就要做到全體響應。有關管理部門要根基自己的職責分工,高效地開展應急處置工作,確保將食品安全事故的影響降低到最小。
第一,積極開展正面宣傳,實現旅游景區景點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格局。對此,不論是旅游景區還是政府有關部門,都要充分地利用媒體資源,通過在景區顯眼處設置食品安全公示欄、向游客發放食品安全宣傳材料等方式,做好食品安全的預警和提示工作。定期公布大小類型餐飲服務者的安全信息,積極向游客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對于禁用食品要確保游客知曉,引導游客參與到景區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來。對于游客有關食品安全方面的舉報,要認真對待,積極開展調查核實。一旦發現違反食品安全要求,要進行嚴肅問責,嚴重者,直接向公安機關報警。
第二,要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提升旅游景區景點食品生產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至少每年組織以此全體景區景點食品生產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引導食品生產者要做到誠信依法經營,努力提升自身的食品安全知識水平。堅決不采購不合格的食品生產原料,強化內部的監管制度建設,最大化地降低旅游景區景點的食品安全隱患。同時還要注重發生大規模游客食品中毒等安全培訓工作,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和水平。
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顯著提升,每年外出旅游的人數出現了急劇增長。但是旅游景區景點的食品安全問題比較突出,對此,旅游景區主管部門要以旅游食品安全問題為工作的切入點,積極借鑒國外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根據旅游景區的特點,從食品生產的源頭開始,完善各項監管制度和方式,以此提升旅游景區的食品安全水平,為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