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亮 徐華 司崗賀
(河南省羅山縣人民醫院消化內鏡科 羅山464200)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因胃酸反流導致食管黏膜損傷,若不及時治療,患者還將出現食管狹窄、上消化道出血等癥狀。臨床常采用曲美布汀輔助奧美拉唑治療RE,具有抑制胃酸分泌、調節胃腸動力的作用,但長期使用會導致機體產生耐藥性,降低療效,需聯合其他藥物以增強療效。中醫學將RE歸于“吐酸”范疇,多因熱犯肺胃、肺胃氣逆所致[1]。蓽鈴胃痛顆粒具有和胃止痛、行氣活血之效,可緩解吐酸癥狀。本研究旨在觀察蓽鈴胃痛顆粒聯合曲美布汀、奧美拉唑治療RE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2019審(102)號],選擇2019年8月~2020年12月就診于羅山縣人民醫院的144例RE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2例。觀察組男48例,女24例;年齡41~72歲,平均(51.15±1.34)歲;病程2~9年,平均(5.11±0.36)年。對照組男49例,女23例;年齡39~74歲,平均(51.17±1.32)歲;病程2~11年,平均(5.14±0.34)年。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對比性。
1.2 診斷標準(1)符合西醫《2014年中國胃食管反流病專家共識意見》[2]中RE的診斷標準;(2)符合中醫《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中肝胃不和證,主癥:胃脘脹滿,脅肋脹痛,噯氣,泛酸;次癥:胸悶,食少,大便不暢;舌苔薄白,脈弦。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1)納入標準:符合以上中西醫診斷標準;入院前未接受系統治療;可耐受本研究用藥,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既往有胃食管手術史的患者。
1.4 治療方法
1.4.1 對照組 口服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國藥準字H20054031)1粒/次,2次/d,口服馬來酸曲美布汀片(國藥準字H20000388)1片/次,3次/d,治療4周。
1.4.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蓽鈴胃痛顆粒(國藥準字Z19990069)治療,每次開水沖服1袋,3次/d,治療4周。
1.5 觀察指標(1)中醫證候積分: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評定患者治療前、治療4周后的中醫證候積分,主癥按無、輕、中、重程度分別記為0、2、4、6分,次癥按無、輕、中、重程度分別記為0、1、2、3分,舌脈正常記0分,不正常記1分,總分34分,分數越低代表癥狀越輕。(2)食管24 h pH監測:采用上消化道pH值動態監測儀(上海涵飛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PDY-L)監測患者治療前、治療4周后反流持續時間>5 min的次數、24 h反流總次數。(3)不良反應:比較兩組治療期間的腹瀉、口渴、腹鳴等發生率。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4周后中醫證候積分比治療前低,且觀察組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s)
?
2.2 兩組食管24 h pH監測結果比較 治療前,兩組反流持續時間>5 min次數、24 h反流總次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4周后,兩組反流持續時間>5 min次數、24 h反流總次數比治療前低,且觀察組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食管24 h pH監測結果比較(次,±s)

表2 兩組食管24 h pH監測結果比較(次,±s)
注:與同組治療前同指標比較,*P<0.05。
?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例(%)]
臨床常采用曲美布汀輔助奧美拉唑治療RE,其中奧美拉唑是新型質子泵抑制劑,能抑制胃酸分泌,保護食管黏膜[4]。曲美布汀可以刺激外周阿片受體,使其釋放胃腸肽和胃泌素等活性物質,減輕腸胃動力紊亂[5]。但患者長期使用可能會出現腹瀉、腹鳴等不良反應,導致藥效不佳,需聯合其他方案強化治療效果。
中醫學認為RE的病機是胃氣上逆、胃失和降,病久傷正,最終因虛致實[6]。中虛木乘,橫逆犯脾,脾胃不和,致使反酸、燒心、噯氣等癥狀[7]。因此,治療RE患者需調和脾胃氣機之升降。蓽鈴胃痛顆粒中,蓽澄茄、延胡索、川楝子為君藥,其中蓽澄茄可溫中散寒、行氣止痛,延胡索可活血行氣,止痛散瘀,川楝子可行氣止痛、疏肝泄熱;吳茱萸可降逆止嘔、散寒止痛、助陽止瀉,黃連可和胃止嘔、瀉火解毒,二者共為臣藥,可強化君藥效果;佛手可止嘔消脹、健脾和胃,酒大黃可瀉熱通便、瀉火解毒,香附可理氣寬中、調經止痛,香櫞可寬中順氣,均為佐藥;使藥海螵鞘、瓦楞子可制酸止痛。諸藥合用,具有和胃止痛、行氣活血之效[8]。
本研究在西藥的基礎上加用蓽鈴胃痛顆粒治療,結果顯示,治療4周后,觀察組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反流持續時間>5 min的次數、食管24 h反流總次數低于對照組,說明RE患者采用蓽鈴胃痛顆粒聯合奧美拉唑、曲美布汀治療可改善患者食管反流狀態,減輕中醫癥狀。分析原因在于,延胡索中含有延胡索堿、延胡索乙素成分,能抑制胃液分泌,且有較強的鎮痛作用,可減輕胃痛、反酸癥狀;黃連中的小檗堿成分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可抑制胃潰瘍,減輕食管反流;海螵鞘中所含的碳酸鈣可作制酸劑,能吸附胃蛋白、中和胃酸,減緩胃酸對潰瘍面的刺激,緩解胃痛,減輕病癥[9~10]。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說明RE患者在服用奧美拉唑、曲美布汀的基礎上加用蓽鈴胃痛顆粒治療安全性較好。這是因為蓽鈴胃痛顆粒為中成藥制劑,毒副作用不明顯,且酒大黃有解毒作用,可減輕西藥治療的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蓽鈴胃痛顆粒與奧美拉唑、曲美布汀聯用可改善RE患者食管反流狀態,減輕患者的中醫癥狀,且不會明顯增加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