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財 賴作有 鄭國民
(江西省安遠縣人民醫院 安遠342100)
感染性休克多由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多種病原微生物入侵機體引起,患者多表現為皮膚蒼白、呼吸困難、意識障礙等癥狀,并伴隨多器官損傷,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臨床治療感染性休克以藥物綜合治療為主,其中甲潑尼龍是一種類固醇激素,可有效抑制炎癥反應,緩解臨床癥狀,但感染性休克病情復雜,單一用藥難以滿足治療現狀,需聯合其他藥物以強化療效。烏司他丁可有效抑制纖溶酶、胰蛋白酶等活性,從而改善機體循環[2]。基于此,本研究重點分析甲潑尼龍聯合烏司他丁在感染性休克治療中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2019審(114)號],選擇2019年11月~2021年5月醫院接收的8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感染性休克符合《中國嚴重膿毒癥/膿毒性休克治療指南(2014)》[3]中診斷標準,且經血象、病原學等檢查確診;(2)可耐受本研究用藥;(3)入院前近期內未接受相關治療。排除標準:(1)肺、肝等臟器功能不全患者;(2)伴有惡性腫瘤患者;(3)合并精神障礙,依從性差患者;(4)入院24 h內死亡患者。采用擲硬幣分組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例。對照組男27例,女16例;年齡39~54歲,平均年齡(47.23±2.17)歲;膽道感染12例,肺部感染17例,尿路感染14例。觀察組男25例,女18例;年齡40~55歲,平均年齡(47.31±2.21)歲;膽道感染10例,肺部感染18例,尿路感染1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對比性。患者家屬知情同意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抗感染、維持電解質平衡、機械通氣等治療,并給予營養支持。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甲潑尼龍治療,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國藥準字H20133234)靜脈滴注,80 mg/次,充分溶解于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2次/d,連續治療7 d。觀察組于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烏司他丁治療,注射用烏司他丁(國藥準字H19990133)靜脈滴注,10萬單位/次,充分溶解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2次/d,連續治療7 d。
1.3 評價指標(1)療效:依據《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4]判定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顯效:臨床癥狀、體征顯著改善,動脈壓差≥30 mm Hg,尿量>30 ml,重要臟器功能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有所改善,動脈壓差≥30 mm Hg,尿量≤30 ml,血壓好轉;無效:不滿足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病情危重程度:于治療前、治療7 d后采用急性生理學及慢性健康狀況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5]對兩組患者病情危重程度進行判定,包括年齡、急性生理學以及慢性健康狀況3個維度,其中急性生理學共12個條目,每個條目1~5分,年齡1~6分,慢性健康狀況1~5分,共計71分,分值越低說明病情越輕。(3)住院時間、住院費用以及生存率:記錄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并記錄30 d生存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均經Shapiro-Wilk正態性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s)示,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觀察組治療整體效果較對照組優,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例(%)]
2.2 兩組患者APACHEⅡ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APACHEⅡ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7 d后APACHEⅡ評分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APACHEⅡ評分對比(分,±s)

表2 兩組患者APACHEⅡ評分對比(分,±s)
?
2.3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生存率對比觀察組住院費用較對照組低,住院時間較對照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30 d生存率為97.67%(42/43),對照組30 d生存率為93.02%(40/43),兩組患者生存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對比(±s)

表3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對比(±s)
?
感染性休克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易造成機體代謝紊亂,甚至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礙,增加致殘、致死的風險,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6]。臨床治療感染性休克多以控制感染、減輕炎癥、恢復臟器功能、改善機體微循環等為主,從而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7]。甲潑尼龍是臨床治療感染性休克常用藥物,可有效阻礙炎癥反應進程,改善患者體內微循環[8]。但感染性休克病情較復雜,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需聯合其他藥物強化療效。烏司他丁是一種廣譜蛋白酶抑制劑,可對中性粒細胞彈力蛋白酶的活性起到有效抑制,同時通過對炎癥介質的釋放起到抑制作用,進而恢復臟器功能,近年來被應用在感染性休克治療中[9]。因此,本研究旨在觀察甲潑尼龍聯合烏司他丁治療感染性休克的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7 d后,觀察組APACHEⅡ評分組低于對照組,整體效果優于對照組,說明甲潑尼龍聯合烏司他丁治療感染性休克可提高療效,減輕病情危重程度。分析原因在于,烏司他丁可有效抑制多種蛋白酶的活性,破壞瀑布級聯反應,對炎癥介質的釋放起到阻礙作用,同時可穩定溶酶體膜和細胞膜,阻礙心肌抑制因子分泌和溶酶體酶的釋放,減輕臟器組織的損傷,保護各器官功能,從而緩解臨床癥狀,減輕病情危重程度[10]。而甲潑尼龍可減輕疾病早期炎癥反應,減輕炎癥對臟器的損害,有效調節機體代謝水平和免疫功能,與烏司他丁聯用可強化療效,減輕患者病情危重程度[11]。
另外,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住院費用較對照組低,住院時間較對照組短,且生存率比較無明顯差異,說明甲潑尼龍聯合烏司他丁治療感染性休克患者可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且生存率高。分析原因在于,烏司他丁在體內分解代謝產生的成分同樣具有較強的抑酶活性,且代謝產物由尿液排出,對機體損傷較小,與甲潑尼龍聯用,可增強抗病毒、抗炎、改善微循環的功效,從而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生存率較高[12]。
綜上所述,甲潑尼龍聯合烏司他丁治療感染性休克可提高療效,減輕病情危重程度,提高患者滿意度,且住院時間短,費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