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清輝 戎秋雁 李豐
(廣東省惠州市中大惠亞醫院 惠州516000)
無排卵性不孕癥是一種婦產科常見疾病,患者常表現為進行正常性生活卻不能成功妊娠[1]。目前臨床偏向于采用西藥治療無排卵性不孕癥,芳香化酶抑制劑來曲唑是目前應用較多的藥物,能夠抑制機體雌激素的產生,促進患者排卵,但單純西藥治療療效個體差異較大,且西藥副作用明顯,停藥易復發,長期治療效果并不理想。無排卵性不孕癥屬于中醫“閉經、不孕”等范疇,因腎氣受損,胞脈失養,肝氣郁結,血氣不和,脾失健運,濕壅胞脈,不能攝精成孕所致[2]。隨著中醫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益腎舒肝湯在無排卵性不孕癥治療中已取得一定療效?;诖耍狙芯恐荚谔接懗晞討B多參數監測對益腎舒肝湯治療無排卵性不孕癥的效果,以期為中醫藥臨床診治提供參考意見。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5月婦產科收治的62例無排卵性不孕癥患者臨床資料,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1例。觀察組年齡21~38歲,平均年齡(29.11±1.01)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4.59±1.01)年;體質量指數(BMI)19.3~24.9 kg/m2,平均BMI(21.04±1.24)kg/m2。對照組年齡21~38歲,平均年齡(29.56±1.34)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4.99±1.14)年;BMI 19.4~25.0 kg/m2,平 均BMI(21.12±1.47)kg/m2。兩組年齡、病程及BMI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開展。
1.2 入選標準(1)納入標準:符合《排卵障礙性不孕癥診斷及治療》[3]中相關診斷標準且經影像學檢查確診;婚后1年在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且性生活正常的前提下卻未能成功妊娠;臨床資料完整。(2)排除標準:入組前曾接受不孕癥相關治療患者;入組前3個月曾采用激素治療患者;伴血液系統異?;颊撸话槊庖吖δ墚惓;颊?。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月經周期第5天開始口服枸櫞酸氯米芬膠囊(國藥準字H31021107),50 mg/d,治療5 d。治療2個月經周期后,B超檢測卵泡發育和排卵情況,如果依然沒有排卵,則加服50~100 mg,連續服用5 d。連續治療3個月經周期。觀察組患者接受益腎舒肝湯治療?;痉剑菏斓攸S20 g,醋香附20 g,鱉甲15 g,柴胡10 g,白芍10 g,桑葚10 g,巴戟天10 g,鱉甲15 g,柴胡10 g,桑葚10 g,菟絲子10 g,甘草10 g。水煎至300 ml,1劑/d,分早晚服用。治療3個月經周期。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卵泡發育(卵泡數目)、子宮動脈血流灌注[搏動指數(PI)、阻力指數(RI)]、子宮內膜容受性(子宮內膜厚度)變化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4.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以(±s)表示計量資料,不同組間均數的比較,滿足正態性和方差齊性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不滿足則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卵泡發育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卵泡數目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卵泡發育情況比較(個,±s)

表1 兩組卵泡發育情況比較(個,±s)
?
2.2兩組子宮動脈血流灌注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PI指數、RI指數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子宮動脈血流灌注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子宮動脈血流灌注情況比較(±s)
?
2.3 兩組子宮內膜厚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子宮內膜厚度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子宮內膜厚度比較(mm,±s)

表3 兩組子宮內膜厚度比較(mm,±s)
?
排卵障礙是臨床不孕癥的一項重要病因,嚴重威脅我國育齡期女性的健康及生活質量。排卵障礙發病機制極為復雜,主要因機體內分泌功能紊亂所致,丘腦下部因多種原因所致促性腺激素喪失周期性,致使機體促性腺激素比例失調,引起孕激素分泌減少,導致機體排卵障礙而引發不孕癥。目前部分西藥可有助于提高機體排卵率,但單純西藥治療副作用較多,臨床應用較為受限。李杏英等[4]研究結果顯示,中藥聯合西藥可顯著改善患者子宮內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
無排卵性不孕癥屬于中醫“閉經、不孕、崩漏”等范疇,多因脾腎兩虛、肝郁氣滯、濕濁內停,臟腑功能失常,氣血失和,沖任受損,胞脈不暢,血海蓄溢失常引起,患者主要表現為腎虛、痰濕阻滯、肝氣郁結。腎虛,不能化氣行水,水濕內停,聚濕成痰,痰濕內生,壅塞沖任,閉塞胞脈及胞絡,氣血運行受阻,使血不得下行而致月經后延甚至閉經、不孕;素體肥胖,飲食不節,損傷脾胃,聚濕生痰,下注阻滯沖任,血海充盈受阻,導致閉經、不孕;郁怒傷肝、情志不遂,肝郁疏泄失常,郁久化熱,氣有余而血不足,肝血不足則沖任血少,以致閉經、不易攝精成孕[5~7]。腎主生殖,不孕癥和腎關系密切,腎虛會影響卵泡的生長、發育、成熟以及排出,卵巢不能夠正常的排出卵子,因而機體不容易受孕[8~10]?,F代醫學研究認為,月經后期是卵泡發育期,胞宮內經血相對空虛,這個時候,補腎之經血,能夠促進卵泡發育。腎是先天之本,溫養各臟,補腎可以補各臟腑之虛,配合活血化瘀,可以誘導成熟卵泡的排出。因此,治療要補腎活血,調節陰陽。
本研究所選方劑,柴胡、醋香附可以疏肝理氣、調經止痛,能夠改善氣血、興奮子宮;白芍、熟地黃、桑葚可以改善微循環,促進卵泡排卵;菟絲子、巴戟天、鱉甲能夠滋陰補腎,改善生殖內分泌,提高子宮內膜對胚胎的容受性,促進精子的通過。諸藥配伍,能夠促進黃體健全,早日妊娠。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卵泡數目多于對照組,PI指數、RI指數、子宮內膜厚度大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關研究表示,PI、RI指數不僅可用于評估子宮內膜容受性,還可決定胚胎移植數量,避免多胎妊娠發生;子宮內膜厚度可用于反映內膜功能狀態,適宜的厚度有助于胚胎著床,調查顯示,當患者子宮內膜厚度<5 mm時,妊娠概率幾乎為0,表明子宮內膜厚度可有效預測妊娠成功率;而于超聲下監測可清晰觀察子宮內膜與內膜下的低速血流圖像,且其具有的反向脈沖成像技術對于通過造影產生的非線性信號具有高度敏感性,可清晰顯示微血管并實際動態觀察內膜血流灌注情況,對于益腎舒肝湯治療無排卵性不孕癥的效果具有一定評價作用。但由于納入樣本量有限以及并未對無排卵性不孕癥患者進行遠期(5個月及以上)隨訪等因素導致本研究結果可能略有偏差且不夠全面,因此后續研究中應納入充足樣本量并將無排卵性不孕癥患者遠期隨訪結果納入研究范圍,以獲取更準確、全面研究結論,為臨床治療及效果評價提供更全面準確的依據。
綜上所述,益腎舒肝湯治療無排卵性不孕癥對患者超聲動態多參數的影響十分積極,可促進卵泡發育,增加子宮內膜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