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瑜 代全德 劉琴 楊紅 徐忠海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 商丘476100)
急性腦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又稱缺血性卒中,病因主要為腦部供血動脈出現粥樣硬化和血栓,導致急性腦供血不足,常發生在高血壓、高脂血癥、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礎疾病人群及吸煙、飲酒、肥胖等不良生活習慣人群[1]。ACI常見癥狀為突發語言表達及肢體活動能力下降、惡心、嘔吐等,個別患者可能有頭痛、耳鳴及視力障礙,嚴重者可能休克[2]。作為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體的可逆性拮抗劑,替羅非班(Tirofiban)是一種抗血小板凝集藥物,可以抑制血栓形成或縮小血栓大小。本研究將探討替羅非班在ACI患者治療中對神經功能、炎癥介質和免疫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進行ACI治療的7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8例。觀察組男16例,女22例,平均年齡(45.66±8.94)歲,平均病程(11.38±2.45)h。對照組男18例,女20例,平均年齡(46.78±7.89)歲,平均病程(10.64±4.21)h。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3]的診斷標準;(2)治療依從性較好;(3)發病后至接受治療時間不超過24 h。排除標準:(1)對本研究所使用藥物有過敏者;(2)急性心包炎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4)凝血功能障礙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氫氯吡格雷治療。阿司匹林腸溶片(國藥準字J20171021),口服,100 mg/d;硫酸氫氯吡格雷片(國藥準字H20193160),75 mg/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使用替羅非班治療。鹽酸替羅非班氯化鈉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41165),靜脈滴注,初始30 min給藥速度為0.4 μg/(kg·min),之后速度調整為0.1 μg/(kg·min),替羅非班用量達10 mg后,使用阿司匹林、氫氯吡格雷,用法用量同對照組。兩組均持續治療30 d。
1.3 觀察指標(1)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10 ml,取5 ml檢測兩組炎癥介質水平,包括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應蛋白(CRP);另5 ml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查兩組免疫功能,包括CD4+、CD8+、CD4+/CD8+、C3、C4。(2)于治療前后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對患者神經功能進行評估。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炎癥介質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TNF-α、IL-6、CRP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比對照組下降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炎癥介質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炎癥介質比較(±s)
?
2.2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比較 兩組治療后CD4+和CD4+/CD8+較治療前升高,C3、C4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CD4+和CD4+/CD8+高于對照組,C3、C4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后CD8+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比較(±s)
?
2.3 兩組患者NIHSS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后NIHS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比對照組下降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NIHSS評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者NIHSS評分比較(分,±s)
?
ACI的發病非常急,發病機制為腦動脈血管內皮細胞沉積和脂質斑塊沉積造成的血管壁損傷,而血管壁受損后易產生慢性炎癥和血栓,導致動脈管腔狹窄和急性血栓閉塞,進而導致急性腦組織供血不足[4]。大量研究發現,炎癥介質水平正常有助于調節神經保護功能,可改善血管內皮功能[5]。替羅非班能夠阻止纖維蛋白原與血小板的受體結合,阻止血小板交聯和聚集。在血管內皮受損狀態下,內膜蛋白暴露,使血小板被激活并附著于受損部位,在血漿凝血酶作用下使得血小板聚集。而替羅非班作為Ⅱb/Ⅲa受體拮抗劑,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功能,在數小時內即可起作用,能夠更好地保護患者血管功能,縮短開展手術需要的時間;該藥可逆性強,停藥4 h后,血小板的功能能恢復50%,對患者后期可能出現的出血傾向具有良好預防作用。替羅非班作為非肽類的分子,對細胞內蛋白質參與的生物化學過程不會產生直接干擾,對機體危害和副作用都比較?。磺姨媪_非班的特異性強,靜脈注射5 min后抑制率即可高達90%,停藥后血小板功能能夠迅速恢復。有大量研究表明,替羅非班聯合肝素進行治療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出血概率,替羅非班與瑞替普酶聯合使用能夠提高溶栓再通率,降低臨床不良事件的發生率[6]。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前TNF-α、CRP、IL-6水平相似,觀察組患者經過替羅非班治療后,炎癥介質TNF-α、CRP、IL-6較對照組顯著下降。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比較,觀察組患者治療后CD4+、CD4+/CD8+上升,且觀察組CD4+、CD4+/CD8+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C3、C4水平在治療后均有所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NIHSS評分較對照組患者下降顯著(P<0.05),提示觀察組炎癥介質水平、免疫功能和神經功能改善較對照組顯著。
綜上所述,替羅非班在治療ACI患者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炎癥介質水平和神經功能,并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疾病狀況,在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