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杰
(河南省洛陽新區人民醫院腦三科 洛陽471023)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以反復發作于面部三叉神經區的陣發性劇烈疼痛為特征的腦神經疾病[1~2]。患者刷牙、洗臉、說話等面部運動均會引發撕裂樣、電擊樣、刀割樣劇烈疼痛,如不及時治療會導致病情加重,增加患者痛苦,危害其身心健康,甚至會引發自殺行為。射頻熱凝術是目前治療三叉神經痛的常用方法,利用射頻儀發出的電流促使引發痛感的神經無法將痛感傳導給大腦,從而達到治療目的[3]。但不同溫度的射頻熱凝術對三叉神經痛的止痛效果也會產生影響。本研究分析不同溫度射頻熱凝術對雙側三叉神經痛患者疼痛程度及復發率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于我院就診的80例雙側三叉神經痛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0例。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59~78歲,平均年齡(72.50±5.60)歲;病程4~18個月,平均病程(10.50±2.50)個月。研究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60~79歲,平均年齡(73.24±5.14)歲;病程5~18個月,平均病程(10.64±2.32)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獲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且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研究組采用70℃射頻熱凝術治療,患者以仰臥位行CT引導,Hartel前入路實施卵圓孔穿刺,采用0.5%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57816)局麻,從雙側口角外側2.5~3.0 cm處進針22G長為10 cm的穿刺套管,利用CT掃描引導,對進針方向進行調整,從穿刺路徑到達卵圓孔,如回抽無腦脊液及血液后,連接射頻電極,誘發支配區的放電樣疼痛,采用參數為50 Hz、1 ms、0.1~0.2 V,再用1.5%利多卡因0.2 ml局麻,射頻溫度為70℃,脈沖時間180 s,如患者仍有局部疼痛,可調整針尖對其進行70℃射頻熱凝術。對照組采用75℃射頻熱凝術治療,治療方法與研究組一致,將溫度設置為75℃即可。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比較兩組治療前、治療后1周、1個月、2個月、3個月、6個月的疼痛程度,總分10分,得分越高則疼痛越嚴重[4]。(2)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6個月的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量表,包括軀體、心理及社會功能和物質生活4個維度,得分越高則生活質量越好。(3)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及治療后12個月內的疾病復發率。并發癥包括咀嚼肌無力、面部麻木、角膜反射減弱。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程度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VA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治療后1周、1個月研究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2個月、3個月、6個月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程度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程度評分比較(分,±s)
?
2.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后6個月研究組GQOLI-74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s)
?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及復發率比較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7.50%,低于對照組的2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1年內疾病復發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及復發率比較[例(%)]
雙側三叉神經痛發病機制較為復雜,目前尚未明確。中樞病因學說認為丘腦區、大腦皮層運動區異常放電是引發該疾病的重要原因。患者常出現數秒或數分鐘疼痛,呈周期性發作,給患者生活和工作帶來嚴重負面影響,降低患者生活質量[5]。目前,射頻熱凝術是治療雙側三叉神經痛的常用方法,可以有效減輕疼痛[6~7]。射頻熱凝術可有效緩解三叉神經痛的疼痛程度,效果較顯著,但溫度60~95℃不同,關于其溫度選擇尚無統一標準。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1周、1個月VAS評分較對照組低,治療后6個月GQOLI-74各維度評分均較對照組高,并發癥發生率較對照組低(P<0.05),兩組1年內疾病復發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與75℃射頻熱凝術相比,70℃射頻熱凝術療效更佳,可有效緩解疼痛,提高生活質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和疾病復發率。姚鵬等[8]研究結果表明,過高溫度雖可以減輕患者疼痛感,但會導致耳聾、失明、上瞼下垂及永久性面癱等并發癥,給患者日后生活造成巨大影響。因此,選擇相對較低的溫度,可以有效減少并發癥發生,降低疾病復發率[9]。王培學[10]研究提出,70℃與75℃射頻熱凝術均可以有效治療雙側三叉神經痛患者,但相比而言70℃療效較佳,可以有效減少面目麻木等并發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與本研究結果基本相符。
綜上所述,不同溫度射頻熱凝術均可以治療雙側三叉神經痛患者,其中70℃射頻熱凝術對患者疼痛程度緩解效果更好,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質量,降低并發癥及復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