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監測數據顯示,近期全國生豬價格和豬肉價格均呈現持續回落態勢。
2020年連續上漲的豬肉價格,為何在2021年持續下行?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分析認為,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從供給角度看,國內生豬產能在持續恢復,生豬存欄量持續增加。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4月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增長1.1%,連續19個月增長,同比增長23%,相當于2017年年末存欄量的97.6%。
2.從養殖環節看,2021年3—4月,市場觀望氛圍濃厚,部分養殖企業選擇壓欄惜售。近期面對豬肉價格快速下跌行情,養殖盈利空間明顯縮小,養殖企業又急于出欄,導致生豬供應量比較充足。
3.從需求角度看,目前正處于豬肉消費淡季,豬肉市場需求相對疲軟。
在生豬產能持續恢復、市場需求不旺、養殖企業出欄意愿較強的情況下,預計后期生豬價格和豬肉價格總體上仍將保持穩中有降的走勢。但考慮到生豬價格已逐步逼近成本線,養殖企業集中度有所提高,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有所增強,預計后期生豬價格跌幅可能有所收窄,下跌空間也將很有限。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018年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前,生豬養殖成本每公斤約為12.5元,目前增加了4.5元,上漲36%。其中,玉米價格上漲導致生豬養殖頭均成本增加280元左右,其他如仔豬費用、人工費用等成本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豬肉價格未來的走勢,關鍵取決于豬肉供應是否有保障。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后一個時期豬肉供應量總體寬松。從生豬生產方面看,規模豬場從2020年年初的16.1萬家增加到目前的18萬家,規模豬場的新生仔豬數同比增長58.8%。若生產效率恢復到正常年份的水平,按1頭能繁母豬年提供出欄肥豬16頭計算,目前全國4300多萬頭能繁母豬可以實現出欄肥豬6.9億頭,已基本能夠滿足市場需求。5—7月全國規模豬場肥豬上市量同比增幅超過五成,豬肉市場供應量總體寬松。
隨著存欄量的穩步回升,豬肉價格逐步走低,加上生產成本上升,生豬養殖收益將大幅下降。據農業農村部定點監測,全國生豬平均養殖成本為每公斤17元,一些地方豬價已經跌至成本線附近。即使養豬還總體贏利,但利潤空間已經大幅收窄,一些外購仔豬育肥的養殖場(戶)已經出現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