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譚其驤如何界定“中國”

2021-12-13 17:26:43習罡華
民主與科學 2021年4期
關鍵詞:歷史

習罡華

譚其驤(1911—1992),字季龍,浙江嘉善縣人,中國歷史地理學科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譚其驤新中國成立前曾任教于浙江大學等高校,1950年起任復旦大學教授,隨后加入九三學社,并參與九三學社在上海的第一個基層組織復旦大學支社的組建工作,曾連續擔任兩屆復旦大學支社主委。今年是譚其驤誕辰110周年,筆者聊綴此文以紀念這位九三先賢和史學耆德。

美國媒介人士黎曼·阿伯特(Lyman Abbott)晚年撰寫回憶錄,說他身為兒童文學作家的父親臨死時說,人間所有教會的爭執,宗教的爭執,90%都是名詞之爭。而他發現他父親數學不好,原來最后那10%也是名詞之爭。名詞之爭即概念之爭。概念界定的重要性不惟在宗教領域如此,在一切領域都極其重要。《論語·子路第十三》說: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盵1]

從黎曼·阿伯特和孔子所言可知,正名或說概念界定是科學活動乃至社會良性運轉的開端;概念含混不清,必將導致歧義紛解,行為錯亂,甚至社會動蕩。

奧地利著名國際法學家凱爾森說:“‘國家的定義由于這一術語所指對象的多樣化而弄得很難界定。這個詞有時在很廣的意義上用來指‘社會本身,或社會的某種形式。但這個詞也很經常在狹得多的意義上用來指社會的一個特殊機關,例如政府或政府的主體,民族或其居住的領土。[2]在對前人觀點進行綜合分析之后,他從法學角度對國家的本質提出深刻見解:“國家是由國內的(不同于國際的)法律秩序創造的共同體。國家作為法人是這一共同體的國內法律秩序的人格化。從法學觀點來看,國家問題因而就是國內法律秩序的問題”;“國家領土的統一體,以及因而國家的領土統一體,是法學上的統一體,而不是地理、自然的統一體。因為國家的領土事實上不過是名為國家的那個法律秩序的屬地效力范圍而已。”[3]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上,曾有多種不同的國家形態和國際關系形式?,F代國家關系來源于歐洲17世紀初三十年戰爭之后建構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其行為主體是民族國家(nation-state)。民族國家要求具有明確的版圖(territory)和邊界(border)。譚其驤是一位在諸多方面具有開拓性貢獻的學術大師,本文不打算對他做全景式介紹,僅打算從國家版圖的角度,就大家熟悉而又陌生的“中國”概念,簡述他是如何來理解和界定的。

一、問題緣起

習近平主席說:“歷史研究是一切社會科學的基礎,承擔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使命?!盵4]歷史學是中國人一直以其無與匹倫的熱情予以研習的一門學問[5]。左圖右書是我國歷史學的傳統。我國歷史地理學科的前身是沿革地理,研究我國地方行政制度的沿襲傳承。比如講,漢晉時代的一級行政區劃是州,唐朝后期又稱道,宋代叫路,元明以后又稱行省或省。省以下的二級政區也時有變化。過去主要搞歷代政區沿革,也有些考證性的文字會涉及河流的變遷,但只是少量的。我國的地理學過去是歷史學的附屬學科,是為歷史學服務的。譬如讀歷史讀到某次重大戰役,就考證戰場在什么地方;古代黃河是流向天津后入海的,到宋代以后,黃河又東南流向徐州匯淮入海;此等種種,只是為讀史服務的。近代以來,西方的地理學傳進來以后,地理學才成為自然科學的專門學科,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為啥到宋代以后黃河不朝天津流,要朝山東流?它的影響如何?背景如何?現代地理學傳進來以后,不但要研究沿革,還要研究氣候、經濟、人口、物產,所以歷史地理學逐漸從沿革地理學演變形成現代歷史地理學。

譚其驤對“中國”的界定,來自一次偶然的問答。新中國成立后不久,毛澤東在一次會議上向著名歷史學家吳晗請教:“古地名‘鳴沙如今在哪?”他還說在閱讀《資治通鑒》時,手上最好能有一冊歷史地圖。吳晗當即想起清末民初的楊守敬,曾經編繪過一套《歷代輿地圖》(簡稱楊圖),其內容相當詳細,收錄清朝以前全部可考的縣級和縣級以上的行政單位、主要居民點、部落名以及河流、湖泊、山脈、山峰、運河、關隘等。但美中不足的是該地圖集是線裝本,共有34冊,使用起來十分不便。且楊圖不是按政區劃分,而是將一個朝代的版圖分割成幾十塊,并以北京為中心,根據自東向西、從北到南的次序排列,故翻閱起來頗為麻煩。更頭痛的是由于年代的差異,楊圖上的“今”與20世紀50年代的現狀相對比,山川河流、政區地名有很大不同,已無法滿足現代讀者的閱讀需求。因此,吳晗向毛澤東建議,將現在的地圖作為底圖,采用現代裝幀技術,改編重繪楊圖。毛澤東認為這個主意甚好,就將該項工作交給他負責。吳晗受命后,便成立以著名史學家范文瀾、尹達等組成的“重編改繪《歷代輿地圖》委員會”,并約請譚其驤承擔地圖的編繪工作,為此向復旦借調他進京主持該項目。

二、卅載工程

譚其驤接受重新編繪《歷代輿地圖》工作之后,原本打算用不長的時間,在北京完成這項任務。但開始工作后,發現問題并非如此簡單。首先楊守敬依據的底圖是胡林翼的《大清一統輿圖》,這在當時雖不失為一種比較精確、實用的地圖,但與今天精度較高的地圖相比,存在很大的誤差,投影方法也完全不同。因此要將楊圖上的古今地名輕易填入現在的底圖是不可能的。其次,楊圖所畫的范圍只限于歷代中原王朝,不包括少數民族建立的邊疆政權。而要正確反映我們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的歷代疆域、政區變化,僅僅出版一部漢族中央王朝的地圖集是不適宜的。另外,由于楊圖包括上下數千年,數以萬計的地名,要一一加以考訂修正,其工作量是十分浩繁的。[6]

我國歷史上下五千年,地圖集的編繪是一項宏大的工程,涉及很多學科,無論是氣候、植被、地貌、生物,還是政治、經濟、人口、文化,都要為其所用。單憑個人的力量,顯窮其畢生也不可能完成,這就必然要求調配各方面人才來合作完成。[7]因此,成立了以譚其驤為首領的中國歷史地圖編繪工作團隊(以下簡稱“譚其驤工作隊”)。

中國是一個史學國家,沒有哪個國家如此審慎地撰寫自己的編年史,也沒有哪個國家這樣悉心地保存自己的歷史典籍。[8]雖然我國歷代的方志汗牛充棟,其他典籍更是浩如煙海,但關于某個確切標準年代的山川道路、疆域建置卻不會有集中的記載。每條河流的走向變化,每個小鎮的名稱沿革,都要在堆案疊幾的故紙堆中查找、考證,最后呈現于地圖之上,點點滴滴之中容不得絲毫的馬虎和敷衍。作為項目主持人,譚其驤要審閱每一幅草圖,??泵恳粭l注解。對于學術水平的欠缺,他會耐心加以指點,而任何粗心大意造成的錯誤,必然要招致最嚴厲的責備。在編繪過程中,一絲不茍的態度逐漸成為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學風。[9]

1988年12月,由譚其驤主持編撰,數十位專家通力合作三十多年完成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公開本八冊出齊。這套巨著以歷史文獻資料為主,吸取迄至當時已發表的考古研究成果,收錄石器時代的重要文化遺址,自商周至清代全部可考的縣級和縣級以上的行政單位,邊區不設政區地帶的部族分布和其他各種地區名、居民點,還包括主要的河流、湖泊、山脈、山峰、運河、長城、關隘和海岸線、島嶼等。除中原王朝外,還包括各兄弟民族在邊疆地區建立的大小政權。所有的圖幅都以最近的地圖為底圖,分色套印,古今對照,每冊都編有地名索引。很明顯,這已經不是楊圖的改編修訂,而是一部新編的前所未有的大型歷史地圖集。[10]

三、何為“中國”

1981年5月下旬,中國民族關系史研究學術座談會召開。在會上,翁獨健問譚其驤,在編繪《中國歷史地圖集》時,是怎樣劃定各個歷史時期的中國的范圍?也就是說,對歷史上同時存在的許多國家地區和民族,他們是如何區別中外的?哪些算中國,哪些不算,標準是什么?

弗蘭茨·奧本海認為:“國家是世界史研究的對象,只有用世界史的觀點廣泛而周密地研究它的本質才能認識它。”[11]作為《中國歷史地圖集》的主編,譚其驤正是從世界歷史的角度來分析和解答翁獨健的問題:

《中國歷史地圖集》的編繪工作開始于1955年春。開始只要求把楊守敬的《歷代輿地圖》予以“重編改繪”,范圍準備一仍楊圖之舊,那時還沒有接觸到歷史上中國的范圍這個問題。

楊圖各時代都只畫中原王朝的直轄版圖,除前漢一冊附有一幅西域圖外,其余各冊連王朝的羈縻地區都不畫,更不要說與中原王朝同時并立的各邊區民族政權的疆域。所以楊守敬所謂《歷代輿地圖》,起春秋訖明代,基本上都只畫清代所謂內地18省范圍以內的建置,不包括新疆、青、藏、吉、黑、內蒙古等邊區。

編繪工作開始沒多久,我們就感覺到以楊圖范圍為我們的圖的范圍這種想法是不行的。新中國的歷史學者,不能再學楊守敬的樣兒僅僅以中原王朝的版圖作為歷史上中國的范圍。我們偉大的祖國是各族人民包括邊區各族所共同締造的,不能把歷史上的中國同中原王朝等同起來。我們需要畫出全中國即整個中國歷史的地圖來,不應只畫秦、漢、隋、唐、宋、元、明等中原王朝。

隨后我們就作出決定:圖名改為《中國歷史地圖集》,范圍要包括各個歷史時期的全中國。怎樣確定各個時期的全中國范圍,從此便成為我們不得不反復慎重考慮的一個首要問題。

我們是如何處理歷史上的中國這個問題呢?我們是拿清朝完成統一以后,帝國主義侵入中國以前的清朝版圖,具體說,就是從18世紀50年代到19世紀40年代鴉片戰爭以前這個時期的中國版圖作為我們歷史時期的中國的范圍。所謂歷史時期的中國,就以此為范圍。

不管是幾百年也好,幾千年也好,在這個范圍之內活動的民族,我們都認為是中國史上的民族;在這個范圍之內所建立的政權,我們都認為是中國史上的政權。簡單的回答就是這樣。超出了這個范圍,那就不是中國的民族了,也不是中國的政權了。

譚其驤工作隊認為,歷史上“中國”二字的含義并非固定不變,而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我們是現代的中國人,不能拿古人心目中的“中國”作為中國的范圍。先秦人心目中的中國,唐朝人心目中的中國,宋朝人心目中的中國,各不相同。且不提《詩經》等古籍中的“中國”是什么意思,簡單地說,拿“中國”兩個字表示我們國家主權所達到的范圍,這個觀念是鴉片戰爭之后才形成,基本上到晚清才形成。后一代人把前一代人的概念否定,不采用前一代人的概念,這是由來已久,自古而然的,沒有什么奇怪??偠灾?,我們是現代人,不能以古人的“中國”為中國。

既不能以古人的“中國”為歷史上的中國,同時也不能拿今天的中國范圍來限定歷史上的中國范圍。譚其驤工作隊認為,我們應該采用整個歷史時期,整個幾千年來歷史發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國為歷史上的中國。18世紀中葉以后1840年以前的中國范圍是我們幾千年來歷史發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國,這就是我們歷史上的中國。至于現在的中國版圖,已經不是歷史上自然形成的那個范圍,而是這一百多年來資本主義列強、帝國主義侵略宰割我國部分領土的結果,所以不能代表歷史上的中國的疆域。

為什么說清朝的版圖是歷史發展自然形成的,而不是說清帝國擴張侵略的結果?清朝的版圖的確是歷史發展自然形成的。我國跟沙俄不同,沙俄在16世紀以前,和烏拉爾山以東的西伯利亞、中亞細亞沒有什么關系,16世紀以后向東侵略、擴張,才形成現在這么大的版圖。但是在清朝以前,我國中原地區跟各個邊疆地區的關系長期以來就很密切,不但經濟、文化方面很密切,并且在政治上曾經幾度和中原地區在一個政權統治之下。

在五千年文明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國邊區各族和中原漢族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形成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僅僅依靠經濟文化的交流關系不夠了,僅僅依靠每一個邊區和中原的合并也不夠了。到17—18世紀,歷史的發展使中國需要形成一個統一的政權,把中原地區和各個邊區統一在一個政權之下。而清朝正是順應歷史發展趨勢,完成這個統一任務。

17—18世紀清朝之所以能夠在這么大的范圍內完成統一,這絕不是單純由于軍事實力很強,在軍事上取得一系列勝利所能夠做到。單純的、一時軍事上的勝利和軍事征服,如果沒有社會、經濟、文化基礎來支撐,統一不能持久。但是清朝在完成統一我國各族人民之后,鞏固下來了,穩定下來了。到19世紀中葉以后,遭遇帝國主義從東南西北各方面入侵,被他們侵占了一部分領土,但基本上還是維持下來。這是為什么?主要原因是中原需要邊區,邊區更需要中原,需要統一在一個政權之下,這對中原人民有利,對邊區人民更有利。

清朝的統一,實際上是先統一滿族地區,即廣義的滿洲;再統一漢族地區,即明王朝的故土;再統一蒙古族地區和蒙古族所統治的維、藏等族地區。主要是滿、蒙、漢三區的統一,這順應了歷史潮流。因為到16—17世紀時,漢滿蒙等中國各民族已經迫切需要統一。這一點,從明朝與女真部族即后來的后金的交往,明朝跟蒙古的交往可以看得很清楚。

那個時候中原的明朝和東北的滿洲、北方的蒙古,時而打仗,兵戎相見;時而通過和談規定明朝歲贈女真、蒙古多少物資,并進行互市。打也好,和也好,目的無非是女真人要拿人參、貂皮來換中原地區的緞布、糧食和農具,蒙古人要拿他們的馬來換中原布帛、粟豆和茶葉。歲贈互市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時,就打進來掠奪。一邊進行掠奪,一邊要挾舉行新的和議,增加歲贈。這說明邊區發展到16—17世紀時迫切需要中原地區的農產品和手工業品。當然,中原地區也需要邊區的人參、貂皮、馬匹等等。但是比較起來說,邊區更需要中原的物資。所以說,通過互市,通過戰爭,最后需要統一。因為統一之后,只要中原能用布匹、糧食等物資滿足邊區的需要,就可以平安無事,統一就可以鞏固下來。所以說,清朝之所以能造成大統一局面并且鞏固下來,是順應了歷史潮流,是歷史發展自然形成的。

有人說,清朝這樣大的版圖完全是內外擴張的結果,這不符合歷史事實。清朝對于蒙古用兵不能算是窮兵黷武,就像漢武帝對匈奴用兵不能算窮兵黷武一樣。他不對付匈奴,匈奴要打進來。唐太宗對付突厥也不能算窮兵黷武。同樣清朝對付準噶爾也是不得不然。在那時候,準噶爾氣勢洶洶,占領整個新疆、青海、西藏、外蒙古,矛頭指向清帝國統治下的內蒙古。如果不把噶爾丹打敗的話,那還得了?那就可能再次出現邊疆民族入主中原,即厄魯特入主中原,再來一次改朝換代。從當時情況看起來,清朝還是比準噶爾進步,讓清朝統治中原地區比準噶爾統治中原還是要有利。所以說清朝打敗準噶爾,不能說是窮兵黷武,這是你死我活的斗爭。清朝把準噶爾統治的地區一一收入版圖,這是為徹底打垮準噶爾而必須要采取的措施,不是存心要去征服這些地區。

清朝那時候并不是擴張主義者。清朝打敗準噶爾之后,阿富汗、浩罕、巴達克山等中亞的一些小國,曾經一度要加入清朝,但清朝拒絕了,僅僅把這些國家列為藩屬。以當時清朝的兵勢、兵威所加,要進一步向中亞擴展是完全有可能,但清朝并沒有這樣做??梢娗宄羞@樣的版圖,絕不是擴張,而是順應了歷史潮流。

所以說清朝在18世紀時形成的這個版圖是中國歷史發展的結果,以這個版圖來作為歷史上中國的范圍,是恰當的。有人主張拿今天的國土作為歷史上中國的范圍,那是不恰當、不應該的。如果那樣的話,豈不等于承認沙俄通過《璦琿條約》《北京條約》割讓的烏蘇里江以東、黑龍江以北地區,本來就不是我國領土嗎?事實上在清朝以前,這些地區已有幾百年是在中原王朝直接統治之下。

再如大漠以北的蒙古高原,現在屬于蒙古人民共和國。這個國家是不是歷史自然發展形成的呢?不是。歷史發展的自然趨勢是,蒙古地區不論漠南漠北都應該和中原地區聯系在一起。1911年、1921年兩次蒙古獨立,后面都有第三者插手,結果外蒙古分裂出去。這是帝國主義宰割中國的結果,不是歷史自然發展的結果,所以不能說歷史上的中國只包括漠南的內蒙古而不包括漠北的外蒙古,盡管我們現在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

歷史上所有的北方民族,匈奴也好,鮮卑也好,樓蘭也好,突厥也好,回紇也好,全都是同時分布在漠南和漠北。如果以當前國界為依據處理歷史上的民族,那該怎么辦?同一個政權統治之下的一個民族,漠北的不算中國,漠南的才算中國,這就沒法辦了。但如果采用1840年以前的清朝版圖為歷史上中國范圍,那就好辦。出現在漠南漠北的蒙古以及歷史上所有的民族,都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不能因為今天在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就不算歷史上中國的民族。當然,我們講中國史的時候應當把這些民族作為中國史上的民族;但我們也不反對蒙古人民共和國在寫它的歷史時,把這些古代民族寫成它的先民。

1840年以前有些跨國界的政權或民族或部族該怎么處理?其中最明顯的事例就是高麗。譚其驤工作隊是這樣處理的:以鴨綠江、圖們江為界的中朝國界,這是歷史自然形成發展的結果,沒有什么帝國主義插手。歷史上的高麗最早全在鴨綠江以北,有相當長一個時期是在鴨綠江、圖們江南北,后來又發展為全在鴨綠江以南。當它在鴨綠江以北的時候,把它作為中國境內一個少數民族所建立的國家,這就是始建于西漢末年、到東漢時強盛起來的高句麗,和我們看待匈奴、突厥、南詔、大理、渤海國一樣。當它建都鴨綠江北岸今天的集安縣境內、疆域跨有鴨綠江兩岸時,把它的全境都作為當時中國的疆域處理。但是到5世紀時,它把首都搬到平壤以后,就不能再把它看作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政權,就得把它作為鄰國處理。不僅它鴨綠江以南的領土,就是它鴨綠江以北遼水以東的領土,也得作為鄰國的領土。

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是世界上唯一文明延綿不斷的國家,歷史錯綜復雜。譚其驤工作隊認為,一定要分清楚漢族是漢族,中國是中國,中原王朝是中原王朝,這是不同的概念。1840年以前,中國版圖之內的所有民族,在歷史上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就是這么一條,沒有其他標準。新疆在宋朝的時候,是西州回鶻、于闐、黑汗等;在明朝時,在察合臺后王封建割據之下,分成好多政權,這是否就不是中國了?是中國,不過它與中原王朝分裂了。

分裂與統一,在中國歷史上經常出現。每一次由分而合,一般說來是疆域擴大一次。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統一是在秦漢時期。秦統一時北至秦長城,西邊只到黃河,根本沒有挨上青藏高原。漢朝的統一,西邊到玉門關,到青藏高原的湟水流域,比秦有所擴大。隋唐的統一又擴大一步,但是都趕不上清朝的統一,清朝版圖最大。而這個范圍并不反映清朝用兵的結果,而是幾千年來歷史發展的結果,是中原地區與邊疆地區各民族之間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密切聯系所自然形成的。

經濟文化的密切關系,還需要政治統一來加以鞏固。因此,需要特別強調,“中國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這句話并不是泛泛而談,少數民族對我國的貢獻確實很大,撇開經濟文化方面暫且不談,僅就形成這么大一個中國而言,少數民族特別是蒙古族、滿族確實貢獻很大。

回想一下,在12世紀中國分成七八塊,長江流域、珠江流域是南宋,東北和黃河流域是金,寧夏、甘肅的河西和鄂爾多斯一帶是西夏,云南是大理,新疆是西遼,西藏是吐蕃,蒙古高原上是蒙古各部、突厥各部。整個中國分成七八塊,每一塊中間還不統一。直到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祖孫三代的經營,才又出現一個大統一的局面,這個大統一的局面多么珍貴啊!

譬如云南,雖然漢晉時代為中原王朝統治所及,但是南朝后期就脫離中原王朝。到隋唐時候,是中原王朝的羈縻地區,不是直轄地區。這個羈縻局面也不能維持很久,到8世紀中葉以后,南詔依附吐蕃反唐,根本就脫離唐王朝。南詔之后是大理??偟膩碚f,從6世紀脫離中原王朝,經過差不多700年,直到13世紀才由元朝征服大理,云南地區又為中原王朝統治所及。

又如新疆地區,從8世紀后期起就脫離唐王朝的統治。唐朝人被吐蕃又趕出新疆,后來吐蕃人也維持不下去,維吾爾人進入新疆建立幾個政權??偠灾?,經過400多年,才由蒙古族征服西遼,使新疆地區和中原地區又同歸屬于一個政權。元朝的統治使中國長期分裂的各地區又合在一起。沒有蒙古的話,怎么能形成這樣強大的統一?

同樣,在明朝時,中國又進入一個分裂時代。明朝對東北遼東邊疆以外、對青藏高原地區的統治很薄弱,只是一種羈縻關系而已。明朝對東北邊疆以外女真各部的關系,也不能和元朝、清朝相提并論。與長城以外的韃靼、瓦剌,長期處于敵對狀態。明朝對新疆的統治更談不上,根本管不上,連新疆發生什么變化都不知道。所以明朝時期的中國又分成好幾塊。如果沒有清朝出現,這個分裂局面不知又要延續到什么時候。如果沒有清朝從努爾哈赤、皇太極,經過順治、康熙、雍正、乾隆這六代二百多年的經營,就不會出現18世紀我國大統一的局面。我們今天還能夠繼承下來這么大的一個中國(雖然被帝國主義宰割了一部分),包括這么多少數民族在內,不能不歸功于清朝。

所以,我們絕不能把中國只看成漢族的中國,而應是各族人民共同的中國。今天我們寫中國史,當然應該把各族人民的歷史都當成中國歷史的一部分。所以,歷史發展到今天,全國各個民族是在一個大家庭里,我們應該團結起來,共同抗擊外來的侵略,共同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為社會主義祖國的現代化而奮斗。

四、學術意義

《中國歷史地圖集》被譽為“新中國社會科學最重大的兩項成果之一”,對維護我國領土完整、開展生態治理、防災減災和地區開發等工作具有重大意義[12]。在晚清以前,我國實際上沒有嚴格的版圖概念,邊疆(frontier)、邊界(border)都是近代歐洲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發展出來的概念。中國歷史發展的變化很大,要確切地講哪個時間段里哪塊領土屬于中國,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講清楚,它有較復雜的歷史過程。但是畫歷史地圖,必須有條線,非得要有一個范圍,必須得有可操作性。譚其驤的觀點正是最具可操作性的,在今天這個時代,在國際交往上、在學術可行性上都是最可取的。

1959年,中國和印度的關系不好,中蘇關系也不好。當時,國外一些反華學者,專門寫文章講中國邊境問題,講歷史上中國國界始終是長城,長城以外的領土不屬于中國。這些說法在國內反響很大,史學界反響更大。那時,譚其驤課題組正在重編改繪楊守敬的《歷代輿地圖》,楊圖就是只畫中原王朝的,沒有東北、新疆、內蒙古、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如果還是按照楊守敬的格局,就坐實了那些反華學者的論斷。這個問題,從政治角度講,誰都會義正詞嚴地回答說中國應該是包括五十六個民族在內、多民族統一的國家,但是作為歷史學者,如何從學理上來論證、厘清中國歷史上的版圖呢?什么叫做歷史上的中國呢?譚其驤對歷史“中國”版圖的界定,絕不是應勢而為、如歷代御用文人按君主旨意捉筆代言那樣,而是長期潛心研究、深思熟慮后作出的最佳表述,是比較實事求是的。譚其驤對歷史“中國”版圖的界定,無論是從學術上來講,還是從政治上來講,都非常有理有利,特別在外蒙古問題、臺灣問題上更是如此。

注釋:

[1](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第141-142頁。

[2](奧)凱爾森:《法與國家的一般理論》,沈宗靈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年,第203頁。

[3]同[2],第233-234頁。

[4]習近平:《致第二十二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賀信》,《人民日報》,2015年8月24日,第一版。

[5](法)弗朗斯瓦·魁奈:《中華帝國的專制制度》,談敏譯,商務印書館,1992年,第57頁。

[6]譚其驤:《譚其驤自傳》,《文獻》1982年第1期,第171頁。

[7]《造就輝煌巨著的研究所——訪歷史地理研究所紀實》,《復旦》(校報),1990年10月24日,第2版。

[8]同5。

[9]同7。

[10]同[6],第171-172頁。

[11](德)弗蘭茨·奧本海:《論國家》,沈蘊芳、王燕生譯,商務印書館,1994年,第4頁。

[12]張曉鵬:《九三學社先賢譚其驤》,《民主與科學》,2019年第6期,第74頁。

(作者為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教授)

責任編輯:尚國敏

猜你喜歡
歷史
元旦的歷史演變
歷史重現
環球時報(2022-03-16)2022-03-16 12:17:18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
新歷史
全體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篡改歷史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九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7月
歷史上的5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午夜视频日本| 91福利免费| a毛片免费看|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美女毛片在线| 999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国产精品黑色丝袜的老师| 午夜视频www| 高清亚洲欧美在线看| 国产尤物视频在线| 日韩国产 在线| 国产91丝袜在线观看|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二区| 囯产av无码片毛片一级|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免下载|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国产黄色免费看| 全部毛片免费看|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日韩东京热无码人妻| 性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大全|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日韩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经典在线一区二区| 性欧美在线| 国产福利不卡视频|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香蕉伊思人视频| 第一页亚洲| 欧美成人aⅴ|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日韩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97综合久久|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性| 一区二区午夜| 不卡无码h在线观看| 91精品小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不卡| 免费网站成人亚洲|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日本日韩欧美|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大片免费| 毛片免费高清免费|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Aⅴ|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狠狠色综合网|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www.youjizz.com久久| 香蕉eeww99国产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中文| 被公侵犯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国产三级| 91在线播放免费不卡无毒| 日韩毛片免费|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二区| 国产精品开放后亚洲| 亚洲区一区|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有专无码视频| 亚洲精品男人天堂| 91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2019|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亚洲一本大道在线| 狠狠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