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文聯及各團體會員在市委、市政府、省文聯的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攬,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推進文藝精品創作,不斷加強隊伍建設,廣泛開展文藝惠民活動,積極引領和推動全市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主題創作 精心策劃造精品
圍繞脫貧攻堅、依法治市、抗震救災、抗擊新冠疫情、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三江新區建設和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建黨100周年等重大主題和節慶,精心策劃主題文藝創作活動。
培養人才 提升文藝原創力
堅持“請進來 送出去”培養文藝人才。邀請秦天柱、鐘顯金、石一楓等50余名著名文藝家到宜賓開展培訓講座,制定出臺《宜賓市文藝骨干人才培訓管理實施辦法》;選送文藝家分別到中央美院、清華大學、陜西美術學院學習進修;延伸工作手臂,團結引導新文藝組織;積極推薦文藝家和文藝作品到中、省參評參選;連續4年在宜賓日報、宜賓晚報開設專欄宣傳文藝家近100人。5年來,全市新增國家級會員41名,共計174名,新增省級會員213名,共計886名。
佳作頻現 唱響時代主旋律
通過開展主題創作和文藝人才培養,5年來,全市文藝佳作不斷涌現。紀錄片《羅哲文與古跡》《李莊紀事》《宜賓非遺》分別獲第23屆、第24屆中國電視紀錄片十佳十優評選活動“年度收藏作品”“十佳作品紀錄片”,《李莊紀事》《宜賓非遺》被中央檔案館永久收藏,《最后一公里》等5件作品分別獲四川省十四屆、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雜技節目《中國結》等4件作品獲第九屆巴蜀文藝獎,劉火等17人的作品入選省文聯年度百家“推優工程”。
文化惠民 凝聚發展正能量
開展“結對子 種文化”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明確12個市級文藝家協會、56名文藝家分別與94個(名)基層單位(個人)結對幫扶,每年“新春送福”到萬家、酒都攝影大講壇、酒都音樂大講壇、“講舞壇”、市民文藝夜校、文藝“六進”等各類文藝惠民活動100余場次,贈送書畫作品近萬幅,開展文藝演出500余場次,組織名家文藝講座500余場次。
開展交流 擴大城市影響力
采取“引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通過縱向和橫向雙重出擊,積極開展各類對外交流展示活動,用藝術的形式宣傳宜賓。自2015年起,與自貢、瀘州、內江三市文聯成立“川南文藝聯盟”,持續開展“川南文藝風”系列活動近20次。與川渝兩地26家文聯成立川渝文藝聯盟,2021年與17個地市州區縣文聯舉辦“兩江文脈·紅色巴蜀”文藝采風創作展覽研討系列活動,舉辦全國竹文化書法創作活動、全國攝影大賽、三省四地慶祝建黨100周年主題攝影作品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