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青


【摘 要】目的:探究晚期癌癥患者應用多維度疼痛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納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80例晚期癌癥患者進行研究,根據隨機排列法進行分組,包括常規組40例,予常規護理;干預組40例,基于常規護理實施多維度疼痛護理干預。結果:干預組疼痛緩解率為82.50%,高于常規組62.50%(P<0.05);干預后,干預組SAS評分低于干預前,且低于同時期的常規組(P<0.05)。結論:多維度疼痛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緩解晚期癌癥患者的疼痛情況及焦慮情緒,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晚期癌癥;癌痛;多維度疼痛護理;焦慮
Applic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pai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Li Xiaoqing
Yangmei Group General Hospital,Shanxi Yangquan 045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ulti-dimensional pain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Methods:80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20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y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arrangement method, including 40 cases in the routine group, who were given routine care; 40 cas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ulti-dimensional pain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routine nursing.Results:The pain relief rat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82.5%,which was higher than 62.5% of the routine group(P<0.05);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SAS scor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he intervention,and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outine group in the same period(P<0.05).Conclusion:Multi-dimensional pai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pain and anxiety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is significant.
【Key?Words】Advanced cancer;Cancerpain;Multi-dimensional pain nursing;Anxiety
相關數據表明,晚期癌癥的癌痛人數占全球確診癌癥伴癌痛患者的90%,其中能夠得到有效緩解的僅占26%[1]。隨著醫學模式的不斷發展,臨床治療癌癥不再局限于延長患者的生存周期,而是將重點延伸至提升生活質量上。常規護理是緩解癌癥患者疼痛的重要手段,但多以藥物鎮痛為主,干預不夠全面。多維度疼痛護理干預主要是從生理、心理、社會等多個維度進行干預的一種護理模式,能夠為患者提供更為全面、更具針對性、個性化的護理服務。為進一步探究該護理模式應用于晚期癌癥患者中的效果,將本院接收的80例患者納入研究,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80例晚期癌癥患者納入研究,根據隨機排列法進行分組,包括常規組40例,干預組40例。納入標準:均經病理或細胞學檢查確診為晚期癌癥;預計生存期≥2個月;根據《癌癥疼痛診療規范(2018年版)》評估為中、重度疼痛,疼痛(NRS)評分≥4分[2];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標準:經臨床確診為良性腫瘤者;合并認知障礙者;合并嚴重的器官功能損害者;合并其他疾病導致的疼痛者。常規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40歲~50歲,平均年齡(44.23±4.19)歲。干預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40歲~50歲,平均年齡(44.09±4.12)歲。兩組基礎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常規組:常規護理。包括用藥指導、健康教育、病情監測、疼痛評估等。
1.2.2 干預組:基于上述護理實施多維度疼痛護理干預。⑴生理維度。①藥物鎮痛:對患者的疼痛程度、癥狀進行評估,了解其對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及耐受程度,根據“三階梯療法”指導患者個性化用藥,記錄其疼痛出現的時間及持續的時間,注意在階段性鎮痛過程中可遵醫囑結合患者的疼痛情況適當增減藥物劑量。②物理鎮痛:取熱水袋用濕毛巾包裹,對疼痛部位進行熱敷;或對疼痛部位進行按摩、外敷清涼油等。⑵心理維度。使用親切、溫和的態度加強與患者的交流,鼓勵其積極面對疼痛;列舉科室成功鎮痛的案例,強調保持愉悅心情的重要性;在日常護理過程中使用暗示性語言,暗示患者的病情有所改觀。⑶環境維度。加強對家屬的健康教育,鼓勵其積極配合到患者的護理中,多給予患者陪伴與鼓勵。當患者癌痛明顯時,可鼓勵其進行放松,即通過看書、寫字、聽音樂等方式轉移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鼓勵患者多參與戶外活動,包括散步、打太極等。
1.3 觀察指標
(1)疼痛緩解程度:干預2個月后采用NRS量表對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評估,總分0分~10分,分值越小,疼痛越輕。根據疼痛緩解四級分類法進行評估:完全緩解:NRS評分為0分;部分緩解:NRS評分≤3分;輕度緩解:NRS評分4分~6分;無效:疼痛無變化。疼痛緩解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之和。(2)心理狀態:于干預前(就診時)、干預后(干預后2個月)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估,包含20個條目,每個條目1分~4分,評分≥50分代表存在焦慮情緒[3]。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疼痛緩解程度的比較
干預組疼痛緩解率為82.50%,常規組為62.50%,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2 SAS評分的比較
干預后,干預組SAS評分較干預前降低(P<0.05),且降低程度大于常規組(P<0.05),見表2。

對于晚期癌癥患者而言,腫瘤侵犯或壓迫神經,并破壞器官功能,引起局部的炎癥、壞死;臨床治療過程中疼痛部位需要調節,經信號通路傳至中樞神經而產生較為明顯的疼痛。癌性疼痛不僅會引發患者較為強烈的應激反應,還會促使其出現焦慮、抑郁、悲觀等消極情緒。隨著現代護理學的發展,不僅需要消除患者生理上的疼痛,還需加強對患者精神、心理層面的關注,最大程度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
本研究顯示干預組疼痛緩解率高于常規組,提示多維度疼痛護理干預在緩解患者疼痛方面效果更為顯著。在多維度疼痛護理干預中,主要從生理、心理、環境3個維度進行干預。通過三階梯藥物鎮痛能夠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個性化的鎮痛方案,并結合物理鎮痛強化鎮痛效果;通過心理疏導、加強鼓勵、使用暗示性語言等多種心理護理方式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疼痛;通過加強家庭支持、營造良好的護患溝通氛圍能夠加強對患者的心理支持,并鼓勵其通過參與業余活動以調節自身的心態,正確面對疼痛,從而有效緩解疼痛。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干預2個月后,干預組SAS評分較干預前降低,且低于常規組,提示多維度疼痛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在心理維度中,通過交流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給予滿足;通過列舉成功案例幫助患者正視癌癥,利于提升其治療信心;通過心理暗示能夠緩解其不良情緒。樊勵[4]等研究結果顯示與本研究相符,進一步證實多維度疼痛護理干預在緩解疼痛方面的優勢。
綜上,對晚期癌癥患者實施多維度疼痛護理干預能夠緩解其不良情緒及改善疼痛情況,幫助患者建立一個良好的身心狀態,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君.疼痛護理聯合臨終關懷在晚期癌癥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20,29(14):2669.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衛辦醫函號).癌癥疼痛診療規范(2018年版)[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8,23(10):937-944.
[3] 李娟娟.多維度疼痛護理干預在晚期癌癥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1):148-150.
[4] 樊勵,林延,吳淑蕊.多維度疼痛護理干預在晚期癌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26(17):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