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遼寧省沈陽市總工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全總、省總和沈陽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黨政有部署、工會有行動,職工有所需、工會有所應,緊緊圍繞服務振興發展、服務職工群眾,將“創新服務”貫穿于工會工作全過程、各方面,開創全市工會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推動沈陽新時代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作出新的貢獻,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一是堅持政治建會,切實保持和增強工會組織政治性。牢牢把握工會組織是政治組織、政治性是工會組織本質屬性這一根本原則。自覺堅持黨領導的政治制度,積極履行工會組織政治責任,始終堅守工會工作政治方向。
二是堅持服務立會,充分體現工會工作先進性。切實把服務振興發展、服務職工群眾作為工會工作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牢固樹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思想,牢固樹立以職工為中心的思想,牢固樹立支持服務企業發展的思想。
三是堅持開門辦會,始終突出工會工作群眾性。著力打造聯系廣泛、上下貫通、開放包容的新時代工會工作格局。充分利用黨政資源優勢,不斷強化工會系統貫通聯動,始終堅持問需職工,注重發揮基層工會作用。
四是堅持改革強會,有效激發工會工作發展活力。始終把改革創新作為推動工會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永恒主題。持續深化工會改革創新,持續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
五是堅持從嚴治會,著力打造忠誠可靠的工會組織。牢牢把握黨建引領、依法履職這一工作主基調。強化黨建意識,強化法治意識,努力建設讓黨放心、讓職工滿意的工會組織。
一是圍繞履行工會組織政治責任,構建職工思想政治引領體系。堅持正面教育、宣傳引領、文化凝聚,不斷提高職工隊伍思想政治覺悟。抓實職工宣傳教育工作,教育引導職工群眾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始終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讓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積極營造良好社會風尚。加強職工文化建設,培育健康文明、昂揚向上、全員參與的職工文化。抓牢工會意識形態工作,牢牢掌控職工思想政治引領制高點。
二是圍繞深化改革創新,構建工會組織建設體系。堅持以組織覆蓋、工作覆蓋為目標,不斷改革創新工會組織建設方式、運行機制和工作模式,切實提升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響力。加大建會入會力度,最大限度地把貨車司機、網約工、快遞員等新領域新業態從業人員吸收到工會組織中來,力爭新發展會員15萬人以上。加強動態建設管理,動態掌握工會組織和會員變化情況。強化工會活力建設,推動基層工會組織真正建起來、轉起來、活起來。著力打造智慧工會,進一步提升工會工作信息化、智慧化水平。
三是圍繞建設高素質勞動大軍,構建職工技能素質提升體系。堅持培訓、競賽、晉級、激勵一體化人才培育機制,推動全市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高技能人才隊伍。抓實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不斷把改革向縱深推進、向基層延伸。優化職工技能培訓工作,培養高精特尖特別是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技能人才。廣泛開展“當好主人翁、建功十四五、振興爭先鋒”主題勞動和技能競賽活動,評選一批技術大王、技術標兵、優勝選手。激勵職工創新發明,促進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四是圍繞保障改善民生,構建職工服務幫扶體系。堅持以職工需求為導向,拓展服務職工新載體,順應職工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服務職工就業5萬人次以上。加強困難職工幫扶,對符合建檔條件的困難職工全部及時納入檔案。深化職工互助保障,提高職工互助保障的覆蓋面和受益度。推進走訪慰問常態化、特色化,及時把黨政關懷和工會溫暖送到職工心坎上。強化職工集體福利保障,不斷提高職工集體福利保障水平。
五是圍繞建設和諧勞動關系,構建職工權益維護體系。堅持依法依規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凝心聚力解決好職工群眾的實際問題,促進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職工群眾。健全源頭參與機制,促進事關職工群眾重大利益問題從法規制度層面得到根本維護和解決。強化企業民主管理,推動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體系。深化工資集體協商,推動集體協商工作提質增效。加強勞動關系監測預警,有效預防和化解勞動關系矛盾。抓好職工勞動保護,有效保障職工勞動健康權益。加大普法宣傳力度,積極營造學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圍。深化“女職工特別關愛行動”和“女職工維權行動月”活動,切實維護好女職工的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
六是圍繞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構建職工服務陣地體系。堅持會、站、家一體化建設,形成各具特色、布局合理、全面覆蓋的工會服務矩陣,暢通服務職工“最后一公里”。統籌謀劃推進各類陣地建設,制定全市工會新時代“職工之家”服務陣地體系建設規劃。突出各類服務陣地特色和功能,建立服務陣地電子地圖,打造形象一致、功能錯位、便于查尋的服務陣地格局。全力抓好重點服務陣地建設,同步推進職工急需的各類服務陣地建設,搭建服務陣地體系“四梁八柱”。
深入開展“主題月”活動。牢牢把握“創新服務”這條主線,針對各個月份的季節特點和工作重點,研究確定了保障防疫、勞模宣傳、勞動競賽、建會攻堅等12個月工作主題,做到月月有主題、處處有創新、事事有成效。全力抓好服務職工“十件實事”。整合推出職工醫療綜合互助保障項目,重疾病種由11種增至30種,提高部分賠付標準,更好保障職工會員醫療健康權益;建設職工線上福利保障平臺,為全市職工群眾提供普惠化、個性化優惠服務;打造電子會員服務卡,拓展線上線下服務功能,惠及全市職工會員;建設工會“紅娘工作室”,舉辦“會緣有約”線下聯誼活動,解決青年職工婚戀難問題;建設沈陽新業態“職工之家”,為農民工、快遞小哥等新興群體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推動建設一批示范性“職工書屋”,為職工群眾“閱讀經典,傳承文化”提供良好環境;支持建設一批車間班組“工間活動站”,為企業職工生產間隙提供文體活動場所,打造一線職工“溫馨港灣”;建設線上線下就業服務平臺,促進困難職工等“五類”群體充分就業,實名制安置職工5000人;組織三輛“大篷車”深入基層企業開展送文化藝術、送技能培訓、送維權服務活動,滿足基層職工多樣化、個性化需求;開展免費健康體檢活動,為苦臟累等崗位一線職工免費體檢1萬人以上,保障他們的身心健康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