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勇
去年大年三十晚上,我從一個微信群發現武漢金銀潭醫院的醫護人員因交通停運,下班步行回家需要4個小時,希望有車接送。當時,一個護士陸續發了4次用車需求,直到凌晨都沒有人應答。金銀潭醫院是救治新冠肺炎重癥確診患者的定點醫院,想到這些白衣戰士堅守一線,冒著生命危險搶救生命,我很想幫幫他們。
大年初一清早,我將車開了出來,怕家里人擔心,就說是去單位值班。因為家里經濟壓力比較大,節假日值班有補助,我每年春節都會去值班。我的第一個乘客就是那位叫了4次車都沒有人應答的護士。“沒想到真有人敢來接我。”她感動地說,她知道大家都很害怕。雖然也做了很多心理建設,但當那位護士坐上車的時候,我還是立刻緊張起來,我的腿發抖,時不時莫名地抖一下,抖了一天。
盡管很害怕,那天我還是接送了30多人,那是微信群里的全部需求。這些醫護人員都要給我車費,我沒要。如果為了賺錢,我才不冒這個險呢。我是這么想的:接送一位醫護人員能幫他節省兩小時,接送30個人,就能節省60個小時。醫護人員的60個小時能救很多人。
第二天,我又接送了大約60位醫護人員。從清晨5點到凌晨1點,跑了300多公里。用車需求增加了,我一個人實在完成不了,就在各個微信群招募志愿者。讓我驚喜的是,不少人參與進來。我們很快組建起30人的志愿服務車隊,沒日沒夜地跑,沒多久就跑壞了3輛車。
我們的舉動感動著醫護人員,他們也在感動著我們。口罩一般戴4個小時,他們卻戴6個小時,將省下來的送給我們。我們冒著生命危險接送他們,他們同樣冒著生命危險保護我們。我突然覺得,我們和醫護人員之間成了生死之交。
一周以后,政府安排了通勤車,解決了金銀潭醫護人員出行的用車問題,我們就將精力放在醫護人員的其他需求上。
接送醫護人員途中,我發現他們就餐也不方便,不少人都會去路邊商店買一箱泡面帶回去。一天,我看到一家快餐店在營業,就自費買了8份盒飯送給醫護人員。我想解決他們的就餐問題,到處想辦法,終于找到一家便利店,店主主動提出每天免費供應1500份盒飯。我喜出望外,醫護人員和志愿服務的司機都有熱飯吃了。
央視報道了我的故事后,很多有各種需求和愿意捐款捐物的人都找到我,各種信息都匯集到我這里。我身邊聚集了一批志愿者,服務對象達4000人,都是援鄂醫療隊隊員,他們分住在十幾家酒店。
2月中下旬,天氣依然寒冷。一些醫護人員來得匆忙,沒有帶足生活用品。統計和購買醫護人員需要的用品非常繁瑣,我們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上海醫療隊需要醫用鞋套,武漢沒有,我得知葛店有貨,趕緊開車趕往葛店,金銀潭醫院的出行證明讓我一路暢通無阻,我趕在斷檔之前將醫用鞋套交到了醫護人員手中。疫情期間不能開空調,醫護人員做手術時需要穿羽絨坎肩,我們到各大商超尋覓,將能找到的全部買下,送給他們。
還有理發、手機維修等,醫護人員有什么需求,我們都會想辦法去解決。很多醫護人員寫信感謝我,一位護士說,或許你從來沒有進過隔離病房,但你的所作所為不亞于任何一名逆行的白衣戰士。我們守護生命,你們守護我們!
疫情期間,為了避免影響家人,我一直以公司值班室為家。2月7日早上7點,母親給我打電話說,外公去世了。不巧的是,當天早晨200多名醫護人員用車需求還沒有著落。我對母親說,我回不去。當時又急又難過,一個護士打電話安慰我,我一下子撐不住了,哭了半個多小時。第二天就是元宵節,視頻里兩歲的女兒抱著手機不肯撒手,隔著屏幕跟我親了又親,我別過頭去,眼淚又流了出來。
霧霾終于消散,武漢疫后重生。抗疫之戰一路走來,從單槍匹馬到“志愿紅”迅速集結,我深深感到,面對生死考驗,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總是能舉國同心,戰勝艱難險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