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炳順 鄭 偉 鞏鐵崢 賈志瑞
河北省是我國產棉大省,植棉面積和棉花產量在內地省份位居第一,棉花曾是河北省重要農作物,是我省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
河北省棉區屬于黃河流域棉區,日照充足,氣候適宜,生產的棉花色澤好、長度較長、細度適中,綜合品質優良,適合紡織企業生產高檔產品,是紡織企業配棉降低成本、生產優質產品的優質原料,深受紡織企業歡迎。
近年來,受國家棉花產業政策調整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我國內地省份棉花種植面積逐年減少,河北省也是如此。據河北省統計局統計,2018年全省種植面積近210.4千公頃,產量近23.9萬噸;2019年全省種植面積近203.9千公頃,產量近22.7萬噸;2020年全省種植面積近189.2千公頃,產量近20.9萬噸。盡管河北省棉花種植面積和產量逐年減少,但相比其他省份,河北省仍為內地第一產棉省。黃河流域棉花主產省份種植占比見圖1。

圖1 黃河流域棉花主要生產省份種植占比
河北省棉花種植主要集中在邢臺、邯鄲、滄州、衡水、唐山等5個市。邢臺主要集中在威縣、廣宗、南宮等3個縣;邯鄲主要集中在邱縣、曲周、成安等3個縣;滄州主要集中在東光、吳橋等兩個縣;衡水主要集中冀州、故城、棗強、武邑等4個縣;唐山主要集中在豐南。河北省主要棉區占比情況如表1。

表1 河北省主要植棉市、縣植棉面積占比表
自2005年棉花檢驗體制改革開始至2012年棉花檢驗體制改革完成,河北省共有新體制棉花收購加工企業257家,隨著近幾年棉花種植面積及產量逐漸減少,加工能力嚴重過剩,收購與銷售價格倒掛,企業經營非常困難。為此,有許多棉花收購加工企業關停倒閉,到2020年僅存113家。據統計,2018年河北省尚有棉花收購加工企業187家,其中115家開門生產;2019年河北省棉花收購加工企業數減至146家,其中108家開門生產;2020年僅存113家,只有57家開門生產。
近3個年度省內棉花收購加工企業參加公檢情況見圖2。

圖2 2018—2020年度省內棉花收購加工企業參加公檢情況統計圖
2018—2020年度,河北省地產棉儀器化公檢量呈逐年下降趨勢。對比2018—2020年度河北省棉花產量發現,棉花收購加工企業送檢積極性不高,加工量要遠大于送檢量。
依據近3個年度以來的地產棉儀器化公證檢驗數據和2020年度棉花質量監測數據,對河北省近3個年度的棉花品質各項指標進行分析。
2020年度棉花質量監測共抽取35批次樣品,涉及邢臺、邯鄲、衡水、滄州、保定、唐山等6個地市,25家棉花收購加工企業和紡織用棉企業。
2020棉花年度棉花質量監測和近3個棉花年度河北省棉花顏色級公檢結果匯總見表2。

表2 2018—2020年度河北省鋸齒加工細絨棉顏色級占比統計表
2018年度,四級以上白棉占比47.1%,三級以上白棉占比44.5%;淡點污棉占比46.5%,二級以上淡點污棉占比44.9%。2019年度,四級以上白棉占比51.6%,三級以上白棉占比49.2%;淡點污棉占比47.7%,二級以上淡點污棉占比46.8%。2020年度,四級以上白棉占比87.9%,三級以上白棉占比86.7%;淡點污棉占比11.8%,二級以上淡點污棉占比11.5%。2020年度質量監測,四級以上白棉占比61.2%,三級以上白棉占比60.0%;淡點污棉占比35.3%,二級以上淡點污棉占比35.3%。
數據表明,河北省棉花以白棉為主,且白棉比例逐年提升,三級淡點污棉及淡黃染棉逐年減少。
2020棉花年度棉花質量監測和近3個棉花年度河北省棉花軋工質量公檢結果匯總見表3。

表3 2018—2020年度河北省鋸齒加工細絨棉軋工質量統計表
通過匯總分析可見,河北省棉花軋工質量以中檔為主,且中檔比例逐年持續穩定提升,軋工質量基本穩定。
2020棉花年度棉花質量監測和近3個棉花年度河北省棉花長度公檢結果匯總見表4。

表4 2018—2020年度河北省鋸齒加工細絨棉長度統計表
2018年度28mm以上長度級占比56.50%,27mm級占比37.54%。2019年度28mm以上長度級占比46.44%,27mm級占比47.77%。2020年度28mm以上長度級占比35.64%,27mm級占比56.49%。2020年度質量監測28mm以上長度級占比20.01%,27mm級占比56.47%。
2020年度28mm以上長度級占比與2019年度28mm以上長度級占比相比減少了10.8個百分點;2019年度28mm以上長度級占比與2018年度28mm以上長度級占比相比減少了10.06個百分點。而2020年度質量監測28mm以上長度級占比僅為20.01%,且26mm長度級占比達到了23.52%。
河北省棉花近幾年來長度逐漸變短,2019年度以前28mm以上長度級居多,占主體地位;2020年度27mm長度級占主體地位,26mm長度級占比達到了23.52%。平均長度值整體呈逐年下降趨勢。
需要說明的是,本年度棉花質量監測工作是從2021年4月份開始的,棉花收購加工已接近尾聲,此時河北省氣候比較干燥,棉花收購加工企業沒有加工預調濕設備,加工時易造成棉花纖維斷裂,對棉花長度有一定的損傷,因此26mm長度級較往年偏多。
2020棉花年度棉花質量監測和近3個棉花年度河北省棉花馬克隆值公檢結果匯總見表5。

表5 2018—2020年度河北省鋸齒加工細絨棉馬克隆值統計表
2018年度C2占比67.12%;B1、A、B2綜合占比32.82%。2019年度C2占比39.62%;B1、A、B2綜合占比60.19%。
2020年度C2占比44.19%;B1、A、B2綜合占比55.80%。
2020年度質量監測C2占比18.82%;B1、A、B2綜合占比81.17%。
以上數據表明,河北省棉花馬克隆值級近兩年以B2為主,B2為主體馬克隆值級,C2逐年減少。棉花可紡性逐年提高。
2020棉花年度棉花質量監測和近3個棉花年度河北省棉花斷裂比強度公檢結果匯總見表6。

表6 2018—2020年度河北省鋸齒加工細絨棉斷裂比強度統計表
2018年度S3、S2、S1綜合占比98.34%。
2019年度S3、S2、S1綜合占比99.80%。
2020年度S3、S2、S1綜合占比99.31%。
2020年度質量監測S3、S2、S1綜合占比100%。
河北省棉花斷裂比強度比較穩定,以S3、S2居多,有利于棉紡企業紡紗。
2020年度棉花質量監測和近3個年度河北省棉花長度整齊度公檢結果匯總見表7。

表7 2018—2020年度河北省鋸齒加工細絨棉長度整齊度統計表
2018年度U3、U2、U1綜合占比96.32%,其中U3占比76.89%;
2019年度U3、U2、U1綜合占比98.04%,其中U3占比78.22%;
2020年度U3、U2、U1綜合占比96.36%,其中U3占比76.25%;
2020年度質量監測U3、U2、U1綜合占比91.77%,其中U3占比77.65%。
上述數據表明,河北省棉花長度整齊度比較穩定,長度整齊度比較好,以U3居多,U3占主體地位,有利于棉紡企業紡紗,提高了棉紡企業棉花利用率,降低了企業成本。
通過對河北省棉花品質各項指標充分分析,可見2020年度河北省棉花質量整體穩定,棉花軋工質量適中,棉花顏色級較好,長度比往年略短,馬克隆值適中,斷裂比強度較好,長度整齊度較高,是棉紡企業和其他用棉企業的優質原料。
河北省的土壤、天氣氣候、日照等天然條件適合棉花種植,棉花質量優異。20世紀90年代前后,棉花長度基本在29mm以上(28mm及以下長度級很少),棉花細度適中,成熟度較好,非常適合紡織企業生產高檔產品,棉花品質在全國聞名,很受國內外紡織企業歡迎。然而近年來,河北省棉花品質有所下降,主要集中在顏色級、長度和細度等方面,究其原因有多種,一是國家棉花產業政策調整、農村勞動力向城市流動、棉花種植勞動力投入高、植棉利潤率較低等因素,致使內地棉農植棉積極性受挫,植棉面積逐年下滑;二是棉農在棉花種植管理上缺乏科學管理,重產量輕質量;三是棉農采摘棉花后不分等級存放,而是混等級存放,“一棵棉”式的存放方式普遍存在;四是多數棉農不直接向棉花收購加工企業交售籽棉,而是由棉花販子交售,棉花販子在收購棉農籽棉時,故意將高品質棉花和低品質棉花摻混;五是棉花收購加工企業沒有嚴格執行“一試五定”,沒有嚴格執行分等級收購、分等級存放、分等級加工。
為了遏制河北省棉花品質下降的趨勢,有效提升河北棉花質量,河北省纖維質量監測中心建議,一是全面推行內地九省份監管棉入庫公檢,實現棉花目標價格補貼精準化,有效提高棉農植棉積極性,振興河北省傳統產棉區,比如邯鄲、邢臺、衡水、滄州等。充分發揮這些棉區土壤、氣候等優勢;種植棉花也有利于保護上述4個產棉區的地下水資源,這4個產棉區地下水資源嚴重匱乏,政府希望當地農民種植節水作物,而棉花正是節水農作物。二是加強對棉花收購加工企業相關技術人員的技術培訓,加大棉花標準宣貫力度。三是充分發揮專業纖檢機構的技術支撐作用,監管部門應加大對棉花收購加工企業的監管力度,在監管中要充分利用纖檢機構的技術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