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范佳 汕頭市生態環境技術中心
某養殖農場總占地96000m2,配套建設飼料儲存罐、糞污處理設施、消毒室、危廢間等輔助工程及公用工程。
項目所在區域的SO2、NO2、CO平均值都可以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的規定,但O3、PM10、PM2.5平均值卻無法符合二級規定,經分析后表明污染物濃度超標現象主要發生于冬季。
項目糞肥發酵車間與污水處理站所生成的大量惡臭氣體,因此選用生物除臭塔處理,達標后經排氣筒排放到大氣中。經核算,有組織排放的NH3、臭氣濃度可以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標準限值。養殖區及其他區域產生的以無組織形式排放惡臭氣體,也能滿足該標準限值。大氣評價等級確定表見表1。

表1 大氣評價等級確定表
由表1可知,項目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等級為二級,在項目防護距離范圍內無敏感點,能夠滿足防護距離要求。項目各污染物下風向最大濃度均小于標準要求,無組織廢氣能夠做到廠界達標。綜上所述,項目對大氣環境影響較小。
由于項目地表水不外排,因此不對進行區域水污染源調查工作。廢水主要來自雞舍沖洗廢水、生活污水和反滲透排水。根據項目工程分析項目雞舍沖洗廢水為集中式,產量為90m3/次,廢水種類主要以沖洗廢水為主。
項目中生成的廢物將全部進入污水處理站解決,處理工藝為“調節池+厭氧+好氧+沉淀池+消毒”。處理過程完成后的出水用于工廠綠化和周圍農田灌溉,非灌溉期農田不能消納項目產生污水,企業于污水處理區配套建設一個有效容積為500m3非灌溉期清水池,非灌溉期出水儲存在清水池內,待灌溉期時用于農田灌溉。
當污水處理站出水超標時,將會關閉出水口,并把出口的廢水導入調節池內,未經處理的廢水不會直接排入到廠區附近的水體中,杜絕了水環境事故的發生。
通過調查該項目對地下水產生影響的途徑主要包括:①雞舍、污水處理站、糞肥發酵車間、危廢間等防滲措施不當導致污水下滲對周圍地下水造成污染。②場區污水管道不嚴密從而大致的污水外滲。
項目屬于較敏感區,結合評價工作等級分級標準,確定地下水評價等級為三級,評價范圍為≤6km2。根據評價結果可知,項目地下水水質較好,能夠滿足《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III類標準。在做好各項防滲措施的情況下不會對周圍地下水造成明顯影響,對灌溉區地下水影響較小。
該養殖場東、南噪音很大,主要來自污水處理站、糞肥發酵廠房的風機、泵類等產生噪音,所以需要做好該場東、南噪音管理,降低噪音對外界的危害。項目中距離養殖場東、南面最近的敏感目標是1000m外某村,但噪聲在經距離減弱后對該村的危害微乎其微。
現狀檢測結果顯示,項目廠界周邊的監測值均未發生噪聲超標現狀,東、西、南、北廠界均能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二類國家標準,建設項目噪音對外部噪音危害較小。
為了避免固廢嚴重污染環境,對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充分處理,采取安全、合理、健康的方式處理,以最大限度減少對環保的不良影響。項目固體廢物產生及處理情況見表2。

表2 項目固廢產生處置情況
由表2可見,工程對產生的固體廢物100%得到處置和綜合利用。同時,該項目危廢不易揮發或廢棄,可暫留危廢間,不致對自然大氣環境產生危害。該項目的生活廢棄物均由廠區固定垃圾箱和垃圾桶接收,并加蓋放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固體廢物暫存間設置在密閉建筑物內,不會因降雨產生淋溶廢水,因此也不會對地表水環境產生不可接受的影響。廠區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暫存處、危廢間都采取了相應的防滲處理,對地下水環境影響較小。
綜上分析,項目將根據工業生產固體廢物污染的產生狀況及需要制定合理的解決對策,工業生產固體廢物污染的接收、貯存和運輸等環節須嚴格遵循《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l8599-2001)及修改單等的有關技術標準。在加強監管并落實好各種污染物防治對策的前提條件下,對環境的直接影響相對較小。
養殖場屬于污染影響型,根據評價等級,在養殖區范圍內布設了3個表層樣點。評價結果見表3。

表3 土壤質量評價結果
由表3可知,各監測因子均不超標,表明養殖區所在區域土壤環境良好,目前尚未受到污染。對土壤現狀進行綜合評價,結果見表4。

表4 土壤綜合評價結果
根據表4結果,項目監測點位土壤環境屬優等水平,項目生產排放的污染物對廠區土壤影響很小。
項目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有污水處理站、糞肥發酵及養殖過程產生的惡臭氣體,由風機引入生物除臭塔處理達標后排放,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對于無組織廢氣,通過在養殖區使用除臭劑、強化養殖區消毒措施、加強通風、加強廠區衛生管理、提高飼料利用率、產生臭氣的單元采用加蓋密閉等方式防治。
項目產生的廢水以雞舍沖洗廢水為主,產生量為90m3/次。廢水中的污染物主要為有機污染物,且懸浮物和氨氮含量較高,各類生產廢水中COD、BOD5等值不同,處理難度大,直接排放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廢水中各種污染物的濃度。此外,養雞場中雞的活動規律是按生物鐘來的,故存在水質水量的波動,故采用“調節池+厭氧+好氧+沉淀池+消毒池”工藝。
項目采取多級廢水處理工藝,整體的綜合處理效果較好,各項污染物均能夠得到有效去除,能夠達到《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旱作標準。因此,項目廢水處理措施可行。
項目主要噪聲源有風機、雞鳴聲、污水處理站設備等,噪聲級別為60~100dB(A),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強對雞舍的管理、降低噪聲源、控制傳播途徑、合理布置廠區等。項目噪聲治理措施技術成熟可靠,符合技術可行和經濟合理的原則,措施可行。
通過分析證明,項目的環境風險水平可以接受,廠址選擇可行,且符合清潔生產、達標排放、總量控制的原則。從環境保護角度分析,項目的建設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