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立足科技創新引領,以健全工作機制、搭建創新平臺、夯實科技基礎、推動成果轉化、強化應用研究和加強隊伍建設為主要抓手,高質量推進科技興糧,為保障全省糧食安全和糧食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健全科技創新工作機制。緊緊圍繞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綠色促發展、以科技增效益為落腳點,對標“科技興糧”“科技興儲”需求,把準糧食科技動向,立足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不斷完善科技創新工作機制。積極爭取發改、科技、財政等相關部門創新項目和專項資金,激發創新活力和動力,保護基層創新積極性,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環境。
著力搭建科技創新平臺。統籌協調區域科技資源和力量,充分發揮本地區大型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優勢,搭建糧食行業科技創新平臺、創新聯合體等。聚焦“天府菜油”行動,搭建形成了5 個產學研合作平臺,組建產業創新聯盟,構建起市場需求與產品研發、生產加工與消費流通等環節的“紐帶橋梁”,塑造“科技興糧”產學研合作新機制,提升產業創新力和市場競爭力。推動省糧油批發中心與四川師范大學聯合組建“綠色儲糧暨智能物流聯合實驗室”、省糧油監測站與中儲糧成都儲藏研究院聯合組建“四川省糧油儲藏與質量安全聯合實驗室”、省食品發酵研究院與豪吉集團、仙特米業聯合組建“四川東方主食產業技術研究院”,圍繞綠色儲糧、智能倉儲、質量監測、主食加工等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等,各類創新主體積極開展科技研究和技術交流,在糧食行業轉型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了引領、示范作用。
突出夯實科技創新基礎。堅持建管并重,爭取省財政資金15億元大規模建設綠色低溫儲備庫,550萬噸已投入使用發揮效益、100萬噸正在建設中,同時統籌建設“倉頂陽光”、加速構建“智慧川糧”。推進安全、綠色、智能、精細倉儲科技創新,加強綠色低溫儲糧及儲糧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探索使用物理、生物源儲糧藥劑等綠色防護技術。印發《四川省綠色低溫儲糧技術研究匯編》,出臺《低溫儲糧技術操作規程》地方標準,為低溫儲糧技術規范運用提供科學指導,不斷提升低溫儲糧效益,推動低溫綠色儲糧技術可持續應用和發展。
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研究,新研制投放市場的鮮濕面、半干面、冷凍面反響良好,開發實驗的氣凝膠新型糧倉隔熱氣密材料效果明顯。《基于綠色低溫儲糧技術實現免熏蒸的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獲得科技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技助力經濟專項資金支持,項目正在加快實施。《“天府菜油”質量安全溯源監測及預警評估關鍵技術研究》《濃香型“天府菜油”特征風味質量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獲得省科技廳支持,圍繞土壤改良、品種培育、工藝改進、品質控制及副產物綜合利用等關鍵環節開展協同研究,解決四川省油菜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助推“川字號”油菜產業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強化應用引領科技發展。加強優質糧食質量和安全科技創新。應用推廣“中國好糧油”“天府菜油”系列標準、完善糧食質量控制作業系列標準和評價手段,組織相關科研院所和企業制定“四川好糧油”標準體系、“天府菜油”特征風味質量控制關鍵技術與應用示范研究。結合“國家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突破快速檢測技術瓶頸,開發糧食收購現場快速自動采集和質量檢測設備。
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突出人才戰略地位,著力培養行業科技領軍人才和優秀創新團隊,建立“糧油產業專家庫”和“糧食行業技能拔尖人才庫”、“天府菜油”服務團等。加強糧油和儲備專業人才培養,強化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探索建立人才引進、培養、評價、激勵機制,弘揚“工匠精神”,不斷提升行業科技人才的業務能力。支持糧油企業開展科技創新,培育企業優秀技術創新團隊,吸納各類人才服務糧食和儲備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