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山東局深入貫徹國家局黨組“兩決定一意見”和“五句話”總體要求,全面落實全國科技和人才興糧興儲工作經驗交流會精神,不斷取得新成效。
山東局高度重視科技和人才工作,統籌謀劃,雙向發力,相融互促。成立局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科技和人才興糧興儲領導小組,下設工作專班,簽訂責任書,劃定路線圖,明確時間表,以有標必奪、逢旗必扛的高標定位和務實舉措,推動國家局有關工作部署在山東局落地生根。同時,以科技和人才為重要內容,在全局范圍內開展規范化建設。開發會議和考核APP 軟件,通過現場推進會、觀摩考核會,做到試點工作有“責任狀”,過程督導有“時間表”,觀摩考核有“成績單”,總結表彰有“榮譽書”。制發《干部交流辦法》《干部培訓辦法》等45 項制度文件,為工作提供有力支撐。2021年以“鞏固、深化、提升”為主線,開展“規范化建設鞏固年”“履行監管職能深化年”“能力素質提升年”活動,細化分解17 個方面54 項措施。
信息化助力。建成視頻會議暨應急指揮平臺。建成溫濕度預警系統,實現實時在線監測。開發使用智能用電監管平臺,保證能源合理分配節約安全,全面推廣使用電子垛卡。設置雙光譜熱成像和人臉認證準入系統,有效提升技防水平。
標準化提升。自主研發《一種基于多約束條件智能生成箱體裝載方案的方法》,有效解決貨物鐵路運輸偏載問題,取得發明專利,填補市場空白。使用標準化倉儲籠存儲物資,大幅提高作業效率和管理效能。著力攻關行業通用技術,開展有關箱式托盤技術標準、物資混裝裝卸操作標準編制。
拓寬入口增人才。針對干部隊伍缺編率達67%、第一學歷本科僅為13.5%、梯次斷檔等突出問題,2021年申報38 名事業單位人員招聘計劃,針對性補充有關方面專業人才,保障履職需要。
提升素質強人才。落實國家局能力素質提升方案,堅持“專家授訓”“以干代訓”,邀請糧食、法律等方面專家組織開展“糧油監管視頻培訓班”。全員參與糧棉考核、監管清查等重點任務,在打硬仗、扛重活、攻難關中錘煉真本領。建立“上下掛、跟班學、實踐練、紀實評”工作機制,選派5名優秀干部參加國家局考核、巡視,3 名處級干部到基層掛職鍛煉,1 名干部援疆,2 名“第一書記”駐村幫扶,梯次調配、上下交流各層級干部23 人次。
扭住關鍵活人才。強化“領頭雁”作用發揮,對機關10 個處室負責人進行定崗定位,選優配強7 個基層單位領導班子。在接續完成干部晉升職級基礎上,提拔重用17 名處級干部,輪崗交流30 余人次,實現了干部資源的優化配置,激發了工作活力。
優化環境聚人才。完善目標考核辦法,打破崗位和身份限制,績效分配向一線傾斜,與貢獻掛鉤。局機關和三三四處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單位,所屬單位實現省直文明單位全覆蓋,局機關和三家事業單位在省績效考核中獲評優秀等次,干部職工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不斷增強。
強化黨建舉措,提升政治引領力。開展“爭優秀、建四強、創五好”活動,在年度考核等工作中成立臨時黨支部,簽訂廉政協議書,以有力黨建舉措引領高效履職。
強化基因傳承,提升思想凝聚力。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重要指示精神,建成國家糧儲山東局紅色基因紀念館,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定時組織“主題黨日”“政治生日”、黨建共建等活動,重視加強新入職人員教育,用儲備紅色基因教育人、激勵人、鼓舞人。
強化協同聯動,提升監管保障力。圍繞“業務共促、隊伍共建、人才共用”,與省糧食和儲備局簽署《糧食儲備協同監管協議》,與財政部山東監管局簽署《監管協作機制備忘錄》,優勢互補,形成合力。
強化儲地共建,提升發展融合力。與浪潮集團、金鐘集團建立科技協作關系,與山東商務職業學院等院校搭建合作平臺,安排2 名干部參與省安全生產專項督導,牽頭組建由151 名同志組成的山東執法督查專業人才庫,著力提升轄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