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原為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縮寫,直譯為知識產權。近年來,IP已成為企業界、學界及傳媒界的熱詞。與品牌依賴于產品或服務的特點不同,IP是根植于文化的。“景德鎮”曾經是頂級的瓷器品牌代號,已形成瓷器文化認同,形成IP。但如今的景德鎮卻不復往日雄風,導致景德鎮瓷器產業蕭條的因素除了瓷土資源枯竭之外,還有產品創新力不足、人才流失嚴重、品牌影響力下降等。景德鎮瓷器產業的歷史表明,“瓷業興于其手工藝時代的強者衰于機械化時期的弱者”。[1]在手工業時代,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精良。工業革命后,瓷器為了適合大眾需求,除了追求工藝外,更要講究效率。目前,景德鎮瓷器存在市場混亂、資源枯竭、品牌影響力下降,以及業態單一等問題。因此,重構景德鎮瓷器IP顯得十分必要。
由于高嶺土資源的枯竭,2009年景德鎮被國務院列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為保護生態環境,景德鎮市高嶺村已采取措施禁止采挖高嶺土。制瓷所用胚土大部分都是從外地購買的。資源枯竭型城市存在產業結構單一、地理位置偏、生態破壞嚴重及資源依賴性強等特點。景德鎮正是受制于瓷土原料的枯竭,使得傳統制瓷產業規模不斷萎縮,而新的與瓷器相關的產業又未成型。
景德鎮瓷器以不斷創新的技術而領先于行業,精湛的制瓷技藝讓世人贊嘆。但如今制瓷技術的“高地”已屬于日本和歐洲。日本瓷的科技含量高,其產品強度、耐劃度、熱穩定性及鉛鎘重金屬溶出率等指標都領先國際。日本瓷在很多領域被廣泛應用,餐具、刀具、茶具、飾品及汽車發動機等,如此廣泛的應用領域既體現了日本瓷器極高的技術含量,也側面說明了日本瓷器技術的不斷創新。技術是產品的生命,只有技術不斷創新才能孕育新的生命。如今,景德鎮瓷器仍以手工生產為主,而日本等制瓷技術先進的國家或地區早已運用機械設備和信息技術來生產陶瓷,具有生產成本低、精密度高等優點。
與產品有關的品牌包括區域品牌、企業品牌以及產品品牌,三者構成產品品牌體系。產業區域通常是產品的生產地或交易集散地,該地區與產品有關的資源、文化、技藝及產業結構可直接影響區域品牌。景德鎮憑借其制瓷歷史、瓷器文化、制瓷傳統,以及瓷器產業等因素形成了強大的區域品牌,使人們對景德鎮瓷器產生認同感。但是,這種認同感更多的是基于人們對景德鎮瓷器文化的認同,而不是產品本身的認同。從這一點看,“景德鎮”這個區域品牌的影響力依然很強。由于技術和原材料不足,景德鎮瓷器的品質優勢在逐漸下降,產品品牌影響力也略顯不足。
如今,在景德鎮各大瓷器商城里,銷售的瓷器大多是德化瓷、淄博瓷、吉州瓷等外來瓷,但幾乎所有在景德鎮出售的瓷器上都寫著“景德鎮制”或“景德鎮產”。不僅如此,在景德鎮銷售的瓷器還存在同樣的瓷器但價格卻相差很大的現象,這令消費者在購買瓷器時難以選擇。
人才是產業發展的基礎,當前各地在競相引進優秀人才,出臺吸引人才的政策。景德鎮近年來也吸引了很多“景漂”前來創業,為景德鎮陶瓷創意添磚加瓦。景德鎮陶瓷產業提升需構建“三大高地”,人才高地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2]景德鎮陶瓷大學是中國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大學,也是景德鎮培養陶瓷業人才和科技創新的搖籃,該校培養出了秦錫麟、唐自強、戴榮華等數十位陶瓷藝術大師。利用景德鎮陶瓷大學建設陶瓷學科專業,形成陶瓷人才聚集地,該校在陶瓷科研方面不斷創新,為景德鎮陶瓷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景德鎮雖然擁有悠久的制瓷歷史,但如今在陶瓷的選料、加工、設備更新及品牌建設等方面需要改進。景德鎮陶瓷企業“規模小、經營分散、抗風險能力弱、技術水平差”的特點嚴重束縛了陶瓷產業的發展。景德鎮的制瓷企業和院校應走出去學習,與世界一流的陶瓷企業交流,學習先進的制瓷工藝和企業經營理念。因此,景德鎮可由政府部門牽頭,組建由高校專家、企業人才為主的陶瓷研學團隊,前往國外進行學術交流,組織年輕陶藝人去國外陶瓷科研機構進修。
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以下簡稱瓷博會)自2004年舉辦以來,為推廣景德鎮陶瓷文化和吸引瓷商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每屆瓷博會,來自世界各地的瓷商和游客多達數十萬人次,也由此奠定了景德鎮瓷器交易集散中心的地位。因此,政府部門應加大對假冒產品的打擊力度,工商部門可成立陶瓷打假隊,不定期巡查陶瓷市場,發現有以假亂真行為的企業,應進行嚴格處罰,實施群眾有獎舉報。同時,鼓勵企業申請品牌商標,建立企業誠信體系,對陶瓷產品明碼標價,減少虛浮報價。只有清除了市場上假冒偽劣的產品,消費者才能放心購買。
開發具有當地特色的旅游路線和陶瓷產品。只有將景德鎮的陶瓷文化、陶瓷技藝與當地的民俗節慶相融合,才能把景德鎮旅游的軟實力做大、做強,從而為產業轉型開辟一條新的路徑。
據統計,以景德鎮瓷器為題材的影視劇大約有50部,較為知名的有《青花》《祭紅》《瓷魂》《正陽門下》等。將影視IP跨界到瓷器上,既要考慮劇情演繹,也要考慮受眾對瓷器產品的需求,只有將兩者有機結合,才能產生“爆點”。景德鎮以出產精美餐具而聞名,由此,可以選擇一檔美食類綜藝IP進行合作,如《舌尖上的中國》《向往的生活》《星廚駕到》等,受眾在觀看制作美食的同時也會被節目里所用到的精致的餐具所吸引。
“沉浸式體驗”是一種忘我的全身心感官體驗,即利用VR技術、人機交互技術、人工智能技術,以及360°全息投影技術共同作用形成的類似“智能穿戴”效果的體驗。瓷器制作時間跨度長、工序流程復雜,如能運用科技手段打造陶瓷制作的“虛擬現實”場景,在科普的同時還能增加趣味性。而且,利用VR技術再現古代御瓷燒制場景,可讓人們產生跨越時空的“沉浸式體驗”感。
景德鎮陶瓷產業的發展受高嶺土資源枯竭、技術創新力不足,以及品牌影響式微等因素的制約,使該產業的發展進入瓶頸期。但是,景德鎮陶瓷文化,產、學、研體系及創作氛圍仍然具有一定的優勢。利用這些現存的優勢對景德鎮陶瓷IP進行構建,以技術促新品,以IP贏市場。將傳統制瓷技藝與休閑旅游、VR虛擬現實、影視動漫、綜藝節目等進行跨界融合,形成新的文旅產品。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命運取決于產業轉型是否能夠成功,景德鎮既要對傳統陶瓷技藝進行升級改造,生產出品質更優和個性突出的陶瓷產品,又要做到適銷對路,還要做好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工作,打造一個陶瓷文化氛圍濃厚、創業條件良好、環境美麗的陶瓷旅游集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