槃寧

一
說出來可能沒人信,智力正常、一家三口一直住在一起,甚至爸媽都很少出差的我,小時候不太認識我爸。
代表事件是我七八歲時一個周六的晌午。那日天氣晴朗,萬物被日光籠罩,我媽難得離開我的視線,去學校上新報的培優班,而我換好衣服,被勉強從被子里爬起來的爸爸帶出門吃早餐。我們從家走了足足半小時,來到了一家豆漿店。
后來據我爸說, 他覺得步行街最熱鬧,那次是專門帶我去玩的。很可惜我辜負了他,因為路遠,他又沒有牽著我,我一直跟在他屁股后頭走,腦袋里忽然冒出一個念頭:“我要跟這個有點陌生但不是壞人的叔叔去吃飯了?!?/p>
那時候我年紀小,臉皮薄,既然是“叔叔”,點餐時也不敢放開了點,只禮貌地說:“我吃什么都可以?!薄澳歉乙粯映远節{油條吧。”他說出中老年人的標配,我望著旁邊桌上小朋友正大快朵頤的炸排骨飯垂涎欲滴,終是點頭答應了。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要在那時大膽并肯定地說:“我要排骨飯。”不給我就發脾氣。
對此則離奇的記憶,我媽篤定是因為我爸當時一下班就回書房打游戲,完全不關心我。我爸當然不認。而我其實無所謂,反正我和我爸的關系本來就很淡。
我討厭我爸是有理由的,而且這個理由刻骨銘心。那時候我已經讀初中了,我爸戒掉了煙和游戲,我跟他也熟悉了起來。
在一個普通上學日的晚上,我爸不知道是因為藏了幾天的臭襪子沒洗,還是說錯了什么話,被我媽揪住不停地數落。我聽不下去,“拔刀相助”:“哎呀,多大的事,我爸這不是挺好的?”話音未落, 我媽就把風口轉向了我:“還不是因為你不好好學習……”
“對,都是你!”半天沒吭聲的我爸,居然瞬間和我媽統一了戰線,并且在發現戰火已經不會再蔓延到他后,溜回臥室,舒舒服服地躺在了大床上。一旁弱小又無助的我愣了很久。
從那天起,我發現但凡我不影響到我爸,他就能對我和顏悅色;反之,他面容一擰,數落起我來,戰斗力比我媽有過之而無不及。為此我十分心涼,揪著這一點數落了我爸無數次。每次我一提,他就露出一副又氣又無奈的表情。
從初三起,我開始覺得他這樣也挺好。畢竟小孩子才需要疼愛,大孩子只想著玩。我和我爸的關系就是從那時逐漸緩和的。
初三面臨升學壓力,每個家長都恨不得按著孩子拼命地學,包括我媽,但除了我爸。那段時間姥姥摔斷了腿住進醫院,媽媽又不放心我,每天辛苦地兩頭跑,晚上10 點看著我上床睡覺才出門。而我媽一走,我爸就會來敲我的門,我從床上一躍而下,催他用DVD 給我放他偷偷幫我買的《哈利·波特》,姥姥住院了6天,我沒心沒肺地看完了前6 部。
有時他會陪我一起看, 但大部分時間他都坐在旁邊玩自己的,好像我和我爸的相處模式一直都是這樣。比如,我媽讓他帶我出去散步,他就趁機在小攤上喝牛肉湯,而我坐在他旁邊吃我媽深惡痛絕的薯片……
到了高中,我變本加厲。彼時因為學業緊張,我爸已經徹底淪為我的“車夫”——每天早上6 點多送我,晚上8 點整接我。于是每天7 點30 分上晚自習時,我就偷摸著在座位上給他發短信:我想吃某某家的比薩。
“怎么又吃?”“哦?!?/p>
要說我爸的優點,也是有的,他跟得上潮流,讀得懂這個“哦”字代表我要生氣了,于是晚上饑腸轆轆的我拉開車門,就能聞到比薩的香。
他不僅給我買,回家我吃不下我媽做的那些健康的、保留著食物本身味道的煮菜,他還要幫我編瞎話:“奶奶做的包子,我給她帶了兩個,她吃過了?!蔽彝敌?,他看到就沖我做鬼臉,我白他一眼,就回屋里看小說了。
那些小說也是用他給我的零花錢換來的,有時候他還得替我藏著,不止小說、雜志,還有喜歡的少年給我寫的情書和我寫的故事。可能是我爸不愛管我,我對他便不藏著掖著,我的感情史他全都一清二楚。高二學校讓家長進課堂監考,我還一心給他指:“你看第3 組第4 排?!?/p>
那段時光真溫柔,好友特別羨慕:“你跟你爸真親近啊,我和我爸都沒話說?!蔽伊⒖谭瘩g,因為在那時的我眼里,我和我爸只是合作關系:我需要家人分享少女心事,而他是為了息事寧人,怕我媽罵我的同時殃及他。他不是真的愛我。
我的猜測很快就得到了驗證。上大學后,我一直自己兼職賺生活費,偶爾想要旅行才找我爸贊助。經常是我給他的微信大號發消息要錢,下一秒他就用微信小號若無其事地問我吃了沒,就算只給了我幾百元,幾個月后也會在他口中變成我“坑”了他好幾千塊錢。
我不想理他,但又躲不開,誰讓好多我最愛的事情,都是他陪我做的。
他陪我看過三次演唱會。我人生中第一次看演唱會在上海,那時候我住在無錫,很近,而他在遙遠的北方城市。演唱會一般都會進行到很晚,我怕來不及回學校,他便坐綠皮火車跑來陪我,舟車勞頓換我半兩心安。
后來又一次演唱會臨近時,一向不下雪的城市忽然雪大得攔停了數輛高鐵,路上的積雪沒過小腿。我爸陪我換了幾趟車,折騰到晚上,我仿佛一個機器人,跟著他走到奧體中心,冰天雪地里,恍惚的我以為又到了雪鄉,我進去看時,他就一直等在外面。
最后一次是我去南京某音樂節,5 月的風里已卷著熱浪,原本說會有免費班車,但客流量太大,主辦方沒安排好,一班車要等兩個鐘頭,于是我爸又開著車跑來了。那天下著大雨,音樂節結束得不是很晚,我們回到家時卻已經是深夜兩點了。
那之后我再也沒勁折騰了,當初視若珍寶的演唱會,現在我竟然有點想不起現場的景象和歌手唱的歌了,但所有的背景歷歷在目。
于是我終于找到了跟我爸和平相處又能略顯親密的方式,就是絕不提錢,只在許多個深夜,他無所事事地癱在沙發上時,我對他說一句:“我餓了。”
“這么晚了,別吃了。”
“哦。”
過一會兒,廚房就飄起飯菜的香氣。這時我會錯覺回到了中學時光。所謂爸爸的愛,是不是就是周遭一切都在飛速改變,他卻一直都在那里的心安呢?
直到他偷偷摸摸地說了一句“噓,別把你媽吵醒了”打斷我,看著他這副模樣,我就知道,小說里那種如山般深沉的父愛我是體會不到了。他不是英雄,就是一個有著各種缺點和優點的普通人。有他這個簡簡單單的玩伴陪我,靠時間一點點增加我們的感情,我再陪他到老,也挺好的。
(梁衍軍摘自《哲思2.0》2021 年第6 期,蝌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