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特特

在一群陌生人,或半生不熟的人居多的聚會中,如何讓氣氛活躍呢?
談天氣?太老套了。談路況?一句話就結束了。談星座?一旦有年長者,或有些嚴肅的局,星座就顯得輕浮,還會給人神叨叨的感覺。
我的黃金話題是,在聚會中提問:“你們倆是怎么認識的?”
這個話題的發現,也是在一場聚會中,是朋友露帶我參加的。在座的除了露,我誰也不認識,席間有位善解人意的姐姐,為照顧到每個人,她主動問所有帶朋友來參加活動的人:“你們倆是怎么認識的?”
這就像一道好的高考作文題,讓每個人都有話想說,有感情想表露。
一對戀人,相視一笑,男孩說,他在公交車上天天見到女孩,有一天女孩沒上車,他若有所失,第二天,女孩在公交車站再次出現,他松了口氣,松氣之余,他竟問出口:“你昨天生病了嗎?怎么沒來等車?”“嘿,我們就這么認識了!”男孩一摟女孩的肩。
有一對同系不同專業的同學,胖的稱更胖的是“熊大”,自稱“熊二”,“我倆怎么認識的?”熊二重復一遍問題,“大哥,你說!”熊大解釋,當年他們研究生一棟樓,互相不認識,但不知誰建了一個局域網,聚眾打CS 游戲,熊大技術精湛,進去沒多久,滅人無數,于是,就有人發問:“你是在作弊嗎?”熊大立馬表示,絕無作弊行為,不信的話,可以來某樓某室找他,看看他打現場。五分鐘后,熊二出現在熊大身后,他就住在熊大樓上,觀摩了一會兒熊大的戰績,“就決定拜他為大哥了!現在我們兄弟已經有十年的交情啦!”
那天,我們談論彼此如何認識的,嘰嘰喳喳,時間不知不覺過去。有的相識被評論:“好浪漫!”有的相識被稱贊:“呀!聽起來,都像是言情小說的經典橋段!”有的人和有的人的相遇雖平淡無奇,然而,一句“我們到今天認識二十年了”用時光擊碎了友情脆弱的傳言,贏來一片掌聲。
從此,我把“你們倆是怎么認識的”記在心頭。
同學會,面對老同學帶來的新男友、新女友,我這么問;出去遠足,面對驢友和他們的伴,我還這么問。確實不會冷場,確實有很多好故事、戲劇時刻,發生在“你們倆是怎么認識的”問句后。
從此,我開始醉心于搜集、研究、測試,那些一說起,對方的話就沒完的好話題。每個人都有他的黃金談話方向。找準黃金談話方向,就找到了屬于你們的黃金話題。
有時,黃金話題,是你和對方的交集——對方在香港上的大學,你曾在香港旅游過,或者喜歡過某個香港的明星;香港是你們的交集。
你們正在一個沙龍,沙龍本身就是你們的交集,“為什么會在這里出現?”
一個和歷史系博士相親的女性,聽說對方的博士論文是關于十九世紀的英國,于是她談了她感興趣的《傲慢與偏見》,找對了交集。
有時,黃金話題基于我們對對方綜合情況的判斷,包括對面的他或她,所處的人生階段、社會階層,此刻最容易遇到的問題,最想和人分享的事兒……這是觸動對方的機關,你按對了,他就停不下來想表達。
你可以試試和家里的親人,逢年過節,沒話說時,隨便提一個過去的年份,比如,“1962年,你們在哪里,發生過什么”。這將變成一個極為溫馨的時段。
另外,一個人總是在強調的,可能就是他最想談的事兒,是你們的黃金話題。
和一個工作狂的黃金話題,一定是他的工作。 和一個有過《戰狼2》中類似經歷的人的黃金話題,一定是非洲。
有一個經典案例,記者去采訪一位房地產大亨,大亨以不好溝通、不給人面子聞名。該日的采訪,大亨事前說明,只有十五分鐘時間,但最后記者采訪了兩個小時。為什么?因為記者在采訪前,做了調查,父子情是大亨一觸即發的點,觸碰了這個點,大亨一共哭了三次,該說的都說了,和記者相見恨晚。
除了要迅速找到和交流對象的黃金話題,還要搞清楚他的禁忌是什么。
和一個沒有生孩子的人,可以談孩子的童言童語,有趣的事兒,但你要和他具體討論生孩子有多么疼,孩子的屎尿屁、吃喝拉撒,對方是沒有感覺的,適齡又未生育的人甚至會覺得你在故意讓她難堪。如果你已婚,和大齡單身男女青年莫談婚配,除非你有好的對象可以介紹。和工薪階層莫談你隨便開一瓶紅酒就上萬,除非你真的想請,他也有喝的意思。
……
祝你早日找到黃金話題!
(摘自“閆紅和陳思呈”微信公眾號,張云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