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天來了,吃火鍋已經成為了人們的最愛,但是我們都知道如果頻繁地涮火鍋,很容易讓人出現上火等問題,對身體健康會帶來不利影響。所以在吃火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健康的飲食搭配,配料的選擇也是門學問。涮火鍋需要先看體質,這點很多人都會忽略,選對了火鍋,吃起來對身體才會有好處。
瘦人 涮海鮮火鍋
從中醫講,大多數海鮮都偏涼,而且含膠原蛋白多,比較滋膩,所以,海鮮火鍋最適合瘦人吃。不過,濕氣重的人就不適合吃海鮮火鍋。另外,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患者也不適合吃海鮮火鍋。其中,高尿酸的人尤其不適合吃海鮮火鍋,因為海鮮火鍋里的嘌呤太高,吃了容易誘發痛風發作。
手腳冰涼的人? 涮羊肉火鍋
中醫認為,羊肉性偏溫,但其又兼具了冬季養陰、補陽的兩個方面,像陰血不足,手腳冰涼,痛經、體質虛寒的女性,在冬季吃羊肉就非常適合。
吃羊肉火鍋,大多采取葷素搭配的方式。可以搭配一些性質寒涼的蔬菜,比如油麥菜、菠菜、生菜、蘿卜、豆腐、西紅柿、娃娃菜等。平時體質比較虛,則可以搭配性質溫或平的蔬菜,比如茼蒿、香菜、小白菜、金針菇、土豆等。
三高人群? 涮菌類火鍋
菌類火鍋比較健康,湯味道鮮美,但卻沒多少脂肪。即使吃多了,也不會像吃肉多了那么油膩。所以,菌類火鍋滿足了那類既想吃火鍋,又不想吃大魚大肉的三高人群(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需要。
但是,菌類火鍋最大的問題是,只聞起來香,單純煮菌湯底可能沒有什么味道。所以,為了味道更豐富,商家可能用高湯底或雞湯底。鮮美的菌湯其嘌呤也比較高,所以高尿酸的人,最好不要喝湯。
火鍋加點料 吃走“后遺癥”
多放蔬菜? 火鍋佐料不僅有肉、魚及動物內臟等食物,還必須放入較多的蔬菜。蔬菜含大量維生素及葉綠素,其性多偏寒涼,不僅能消除油膩,補充人體維生素的不足,還有清涼、解毒、祛火的作用,但蔬菜不要久煮,否則祛火的作用會減半。
適量放豆腐? 豆腐含有石膏,在火鍋內適當放入豆腐,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的攝入,還可以發揮石膏的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
加些白蓮? 白蓮不僅富含多種營養素,也是人體調補的良藥。火鍋內適當加入白蓮,這種葷素結合有助于均衡營養。白蓮最好不要抽棄蓮子心,蓮子心有清心瀉火的作用。
放點生姜? 生姜能調味、抗寒,火鍋內可放點不去皮的生姜,因姜皮辛涼,有散火除熱的作用。
調味料清淡點? 火鍋調味料如沙茶醬、辣椒醬,對腸胃刺激大,使用醬油、麻油等較清淡的佐料可避免對腸胃的刺激,減小“熱氣”。? ?(摘自《家庭科學·新健康》202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