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娥凈
曲棍球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體育運動之一,已經在人類社會發展了數千年,我國在曲棍球運動方面的發展最早開始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歷經數十年的發展,在我國體育運動中已經逐漸發展成熟。尤其是在中小學階段的開展中,為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曲棍球運動在我國的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歷經了幾代教育工作者的完善才發展到今天的地步。由此筆者將結合自身教學經驗,論述曲棍球運動在中小學階段的開展可行性。
曲棍球最早起源于英國皇室,在發展的初期一直被視為一項貴族運動,盡管這項運動后來在歐洲等地區逐漸得到了普及,但是由于該運動對場地要求較高,并且器材設施上也更多依靠進口,盡管已經是各大國際賽事的重要比賽之一,但在我國的發展建設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如何更好的培養潛力人才,更好的普及和發展曲棍球運動等等曲棍球運動又由于其對身體鍛煉的全面性,導致其在中小學階段的適用性較強,因此在我國中小學階段推廣曲棍球運動,也是我國推進體育運動建設工作的必然之舉。
1 曲棍球運動的特點
曲棍球運動通常在人數上限定為十一人,在時常上為七十分鐘左右,作為一個比賽項目,該運動對于參賽者的身體機能、靈活性以及速度等各方面都有較為嚴格的要求,對參賽者的綜合體能要求較高,因此我們能夠看出,曲棍球運動對于體力的消耗較為嚴重,雖然比賽時間僅有七十分鐘左右,但是運動員的人均活動量高達8000米左右,因此對于曲棍球運動的運動員而言,良好的體能是他們在比賽中能夠勝出的保障。并且,隨著曲棍球運動在時代更迭下的不斷發展,當前時代的曲棍球比賽無論在進攻還是防守方面,節奏都和過去相比有了一定的提速,對于雙方運動員在力量、速度以及心理等各方面的對抗也愈發激烈。
曲棍球運動在速度上的高標準與其他球類體育運動相同,對于運動員而言,無論是其個人的跑動速度還是反應能力,甚至球隊整體的攻擊和防守變換速度,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比賽的勝負。并且由于曲棍球的特殊性,其球體往往是實心的,而且體積較小,運動員在比賽時由于戰術安排等因素,擊球力度也較大,因此曲棍球的球體運動速度更快,運動員要想跟進球體的運動速度,在自身跑動速度上也要更高,因此總結而言,速度運動員在速度上的表現是其能否獲得比賽勝利的基礎。同時前文也提到,曲棍球運動作為一個比賽項目,其在對抗性上也較為突出,在比賽過程中,雙方運動員在體能、速度以及心理等各方面的較量是比賽的核心部分,并且由于曲棍球運動的獨特性,雙方運動員雖然在比賽規則上嚴禁身體的直接對抗以及球棍的參與,但是在比賽的實際過程中,無論是對位置的搶占,還是在對曲棍球控制權的爭奪上,雙方運動員都會持久性地陷入對抗過程中,這一特點對于運動員而言,無論在心理上還是在意志上都是一項挑戰。
2 中小學開展曲棍球運動的必要性分析
2.1 為國家培養優秀曲棍球后備力量的需要
伴隨著曲棍球運動在世界范圍內的普及,參與人數的劇增使得這項運動的競爭也在不斷加劇,因此,要想保證我國在世界賽事上的曲棍球比賽中的競爭力,對于后備人才的培養是關鍵。然而,如果僅僅依靠國家力量對曲棍球儲備人才進行專項培養,已經不能滿足曲棍球運動的發展趨勢。在未來,加強在體制方面的改革與創新,把過去單一的培養體制轉變為多管齊下的培養方式,建立一條適應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培養機制,是未來加強曲棍球運動發展工作的關鍵。在對當前曲棍球運動在我國發展現狀的調查中能夠發現,我國在曲棍球運動的后備人才儲備上與其他球類運動如籃球、足球等運動相比而言較為不足,無論是專業隊伍還是國家隊伍,在為隊伍選拔人才時的范圍較窄,已經成為影響我國曲棍球運動發展的重要問題,并且曲棍球運動與其他球類運動相比,在淘汰率上要更高,因此,很多學生家長往往考慮到自己的孩子在經歷漫長的培訓過程后,如果不能進入專業隊伍或者國家隊伍,那么對于孩子在學業上的影響是難以彌補的。因此,在激烈的競爭下很多家長萌生退意,使得家長的阻礙作用成為影響曲棍球運動在我國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針對這些情況,將曲棍球運動引入中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是解決家長顧慮的關鍵途徑,要確保曲棍球運動在我國能維持長久的健康發展,將這項運動與教學進行結合是也曲棍球運動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
2.2 豐富中小學的體育文化生活的需要
隨著我國教育領域的不斷發展以及時代的變化,對于體育教學的重視也是當前教育領域在時代變化下做出的改變,并且隨著我國中小學生的不斷增加,以及學生對于體育運動多樣化的需求,在中小學階段引入曲棍球運動也是拓展學生體育視野,豐富學生的體育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徑。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好奇心和探索欲上更為旺盛,并且尤其是中學階段的學生,這時期正是其身體機能迅速發展的時期,加強在這一階段體育運動形式多樣化的創新改革,是幫助學生在身體機能上取得良好發展的關鍵。此外,一些學生因為身體素質較弱,或者不喜歡運動等原因對體育鍛煉并不積極,教師需要創造新穎的方式激發他們的體育鍛煉積極性。引入曲棍球運動,結合曲棍球練習開展體育鍛煉,讓學生有新鮮之感,提高了參與的程度。同時,在中小學階段開展曲棍球運動的教學活動也能增進學生對曲棍球這一賽事項目的關注,對于該運動在我國的普及工作也大有裨益。
2.3 提高中小學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
中小學階段正是學生身體成長的重要時期。而運動又是促進身體成長的必要手段。曲棍球運動涉及大量體育運動技巧培養和體能訓練,這對于學生提高身體素質具有極大的幫助。例如練習曲棍球離不開中長跑的鍛煉,而中長跑主要目的在于對學生的體力和耐力進行有效訓練。因在中長跑中學生的新陳代謝得到大幅提升,這也被視為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一種鍛煉方式。國家提出要動員青少年參加到跑步運動項目中來,只有堅持鍛煉,有了更好的體魄,才能夠用足夠的勇氣和身體素質來應對接下來的學習。將曲棍球運動引入中小學體育中來正為促進中長跑鍛煉,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提供了幫助。同時還有跳躍、閃躲、揮桿等技能的練習,以及上下肢肌肉群核心力量的鍛煉,都能提高中小學學生的身體素質。此外,學生參與曲棍球運動能夠培養團隊協作能力、判斷能力、抗壓抗挫能力,以及體會體育鍛煉中的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公平正義的競爭精神、自我挑戰的超越精神等等,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和提高也將幫助他們的全面發展。
3 中小學開展曲棍球運動的可行性分析
3.1 學生層面:具備對對曲棍球運動強烈的參與積極性
中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時期,曲棍球運動對他們而言有一種無形的吸引力。他們渴望通過這種方式來,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也讓平時較為枯燥的體育鍛煉變得更加有趣,在對中小學階段的學生調查中發現,隨著當前曲棍球運動在我國普及工作的展開,很多中小學生對于曲棍球運動有了更加深入地認識,并且曲棍球運動和傳統的球類運動不同,對于中小學生而言較為新穎,因此也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對于增進曲棍球運動在我國中小學階段推進工作的效率大有幫助。可以說,學生層面具備學習曲棍球運動的強烈積極性是在中小學開展曲棍球運動的大前提,只有學生內心渴望并具備較強的訴求,才可能讓曲棍球運動在校園發展下去。
3.2 學校層面:具備開展曲棍球運動教學的軟硬件
從軟件上上看,將曲棍球運動引入中小學已經具備兩個方面的可能性。第一是學校和教師思想認識的提高。學校進一步認識到曲棍球運動進校園對于國家培養曲棍球后備人才,對于學校體育教學提升以及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重要意義,具備引入曲棍球的思想條件。從老師的角度看,當前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普遍提高,對于體育教學已經不僅僅局限在教材上的一畝三分地,體育教師也嘗試引入新的運動或者教育形式,以提高教育的質量。但面對曲棍球運動的諸多好處時,也具備將之引進校園的能力。盡管體育教師可能不能直接教授曲棍球技巧,但是具備對這項運動的歷史、現狀、特點等的講解和傳播能力,同時也能組織學生練習基礎的跑步、核心力量等訓練。第二是學校對體育運動重視程度的提高。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體育教學被高度重視,在“五育并舉”的教育理念推動下,學校加大了體育教學經費的投入和教研的力度,在經費上具備要求專業曲棍球教師或者運動員進行教學的可能性,在教研上具備組織相關教師相互學習、開展課題研究和教學實踐的可能性。第三是二者的教學目標上具有融合點。曲棍球運動中涉及到基礎運動技能,也正是中小學體育所要求學生不斷練習并掌握的體育運動技能,因此二者在教育目標上也具備一定的契合點,具有目標融合的可能性,
從硬件上看,當前中小學教學環境改善,基本具備標準的操場,有的中小學還有室內的體育場館,為引入曲棍球運動提供了教學場地。此外,當前信息化已經與中小學教學深度融合,也有利于學生通過多媒體觀看曲棍球的比賽,或者運用信息化軟件解析曲棍球運動技巧,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在信息化及時的支撐下,教師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智慧課堂、翻轉課堂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加強體育課堂內外的聯系,深入學生生活,了解學生興趣愛好及關注點,將曲棍球運動以更加輕松、更加生動的方式傳授給學生,營造一個生動、高效的學習環境。
3.3 國家層面:具備推動曲棍球運動進入中小學的教育改革動力
隨著曲棍球運動地位的上升,其已經成為了世界范圍內十分受歡迎的活動,也被列入了各大賽事的重要活動之一。為進一步促進曲棍球在我國的發展,并在國際賽事上獲得佳績,提高國家影響力,國家已經在嘗試多種促進曲棍球發展,培養曲棍球人才的方式。將曲棍球引入中小學體育教育無疑拓寬了國家思路,為國家發展曲棍球運動提供了一條從青少年力量抓起,從運動普及做起,從基礎教學練起的路子。因此,國家具備推動曲棍球運動進入中小學的動力,將會對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引入曲棍球運動予以政策或經費方面上的支持。這些也是將曲棍球運動引入中小學所必備的重要條件。
而從社會上看,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國家發展曲棍球運動對促進體育發展的積極作用。同時,推進中小學素質教育已經基本形成社會共識,群眾對于豐富體育教學方式,引入曲棍球運動無疑將給予正面的支持。同時,當前一些地區會組織各種級別的曲棍球比賽,在曲棍球被引入中小學校園的情況下,主辦機構可以要求在校師生參與現場觀摩,激發學生對這項運動的熱愛,也提高實踐的經驗和技巧。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小學階段的開展曲棍球運動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它是提高我國人才培養質量,增強我國在曲棍球運動中的競爭力的關鍵措施,同時也因為曲棍球運動在中小學階段體育教學目標有一定的契合度具備了教學的可行性,而學生對曲棍球的好奇心態和好學之心,以及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無疑也是曲棍球運動走入中小學校園的有力支持。而國家不管是從發展曲棍球運動還是從推進中小學體育教育改革的角度來說,也必將為在中小學開展曲棍球教育予以支持。身為體育教育工作者,我們要認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對將曲棍球這一運動引入中小學校園做好準備、做足方案、做實預案,希望可以借助校園中的曲棍球運動的教學,為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推動國家體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單位:北京市昌平區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