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珍珠,羅靜,劉美娟,魏雅云,萬綺雯,羅程,王笛譽,饒赟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江西南昌 330006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骨科多發病,以腰椎纖維受損為主要病理表現,髓核突出壓迫刺激相鄰脊髓神經根,導致患者腰部、下肢等部位出現強烈疼痛感,影響日常生活[1]。目前主要采取藥物保守治療該病,但長期藥物治療導致患者不良反應多,效果欠佳。因此臨床仍需配合其他輔助康復手段,以更好的減輕疾病癥狀,促進腰椎功能恢復。電腦中頻治療儀是一種物理理療康復儀器,可通過釋放中頻電流刺激神經肌肉組織,促使神經系統釋放鎮痛物質,以緩解疼痛癥狀。有研究顯示[2],針灸、中藥熏蒸、推拿等中醫特色護理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也取得不錯的康復效果。為此,本研究將電腦中頻治療儀聯合中醫特色護理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旨在觀察對其疼痛、腰椎功能康復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8月—2020年9月期間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收治的8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各43例。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觀察組男26例,女17例;年齡31~58歲,平均年齡(48.96±3.15)歲;病程3~16個月,平均病程(9.51±3.66)個月;突出節段:11例L3-4,19例L4-5,13例L5-S1。對照組男28例,女15例;年齡33~59歲,平均年齡(47.74±3.61)歲;病程4~18個月,平均病程(9.82±3.53)個月;突出節段:10例L3-4,18例L4-5,15例L5-S1。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經CT、MRI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癥。(2)均伴有不同程度下肢、腰部疼痛癥狀。(3)入組前2周未接受相關治療。(4)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椎管重度狹窄、嚴重脊椎退行性病變。(2)合并椎體滑落。(3)伴有風濕病、脊髓腫瘤等病變。
兩組患者均接受糖皮質激素、鎮痛藥等常規治療措施。對照組治療過程中接受常規護理,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不可勞累過度。指導患者行腰背肌訓練,訓練難度均循序漸進,時間由短至長,具體時間、強度根據患者恢復情況及時調整,持續鍛煉4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電腦中頻治療儀聯合中醫特色護理。(1)電腦中頻治療儀。使用北京金豪商貿有限公司生產的全日康J18AI型電腦中頻治療儀對患者進行刺激。使用前操作者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儀器使用原理、注意事項和配合事項,告知患者穿著寬松棉質衣物,避免翻身動作,結束后不可過于疲勞,確保休息時間充足。協助患者俯臥,酒精消毒腰部后用生理鹽水浸潤紗布,然后將電極片貼至紗布,用彈力帶將電極片固定腰部,設置頻率4~7 kHz,使用20 min,每日1次,持續使用4周。(2)中醫特色護理。①針灸。主穴選環跳、雙陽關、雙側腎俞、雙側大腸俞等穴,少陽經癥狀為主患者加陽陵泉、絕骨等穴,太陽經癥狀為主患者加委中、昆侖等穴。指導患者俯臥,消毒后用左手食指切按穴位,右手針刺入穴,刺手大拇指前捻9次,然后左手施壓,針尖頂到有感應部位時退弩守氣,針尖持續下沉,右手實施關閉法,守氣60 s,并留針30 min,每日1次,持續4周。②中藥熏蒸。取雞血藤、紅花、當歸等中藥材放置藥鍋內封口,加入沸水后再次煮沸,患者平躺至熏蒸床,充分暴露腰部,設置溫度45℃~50℃,每次40 min,每日1次,持續4周。③推拿?;颊吒┡P,操作者雙手手掌在其腰背處順行至小腿揉按,每次揉按30 min,每日1次,持續4周。
(1)疼痛評分:干預前、干預4周后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患者腰部疼痛,給予患者0~10刻度尺,對應0~10分,由患者主觀判斷,分數越高越疼痛。(2)腰椎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干預前、干預4周后采用日本矯形外科學會(JOA)腰痛評分評價患者腰椎功能,總分29分,分數高,腰椎功能佳;使用巴氏(Barthel)量表評價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包括小便、修飾、如廁、吃飯、步行、穿衣等10個條目,總分100分,分數越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越佳。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患者疼痛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4周后兩組比較,觀察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評分比較(±s)分
組別觀察組(n=43)對照組(n=43)t P干預前5.62±1.20 6.09±1.17 1.839 0.070干預4周2.21±0.74 3.34±0.85 6.575 0.000 15.861 12.470 0.000 0.000 tP
干預前兩組患者腰椎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4周后觀察組腰椎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腰椎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腰椎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比較(±s)分
組別觀察組(n=43)對照組(n=43)tP腰椎功能干預前16.41±3.45 15.28±3.69 1.467 0.146干預4周22.73±2.44 19.09±2.88 6.324 0.000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干預前54.62±8.46 53.82±7.14 0.474 0.637干預4周79.64±5.48 71.08±6.51 6.596 0.000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腰背部疼痛明顯,腰部活動受限,嚴重時患者臥床不起,難以行走,給患者身心帶來較大痛苦,影響生活質量[3-4]。中醫理論將該病歸為“腰痛”等范疇,病機與風寒濕邪阻絡、血凝氣滯等有關,腰骶部為其主要病位。中醫特色護理中針灸以雙側大腸俞、環跳等為主穴,外加陽陵泉、昆侖等配穴,灸其可補腎通督,溫補陽氣,疏通經絡,暢通氣機[5-6]。
針灸還能夠促使滲出液體獲得充分吸收,減輕神經細胞壓迫,促進神經細胞修復[7]。推拿通過揉按腰部、腿部受累神經以活血化瘀、活絡行經,從而緩解肌肉緊張度,減輕神經痙攣癥狀,促進疼痛、水腫癥狀消失,有助于腰椎功能恢復。中藥熏蒸通過煎煮中藥產生蒸氣,藥物由皮膚滲入毛細血管,直達病灶,藥力與熱力共同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快炎性介質消散,進而發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功效。本研究結果提示,電腦中頻治療儀聯合中醫特色護理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有利于緩解腰背疼痛,減輕腰椎功能障礙,恢復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電腦中頻治療儀將程序處方存于電腦中,通過處方程序輸出一系列波形、頻率,使患者于短時間內感受到敲、推、按等動作,擴張相應階段小血管與毛細血管,促進血液循環[8]。中頻電流刺激還可通過誘導肌肉主動做千余次陣攣性收縮、強直性收縮,以預防肌肉萎縮,并刺激神經系統釋放內咖肽樣鎮痛物質,發揮鎮痛作用,緩解患者疼痛癥狀,促進病變組織恢復,進而減輕腰椎功能障礙,減輕疾病癥狀對患者生活造成的負面影響,恢復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綜上所述,電腦中頻治療儀和中醫特色護理聯合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可有效減輕疼痛癥狀,提升患者腰椎功能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